陸錦燧

《䱐溪秘傳簡驗方》~ 卷下 (19)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9)

1. 風門

重傷風。,鵝不食草。研,吹鼻,涕淚出即清爽。

風寒作痛。,橘葉,老薑、蔥頭不拘多少。和酒炒熱,布包,頻熨患處。

風熱發熱。,前胡、牛蒡、桑葉等分,煎,熏之。

白話文:

[風門]

  1. 如果你得了嚴重的感冒。可以使用鵝不食草,研磨後吹入鼻中,等到鼻涕和眼淚流出後,人就會感覺舒服許多。

  2. 若是因為風寒而感到疼痛。可以取用橘葉、老薑以及蔥頭,數量不限。與酒一同炒熱後,用布包裹,反覆敷在疼痛的地方。

  3. 若是因為風熱而發燒。可用前胡、牛蒡、桑葉等量,煎煮後進行燻蒸。

2. 中風門

中風牙噤。,白梅肉、南星末。擦。

暴中風,卒倒,痰涎壅盛,牙關緊閉。,巴豆。紙裹皂角末為捻,熏鼻,吐痰即醒。

中風昏厥。,皂莢末,或半夏末,或細辛末。吹鼻。

又方:生薑。擦頭,即醒。

凡中風昏迷,口噤。,用皂莢末。吹入鼻中。

中風,口眼喎斜。,取大蟬魚。以針刺頭上出血,左斜塗右,右斜塗左,正即洗去。

又方:皂莢。去皮,為末,醋和。右歪塗左,左歪塗右。

又方:南星末、皂莢末。加醋,雞冠血調和,貼。

半身不遂。,蠶砂二石。蒸熟,裝三袋,以一袋炒熱,著患處,冷即輪流易之。

白話文:

[中風症狀與治療方式]

  1. 若中風導致牙關緊閉,可用白梅肉及南星粉末,塗抹於牙關部位。

  2. 突然中風,口吐大量痰液,牙關緊閉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巴豆,或用紙包裹皁角粉末製成捻子,燻鼻,讓病人吐出痰液後就會清醒。

  3. 中風昏厥時,可使用皁莢粉末,或是半夏粉末,或是細辛粉末,吹入鼻子裡。

另外一個方法是使用生薑,擦在頭部,可以讓病人醒來。

  1. 對於中風昏迷,牙關緊閉的狀況,可以用皁莢粉末,吹入鼻中。

  2. 若中風造成口眼歪斜,應取得大蟬魚,用針在頭上刺出血,若左側歪斜則塗於右側,右側歪斜則塗於左側,一旦恢復正常便清洗掉。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皁莢,去掉皮後磨成粉末,用醋混合,如果右側歪斜則塗於左側,左側歪斜則塗於右側。

還有一個方法是使用南星粉末及皁莢粉末,加上醋和雞冠血混合,貼在臉部。

  1. 面對半身不遂的狀況,可準備兩石的蠶砂,蒸熟後裝入三個袋子,先將其中一袋炒熱,然後放在病患的患病部位,一旦冷了就更換,循環使用。

3. 寒門

感冒寒邪。,令兩人各持姜渣一團。擦兩手足心、兩臂彎、前胸後背,得汗解。

發散寒邪。,胡椒、丁香各七粒。碾碎,以蔥白杵膏,和塗兩手心,合掌握定,夾於大腿內,側臥,溫覆取汗。

寒濕氣。,白芥子。研爛,陳醋調,攤雙皮紙上,做夾紙膏,以針刺密孔。先將新棉花薄鋪一層放患處,後將夾膏貼棉上,片時即似火燃,熱過揭去。

中寒,腹痛吐利,唇青面黑,身背強,四肢冷,脈沉細,咽喉不利。,食鹽一斤。炒焦大熱,布絹兩重作囊包盛。熨陰臍聞,冷即易。

白話文:

【寒門】

感冒寒邪:如果感染了寒邪導致感冒,可讓兩人各拿一團姜渣,互相擦拭雙手、雙腳心、兩臂彎曲處、前胸和後背,促進出汗,有助於病情緩解。

發散寒邪:為了驅散寒邪,可以取胡椒和丁香各七粒,碾碎後,加入切碎的蔥白搗成糊狀,混合塗抹在雙手心,然後雙手緊握,夾在大腿內側,側躺,蓋被取汗,有助於寒邪的排出。

寒濕氣:針對寒濕氣,可使用白芥子,研磨至糜爛,再用陳醋調和,塗在雙層皮紙上,製成夾紙膏,並用針在上面刺出密密麻麻的小孔。首先在患處鋪一層薄薄的新棉花,然後將夾膏貼在棉花上,片刻之間會感到像火燒一樣的熱感,待熱度過去後即可撕下。

中寒,腹痛吐利,脣青面黑,身背強,四肢冷,脈沉細,咽喉不利:若出現中寒症狀,包括腹痛、嘔吐、瀉痢、嘴脣青紫、面色發黑、身體僵硬、四肢冰冷、脈搏微弱且細,以及咽喉不適等,可以使用一斤的食鹽。將其炒至焦熱,用兩層布或絹做成袋裝起來,放在肚臍下方進行熨燙,一旦袋子變涼就換新的熱袋,直到症狀緩解。

4. 傷寒門

傷寒陽毒熱症。,癩團。破腹,覆胸。

傷寒陰毒寒症。,剖雞。燒酒噴之,以覆胸口。

傷寒不汗。,胡椒、丁香、蔥白。搗,塗兩手心,夾兩腿內側,臥勿動,取汗。

傷寒直中三陰經,初無頭疼發熱,而面㿠白,肢冷,小腹絞痛者。,吳茱萸二兩五錢。酒拌蒸,絹包熨臍下,足心。

夾色傷寒,即陰症,由房後感寒食冷而得,肚痛面青者。,滾水沖鴿糞一升。熏被蓋,睡。

又方:雄鼠屎兩頭尖者。醋丸。納臍中。

陰證傷寒,腹痛厥逆。,芥菜子。研末。調貼臍上。

傷寒舌出。,巴豆霜少許。紙捻卷。納鼻中。

又方:梅花片腦半分。為末。糝。

陰症陰縮。,露蜂房。燒,研末,蔥丸。包於陰口。熱症、肝熱亦能陰縮,此方審用。

發狂。,炭火一盆。將酢一碗沃火內,使煙氣衝入病入鼻中,又以涼水噀面。

脫腳傷寒。,溺捅砂、樟木屑、陳小粉。醋調。敷熱痛處,效。

大病瘥後多虛汗。,龍骨、牡蠣、麻黃根等分。為末。粉身。

白話文:

[傷寒門]

[傷寒陽毒熱症。],患者會有如癩瘡般的腫塊,需在腹部進行切開,並覆蓋於胸部。

[傷寒陰毒寒症。],處理方式類似剖開雞隻,使用燒酒噴灑,再覆蓋於胸口。

[傷寒不出汗。],可使用胡椒、丁香和蔥白,研磨後塗抹於雙手心及大腿內側,躺下不要動,以促進出汗。

[傷寒直接影響三陰經絡,初期可能沒有頭痛發燒,但臉色蒼白,四肢冰冷,小腹劇烈疼痛。],使用吳茱萸二兩五錢,以酒混合蒸煮,用布包裹後熨燙於肚臍下方及腳底。

[性行為後感受寒冷或食用冷食導致的夾色傷寒,即陰症,患者會有肚子痛且臉色青紫的現象。],可用沸水沖泡一升的鴿糞,以熱氣薰蒸,再蓋上被子休息。

另一方法是使用兩端尖銳的雄鼠屎,以醋製成藥丸,置於肚臍中。

[陰證傷寒,腹痛且四肢冰冷。],使用芥菜種,研磨成粉末後,調和貼於肚臍上方。

[傷寒舌頭伸出。],使用少量的巴豆霜,捲在紙條中,塞入鼻子中。

另一方法是使用半分的梅花片腦,研磨成末後撒在舌頭上。

[陰縮症狀。],使用露蜂房,燒烤後研磨成粉末,與蔥混合成丸,放置於生殖器入口。此方法同樣適用於熱症或肝熱導致的陰縮,但使用時需謹慎。

[發狂。],準備一盆炭火,將一碗醋倒入火中,讓煙霧衝入患者鼻中,同時用冷水噴灑臉部。

[脫腳傷寒。],使用尿桶中的砂石、樟木碎片和舊的小麥粉,以醋調和,塗抹於熱痛處,有效。

[大病康復後常出現虛汗。],使用龍骨、牡蠣和麻黃根,份量相同,研磨成末後,全身塗抹。

5. 暑門

熱行道路,自覺頭目悶昏,不能支持。,速伏道上,口鼻向上,效。

中熱暴昏。,大蒜。搗爛,調冷水,以匙挑灌鼻中。

又:中暍、熱暍。,分載暴死門。

中暑挾虛昏絕。,沉香、檀香。燒,熏,令氣滿室,達竅即醒。

白話文:

[關於暑熱的情況]

走在炎熱的道路上,自己感覺頭腦昏沉,無法支撐身體。迅速趴倒在路上,臉朝上,這會有些許幫助。

因為酷熱突然昏厥,可以使用大蒜。將大蒜搗碎,混合冷水,用湯匙舀起從鼻子灌入。

另外,對於中暑或是因熱而昏倒的情況,請參閱「突發死亡」的部分。

若是中暑加上身體虛弱導致完全失去意識,可用沉香和檀香。點燃沉香和檀香,讓香味充滿整個房間,香味進入鼻孔後就會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