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錦燧

《䱐溪秘傳簡驗方》~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痧氣門

番痧,狀如蚊咬,粒如㾦瘰。,看頭額及胸前兩邊,或腹上與肩膊處,照定紅點,以紙捻條,或粗燈草微蘸香油,點著焠之。

痧在膚里,發不出者。,用青錢或瓷碗口蘸香油,自上向下刮。若背脊、頸骨及胸前、脅肋、兩肘、臂、膝、腕以紅紫色靛方止。

又方:於兩臂彎、兩腿彎蘸溫水拍打,露出紫紅,然後以針刺出毒血。

攪腸痧。,載霍亂門。

白話文:

【痧氣類病症】

像是被蚊子叮咬一般的疹子,看起來像小疙瘩。要診斷這類病症,應檢查頭部、額頭、胸口兩側,或是腹部和肩膀等地方,找到紅色的小點,然後使用沾了香油的紙捻或是燈芯草,點燃後稍微燒灼那些紅點。

如果痧氣藏在皮膚之下,無法自然發出,可用青銅錢或瓷碗邊緣沾香油,從上到下進行刮痧。若是背部、頸部、胸口、肋骨、兩側手肘、手臂、膝蓋、手腕等部位出現紅紫色,則應停止刮痧。

另一種治療方式是,在雙臂彎曲處和雙腿彎曲處,用溫水拍打,直到皮膚出現紫紅色,再用針挑破,讓有毒的血液流出。

至於攪腸痧(一種導致嚴重腹瀉的痧症),其治療方式在霍亂病症章節中有詳細記載。

2. 腰門

腰挫氣。,硼砂。研極細。點眼睛四角。

閃腰。,木香一錢,麝香三分。共研細末。右痛吹入左鼻,左痛吹入右鼻,令病人手上下動之。

卒然腰痛。,大豆六升。水拌濕,炒熱,布裹熨之,冷則易。

蛇纏瘡。,糯米。嚼爛,和鹽敷。

又方:雄黃。研末。醋調塗,仍用酒調服。

又方:舊糞桶箍。煅,研。麻油調敷。

腰疽。,用糯米飯,乘熱入鹽塊、蔥管少許。杵爛如膏。貼患處,即消。

腰脊脹痛。,芥子末。酒調貼,效。

腰腳錐痛,牽引支腿。,貓屎。燒灰,唾津調塗。

腰腳冷痛。,草烏頭三個。去皮臍,為末。醋調貼。

男婦大小,腋、肋、臂、腿、腰間等處,忽如火熱,腫硬如石,痛不可忍,傴僂跼蹐。,急用糯米炊飯,少加食鹽、蔥管,搗、罨一二次,過宿即松,其渣務傾大水內。

白話文:

[腰門]

  1. 腰部受挫導致氣血不順。使用硼砂,研磨至極細,點在眼睛的四角。

  2. 腰部扭傷。使用木香一錢,麝香三分,共同研磨成細末。如果右邊疼痛,就將藥粉吹入左鼻孔;如果是左邊疼痛,則吹入右鼻孔,讓病人用手上下活動。

  3. 突然腰部疼痛。取六升的大豆,用水拌濕後炒熱,用布包裹,放在疼痛處熨燙,一旦冷了就換新的。

  4. 皮膚上出現像蛇纏繞般的瘡。取糯米,嚼爛後和鹽一起敷在患處。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雄黃研磨成末,用醋調勻塗抹,同時也可以用酒調服。

或者使用舊糞桶上的箍,燒燬後研磨,用麻油調勻敷在患處。

  1. 腰部長瘡。使用熱的糯米飯,加入鹽塊和少量蔥管,攪成糊狀,貼在患處,可以消炎。

  2. 腰背脹痛。使用芥子末,用酒調勻後貼在患處,有療效。

  3. 腰腳部位疼痛,甚至影響到支腿。使用貓屎燒成灰,用口水調勻後塗抹。

  4. 腰腳部位寒冷疼痛。使用三個去皮的草烏頭,研磨成末,用醋調勻後貼在患處。

  5. 不論男女老少,腋下、肋骨、手臂、腿或腰部等部位突然發熱,腫脹堅硬如石,疼痛難忍,彎腰困難。應立即使用糯米煮飯,加入少量食鹽和蔥管,搗碎後敷在患處一兩次,過夜後就會減輕,而剩下的殘渣要倒進大量的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