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良朋彙集經驗神方》~ 卷之五(外科)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外科) (1)

1. 卷之五(外科)

2. 癰疽門

凡人初覺癰疽、發背,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以濕紙覆上,立視候其紙先干處,即是結疽頭處。取獨頭蒜切片如三個錢厚,安在頭上,用大艾三壯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方住。最要早覺早灸為上,方發一二日者,十灸十愈;三四日者,六七愈;五六日者三四愈。

過七日則不可灸矣。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用大蒜搗成膏,作餅子鋪上,聚艾燒之亦能安也。若背上初發赤腫,內有一粒黃如粟米者,即用獨蒜切片,如前灸法治之。次日去痂膿自潰也。

追風通氣散,治癰疽、發背、腦疽、流注、腫毒,救壞病,活死肌,彌患於未萌之前,拔根於即愈之後。此藥順氣、勻血、扶植胃土,不傷元氣,滌盪邪穢,自然通氣,不生變症。兼治打傷、疝氣、腳氣、諸氣、痞寒、腰痛、一切痰飲等症。

當歸,何首烏,木通,赤芍,白芷,小茴香,烏藥,枳殼(麩炒),甘草(各等分)

水二鍾,煎一鍾,溫服。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

槐花酒方(李永福方)

治百種瘡毒,初覺頭腦面目及身上下有瘡,腸風痔漏或中毒,眼花頭暈、口乾舌苦、心驚背熱、四肢麻木,覺有紅腫在背等症。

槐子(二兩,或槐花四兩炒),胃寒人不可服,煮東酒一斤,煎一二滾去渣,乘熱服之,汗出即愈。如不退照前再服一劑,縱成膿者無不愈矣。

三聖錠,治初起無名大瘡、疔毒,上之能消。

陳石灰(水飛細末,一斤),蝸牛(五十個),馬齒莧(絞汁多些,曬乾作錠)

用水醋研上瘡,初覺便上五日,後留頂圈上,干則又換。新起未傳經者能消,已傳經者出膿亦斂。

移山倒海,(靈佑宮胡方),地牯牛(四十九個),麝香(一分),蟾酥(三分)

上為細末,丸如黍米大,硃砂為衣。凡腫毒以一丸水研,用新筆點藥,從患處書引到別處,其腫處自消。如上藥處腫,將針挑被以藥按上,膏藥貼之即愈。

得命丹(王永光集),專治無名腫毒、發背、癰疽、疔毒、惡瘡、噎食轉食、水蠱、氣蠱、心疼、腹疼、大小便不通、胸脹脅滿、水瀉痢疾、天疱、楊梅、風癬、疥癩、腸風下血、男子五淋白濁、婦人赤白帶下,風濕流注並皆治之。

沉香,木香,乳香,丁香(各五分),苦葶藶(五分),牙皂(微焙),皂礬(各三分,生用),川芎(五錢),巴豆(去油少帶油性)四錢。

上為細末,棗肉合丸,豌豆大。每服一丸,生水送下。服藥後,不可吃一切熱物,如藥不受,嘔出藥來,再服一丸。大人壯者用大些丸,弱人小兒用小丸。孕婦忌服。

腫毒方,未成膿者圈上即消,已成者即破。

黑驢蹄(煅成灰存性為末),蕎麥麵(各一兩),生草烏(六錢),食鹽(五錢)

白話文:

癰疽門

一般人剛感覺到癰、疽、發背這些病症時,不論是剛開始腫起來還沒完全成形,或者已經紅腫熱痛,可以先用濕紙巾覆蓋在患處,觀察紙巾哪個地方先乾,那個地方就是腫瘡的中心點。然後取獨頭蒜切成約三個銅錢厚的薄片,放在中心點上,再用大的艾絨灸三個壯,換一片蒜片。如果灸的時候會痛,就灸到不痛;如果灸的時候不痛,就灸到開始痛為止。最重要的是要儘早發現儘早灸,剛發作一兩天的,灸十次幾乎都能痊癒;發作三四天的,灸六七次能好轉;發作五六天的,灸三四次能好轉。

如果超過七天,就不適合用灸的方式治療了。如果有很多個腫瘡長在一起,可以用大蒜搗成泥,做成餅狀敷在患處,再用艾絨灸,也能夠有效治療。如果背部剛開始出現紅腫,裡面有一個像小米一樣黃色的小點,就用獨蒜切片,像前面說的灸法一樣治療。隔天結痂的膿液就會自己潰破流出。

追風通氣散,可以治療癰疽、發背、腦疽、流注、腫毒,挽救危急的病症,使壞死的肌肉重新生長,將疾病消滅在萌芽階段,徹底根除已經發作的病症。這個藥方可以調理氣的運行、調和血液、扶助脾胃的功能,不會傷害身體的元氣,能夠清除體內的邪氣和污穢,自然就能疏通氣血,不會產生其他變化。同時還可以治療跌打損傷、疝氣、腳氣、各種氣滯、痞塊、寒症、腰痛和一切痰濕等症狀。

藥方成分:當歸、何首烏、木通、赤芍、白芷、小茴香、烏藥、枳殼(用麩皮炒過)、甘草(每種藥材等量)

用水兩碗煎成一碗,溫熱服用。病症在身體上部的飯後服用,病症在身體下部的飯前服用。

槐花酒方(李永福的藥方)

可以治療各種瘡毒,包括剛開始發現頭部、臉部、身體上下出現瘡、腸風痔漏或是中毒、眼睛昏花、頭暈、口乾舌燥、心悸、背部發熱、四肢麻木,以及感覺背部紅腫等症狀。

藥方成分:槐樹的果實(二兩,或槐花四兩炒過),胃寒的人不可服用。用一斤米酒煮過,煎煮一兩次後去渣,趁熱服用,發汗後就會痊癒。如果沒有好轉,可以照前面的方法再服一劑。即使已經化膿,也都能治好。

三聖錠,可以治療剛開始發作的無名腫瘡、疔瘡等,敷在患處可以消腫。

藥方成分:陳石灰(用水淘洗過並磨成細末,一斤)、蝸牛(五十個)、馬齒莧(絞汁多一點,曬乾後製成藥錠)

用水或醋將藥錠磨成糊狀,塗在瘡上,剛開始發現就敷,五天後,只留在瘡口周圍,乾了就換藥。新生的還沒傳播開來的腫瘡可以消退,已經傳播開來的腫瘡可以使其化膿並收斂傷口。

移山倒海(靈佑宮胡姓的藥方),可以治療腫毒。

藥方成分:地牯牛(四十九個)、麝香(一分)、蟾酥(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做成小米粒大小的藥丸,用硃砂包衣。凡是腫毒,取一丸用水磨開,用新毛筆沾藥,從患處畫線引到其他地方,腫的地方自然就會消退。如果塗藥的地方腫起來,用針挑破患處,將藥敷上,再貼上膏藥就會痊癒。

得命丹(王永光收集的藥方),專門治療無名腫毒、發背、癰疽、疔瘡、惡瘡、食道堵塞、噎食、水腫、腹脹、心痛、腹痛、大小便不通、胸脹脅痛、水瀉痢疾、天疱瘡、梅毒、風癬、疥瘡、癩病、腸風下血、男子淋病、婦女白帶、風濕遊走等各種疾病。

藥方成分:沉香、木香、乳香、丁香(各五分)、苦葶藶(五分)、牙皂(稍微焙烤)、皂礬(各三分,生用)、川芎(五錢)、巴豆(去除油性,但保留少量油性)(四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棗肉做成丸子,像豌豆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用冷開水送服。服藥後,不可以吃任何熱的東西。如果藥不受,會嘔吐出來,就再服一丸。大人身體強壯的,藥丸可以做大一點,身體虛弱的人或小孩,藥丸就做小一點。孕婦忌服。

腫毒方,還沒化膿的,塗上藥後就可以消退,已經化膿的,塗上藥後就會破開。

藥方成分:黑驢蹄(燒成灰,留存藥性磨成末)、蕎麥麵(各一兩)、生草烏(六錢)、食鹽(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