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良朋彙集經驗神方》~ 卷之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0)

1. 吐血門

補榮湯,治吐血、衄血、咯血、唾血用此調理。

當歸,芍藥,生地黃,熟地黃,梔子,茯苓,麥門冬(去心),陳皮(各八分),烏梅(一個),人參,甘草(各減半)

水二鍾,棗二枚,煎一鍾,溫服。

一方,治吐血,血衝上從鼻中湧出。

生地,黃柏,蓮房,梔子(炒黑),元參,歸身,烏藥,側柏葉(各一錢),三七(三錢)

水二鍾煎一種,再入血餘灰三分,預水研京墨一錢同入,臨臥飲之神效。忌椒、酒、房事。

又方,百草霜即鍋底黑灰,取城外人家者更好,為末,井水調服三錢或米飲,如鼻衄吹入鼻中。

一方,好墨為末,每服二錢妙。血見黑即止,黑屬北方水,血色紅屬南方火,以水剋火理也。

一方,山茶花為末,童便、薑汁調服二錢即止。

一方,治吐血衄血、便血、溺血神效。

大薊鮮者弱汁一鍾服,如干者三兩、水二碗煎一鍾,研京墨於汁內服,血止。

一方,川大黃一兩(研末),每服一錢,生地黃汁一合,水半盞,煎三五沸,不拘時服。

一方,治吐血並鼻衄。

蘿蔔汁一盞,量加鹽服。甚者服二三盞俱效。或蘿蔔汁同藕汁飲及滴鼻中。

一方,伏龍肝(半升),新汲水(一升),海蜇和蜜燉服。

一方,治吐血、咯血、鼻衄。

白芍一兩,犀角一分(末),新水服一錢,血止為度。

一方,藕節搗汁飲或加京墨汁亦可。

一方,治九竅四肢諸處間有血濺出者,此暴驚所致也,治之者毋令患人知,忽以井花水噴其面即止。治衄血尤效。

一方,治吐血,初次驗。

當歸(酒洗),白芍(酒炒),桔梗,丹皮,骨度,桑皮(蜜炙),知母(各一錢),天冬,麥門冬(去心),梔子(炒,各一錢五分),藕節(一段),甘草,側柏葉(炒,五分)

水三鍾煎一鍾,食遠服,二三劑則愈。

一方,吐血,二次驗。

茯苓,知母,桔梗,骨皮,半夏曲,杏仁(去皮尖)冬花(各一錢),陳皮(八分),百合(一錢三分),山萸肉,麥冬(各一錢五分),白芍(酒炒,一錢三分)

水二鍾,梨二片,煎八分,食遠服。

一方,吐血,三次驗。

茯苓,貝母,知母(酒炒),陳皮,當歸,骨皮,丹皮,百合,款冬花(各一錢),麥冬(一錢五分),白芍(八分),桔梗(一錢),山萸肉(一錢五分),白朮(八分)

水二鍾,梨一片,煨姜一片,煎八分,食遠服。

吐血四次驗(以上四方王永光集),陳皮,神麯,白朮,香附(童便制),麥冬,前胡,桔梗,白茯苓,蘇子(炒,各一錢),炙草(四分),加參(六分,肺熱不可用),砂仁(七分,研),黃耆(蜜炙,一錢五分)

加煨姜二片,水煎食遠服。

白話文:

補榮湯:這個方子可以用來調理因為各種原因引起的出血,像是吐血、流鼻血、咳血、或吐出帶血的口水。

藥材包含:當歸、芍藥、生地黃、熟地黃、梔子、茯苓、麥門冬(去心)、陳皮(各八分)、烏梅(一顆)、人參、甘草(各減半)。

使用方法:將上述藥材加兩碗水和兩顆紅棗,煎煮成一碗,溫熱服用。

另一個方子:治療吐血,特別是血從鼻孔衝出來的情況。

藥材包含:生地、黃柏、蓮房、炒黑的梔子、元參、當歸身、烏藥、側柏葉(各一錢)、三七(三錢)。

使用方法:將藥材加兩碗水煎煮成一碗,再加入血餘炭(頭髮燒成的灰)三分,並預先用水磨好的墨一錢一起加入,睡前服用,效果很好。服藥期間忌食辛辣、喝酒、以及性行為。

又一個方子:用鍋底的黑灰(百草霜),最好是用城外人家燒的,磨成粉末,用井水調和服用三錢,或者用米湯調服。如果是流鼻血,可以把藥粉吹入鼻孔。

另一個方子:將上好的墨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效果很好。因為血遇到黑就會停止,中醫認為黑色屬水,而血紅色屬火,用水來克制火的原理。

另一個方子:用山茶花磨成粉末,用童子尿和薑汁調和服用兩錢就能止血。

另一個方子:對於吐血、流鼻血、便血、尿血都有很好的效果。

使用新鮮的大薊草,擠出汁液服用一碗。如果是乾的大薊草,用三兩加兩碗水煎煮成一碗,將墨汁磨入藥汁服用,就能止血。

另一個方子:用川大黃一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生地黃汁一合和半盞水一起煎煮幾次,不拘時間服用。

另一個方子:治療吐血和流鼻血。

用一碗蘿蔔汁,加入適量鹽服用。情況嚴重的人可以服用二到三碗,都有效。也可以把蘿蔔汁和藕汁一起喝,或者滴入鼻中。

另一個方子:用灶心土(伏龍肝)半升,加入新打的井水一升,再加入海蜇和蜂蜜一起燉煮服用。

另一個方子:治療吐血、咳血、流鼻血。

用白芍一兩,犀角粉一分,用新水沖服一錢,直到血止住為止。

另一個方子:將藕節搗爛取汁飲用,也可以加入墨汁一起喝。

另一個方子:治療身體各處突然噴血的狀況,是因為受到驚嚇引起的。治療的時候不要讓患者知道,突然用井水噴他的臉就會停止出血。對流鼻血尤其有效。

另一個方子:治療吐血,第一次用效果很好。

藥材包含:酒洗過的當歸、酒炒過的白芍、桔梗、丹皮、骨碎補、蜜炙過的桑白皮、知母(各一錢)、天冬、麥門冬(去心)、炒過的梔子(各一錢五分)、藕節(一段)、甘草、炒過的側柏葉(五分)。

使用方法:將藥材加三碗水煎煮成一碗,在飯前服用,吃個兩三劑就好了。

另一個方子:治療吐血,第二次用效果很好。

藥材包含:茯苓、知母、桔梗、骨碎補、半夏曲、杏仁(去皮尖)、款冬花(各一錢)、陳皮(八分)、百合(一錢三分)、山茱萸、麥門冬(各一錢五分)、酒炒過的白芍(一錢三分)。

使用方法:將藥材加兩碗水和兩片梨一起煎煮成八分,在飯後服用。

另一個方子:治療吐血,第三次用效果很好。

藥材包含:茯苓、貝母、酒炒過的知母、陳皮、當歸、骨碎補、丹皮、百合、款冬花(各一錢)、麥門冬(一錢五分)、白芍(八分)、桔梗(一錢)、山茱萸(一錢五分)、白朮(八分)。

使用方法:將藥材加兩碗水、一片梨和一片煨過的薑一起煎煮成八分,在飯後服用。

吐血第四次驗方(以上四個方子是王永光整理的):陳皮、神麯、白朮、用童子尿製過的香附、麥冬、前胡、桔梗、白茯苓、炒過的蘇子(各一錢)、炙甘草(四分)、加入人參(六分,肺熱的人不能用)、研磨過的砂仁(七分)、蜜炙過的黃耆(一錢五分)。

使用方法:加入兩片煨過的薑,用水煎煮後在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