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良朋彙集經驗神方》~ 卷之五(外科) (2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外科) (28)

1. 急救門

雄黃膏方,專治白痢疾水瀉。貼於眉心,大人一炷香、小兒半炷香,仰臥香完為度。男婦皆可貼。忌生冷三日,孕婦勿貼。

蓖麻子(八十一個,去殼),巴豆仁(四十九個),雄黃末(五分),麝香(三分)

五月端午,午時其搗為泥,用黃豆一點,貼之即愈。

痞疼膏藥方,蓖麻子(去殼),五倍子(打破),生大黃(各半斤)

用油四斤半,春泡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炸枯黑,滴水不散,撈去渣。秤淨油一斤,下飛過黃丹半斤,再上火熬,滴水成珠,看老嫩,取下火,待大溫再下阿魏末一兩、麝香末一錢,攪均收罐內。用時將水燉化,攤細青布上貼之,化淨為度。

鼻吸散,治傷寒,憎寒復冷,遍身頭疼,瘟疹不出,初不透、風寒咳嗽、受暑噁心、頭迷目腫痛,咽喉腫,牙疼,心腹疼痛。

川芎,白芷,乳香,沒藥,雄黃(各二錢),火硝(四錢五分)

為細末,用時少許鼻中吸之。

華山碑記,藥味均平一兩,酸榴一對、陳皮、三稜、巴豆、五靈脂、大戟、芫花、甘遂、葶藶、桃仁、豆鼓、大黃、皂角、烏梅,內加枳殼,其青皮、木香、麥芽、神麯藥品俱要真正。㕮咀細切如灰,斗酒煮盡,炒煙微,醋糊為丸,便是大小丸如綠豆,茶酒任下無移,每服一十七丸兮,服後百無所忌,不問心疼脹悶,那管傷酒傷食,面黃肌瘦盡皆醫。專治十般蠱氣,其藥一十九味,服後萬病皆除。陳公又怕後人迷,固留華山碑記。

聚仙丸,沙苑蒺藜(一斤,先去刺,為末,取淨末四兩,余渣用水泡之三五日,取他汁漿入鍋內熬膏聽用),蓮蕊須(四兩,黃色者),芡實(四兩),枸杞(二兩,甘洲者好),山茱萸肉(四兩,新者),菟絲子餅,覆盆子(去蒂酒拌蒸,二兩),川續斷(酒泡一宿焙乾,二兩),金櫻子(去外刺內瓤,三兩)真龍骨(五色者,火煅,童便浸七次,五錢)

共成細末,合一處同前蒺藜膏煉為桐子大。每服三錢,鹽湯、黃酒任下。求速效者,日進二服。求種子者,龍骨、倍加金櫻子,熬二兩。

補元陽方,黑芝麻(一斤),杜仲(一斤),故紙(一斤),核桃仁(一斤四兩)

其打為丸,早晚淡鹽湯下,加芡實半斤。

治癬方,黑礬四兩,用砂鍋炒紅色,外用金精石一錢共為細末,小磨香油熬熟調搽。

治痔漏方,硃砂一錢,硫黃二兩搗爛,入棗泥復始為丸,大如黃豆。早晚每服一丸。

健脾丸,白朮,建蓮肉,山藥,白茯苓,山楂肉,麥芽,白芡實,神麯

各等分,為細末,蜜丸,每服三錢,白滾水送下。

大健脾丸,人服此丸,脾胃大壯,飲食多進,元氣滿足,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所養,諸病不生,百邪不入。

白話文:

急救門

雄黃膏方:專治白色痢疾和腹瀉。將藥膏貼在眉心,成人貼一炷香的時間,小孩貼半炷香的時間,仰臥著,香燃盡為止。男女皆可使用。忌食生冷食物三日,孕婦禁用。

藥方:蓖麻子(去殼,81個)、巴豆仁(49個)、雄黃末(5分)、麝香(3分)。

五月端午,午時將藥材搗成泥狀,用一點黃豆大小的藥泥貼敷即可痊癒。

痞疼膏藥方:蓖麻子(去殼)、五倍子(打碎)、生大黃(各半斤)。

用油4.5斤,春季浸泡5日、夏季3日、秋季7日、冬季10日。炸至顏色焦黑,滴水不散,撈出渣滓。稱取淨油1斤,加入飛過(煉過的)黃丹半斤,再加熱熬製,至滴水成珠,觀察藥膏的稠度,熄火,待稍溫後加入阿魏末1兩、麝香末1錢,攪拌均勻,收存於罐中。使用時用水燉化,攤在細青布上貼敷,藥膏化盡為止。

鼻吸散:治療傷寒,畏寒怕冷,全身頭痛,麻疹不透,初期症狀不明顯、風寒咳嗽、中暑噁心、頭昏眼腫痛,咽喉腫痛,牙痛,心腹疼痛。

藥方:川芎、白芷、乳香、沒藥、雄黃(各2錢)、火硝(4.5錢)。

研磨成細末,使用時少許吸入鼻中。

華山碑記:所有藥材各等分一兩,酸榴一對、陳皮、三稜、巴豆、五靈脂、大戟、芫花、甘遂、葶藶、桃仁、豆豉、大黃、皂角、烏梅,另加入枳殼、青皮、木香、麥芽、神麴(這些藥材都要質量上乘)。將藥材咀嚼研磨成細末,如灰塵般細膩,用一斗酒煮沸至藥汁濃縮,炒至微煙,用醋糊成藥丸,藥丸大小如綠豆,可用茶水或酒送服,服藥後無需忌口,不論是心痛、脹悶、傷酒傷食,或面黃肌瘦等症狀,皆可治療。專治各種蠱毒,藥方共用19味藥材,服藥後萬病皆除。陳公擔心後人弄錯,特地留下華山碑記。

聚仙丸:沙苑蒺藜(1斤,先去刺,研磨成粉末,取淨粉4兩,餘渣用水浸泡3-5日,取其汁液入鍋熬膏備用)、蓮蕊須(4兩,黃色者)、芡實(4兩)、枸杞(2兩,甘肅產的最好)、山茱萸肉(4兩,新鮮的)、菟絲子餅、覆盆子(去蒂用酒拌蒸,2兩)、川續斷(用酒浸泡一夜後焙乾,2兩)、金櫻子(去除外刺和內瓤,3兩)、真龍骨(五色者,火煅後用童尿浸泡七次,5錢)。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與先前熬好的蒺藜膏混合,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3錢,可用鹽湯或黃酒送服。若需快速見效,每日服用兩次。若需增加藥效,龍骨加倍,金櫻子加倍,熬製成2兩。

補元陽方:黑芝麻(1斤)、杜仲(1斤)、故紙(1斤)、核桃仁(1斤4兩)。

將藥材研磨成丸劑,早晚用淡鹽湯送服,另加芡實半斤。

治癬方:黑礬4兩,用砂鍋炒至紅色,再與金精石1錢研磨成細末,用熟香油調和後塗抹患處。

治痔漏方:硃砂1錢,硫黃2兩搗爛,加入棗泥,製成黃豆大小的藥丸。早晚各服一丸。

健脾丸:白朮、建蓮肉、山藥、白茯苓、山楂肉、麥芽、白芡實、神麴。

各等分,研磨成細末,用蜂蜜做成藥丸,每次服用3錢,用白開水送服。

大健脾丸:服用此藥丸,可使脾胃強健,食慾大增,元氣充沛,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得到滋養,百病不生,邪氣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