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增彬
《經驗選秘》~ 卷二 (8)
卷二 (8)
1. 卷二
失榮,生在項間。
此患多生肩胛以上,初起微腫,皮色不變,日久漸大,坐硬如石,推之不移,按之不動。其症與石疽相同,急照石疽各方治之。
患孔毒根,爛孔有惡肉凸起,名曰毒根,往往有用降藥爛去者、此乃歐之速斃也。獨不知弱體豈可增痛?況爛去仍又長出,安可再爛?余所制平安餅專貼毒根,外以陽和解凝膏貼掩,一日一易,輕者二三日,重者六七日,不癢不痛,毒根自落。貼餅時日服托毒散,俟毒根落,當服保元、四物二湯收功。
陰疽用膏議
凡患一應色白大小等疽,忌用洞天膏貼,嫩膏敷,用則寒凝愈結:最忌用千捶膏、鯽魚膏貼。蓋此二膏內皆有巴豆、蓖麻,貼則被其提拔助成。每見橫痃、乳岩,貼至致命;孕婦貼則墮胎。凡諸疽潰後宜貼陽和解凝膏。
白話文:
[卷二]
頸部淋巴結腫大,發生在脖頸處。
這種病大多長在肩胛骨以上,初期輕微腫脹,皮膚顏色沒有變化,時間久了腫塊漸漸增大,堅硬如石,推不動也按不動。症狀與石疽相似,應參考治療石疽的各種方法治療。
患處如果出現潰爛,長出惡性的腫塊,叫做毒根,有些人用峻烈的藥物使其潰爛去除,這是快速致死的做法。殊不知體質虛弱的人怎能承受更大的痛苦?況且即使爛掉,還會再次長出來,怎麼可以反覆這樣治療呢?我研製的平安餅專門貼在毒根上,外面再用陽和解凝膏覆蓋,一天換一次藥,輕症二三日,重症六七日就能痊癒,不會癢也不會痛,毒根自然會脫落。貼藥期間每天服用托毒散,待毒根脫落後,就要服用保元湯、四物湯等藥物來鞏固療效。
關於陰疽用膏的討論
凡是一切顏色發白、大小不一的腫塊,忌用洞天膏、嫩膏敷貼,用了反而會寒邪凝結,加重病情;最忌用千捶膏、鯽魚膏。因為這兩種膏藥都含有巴豆、蓖麻,貼上後反而會加重病情,促使腫塊增長。我經常見到橫痃、乳岩患者,因為使用了這些膏藥而致死;孕婦使用還會導致流產。各種腫塊潰爛之後,應該貼陽和解凝膏。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