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選秘》~ 卷一 (24)
卷一 (24)
1. 卷一
玉鎖丹:,治腎經虛損,心氣不足,思虛太多,真陽不固,溺有餘瀝,小便白濁如膏,夢中頻遣,骨節拘痛,面黑肌瘦,盜汗虛煩,食減乏力。此方性溫不熱,極有神效。
五倍子(一斤),白茯苓(四兩),龍骨(二兩)
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鹽湯送下,一日三服。
又方,蓮子心(二錢),硃砂(一分)
共研勻,開水調服數劑,愈。
又方,雄雞肫皮七個,焙乾為末,每服一錢,空心酒下。
截腸怪病,大腸頭出寸余,痛苦難忍,干則自落又出,名曰截腸,腸盡則不治。初截時用盆盛真脂麻油,坐入浸之;另飲大麻仁汁數升而愈。
肛門生瘡,肛門主肺,肺熱即肛塞、腫縮、生瘡。雞內金(即雞肫皮)燒存性,為末干敷,其效如神。
大便虛閉,連須蔥頭(三個),姜(一塊),鹽(一錢),豆豉(十餘粒)
搗作餅,烘熱敷臍中,捆定良久,氣通即愈。不通再敷,必效。
又,熱閉者,或口渴,或小便短澀黃而臊者是。
叭達杏仁,松子仁,大麻子仁,柏子仁(各三錢)
搗爛,滾水沖,蓋片刻,當茶飲。或加甘蔗汁半杯更妙。老年人或患癰毒,大便閉結者,服此最效。
大小便閉塞不通,以病人坐桶上,燒皂角煙燻,自通。或用大皂角燒,存性為末,粥飲下三錢效。
又方,苦楝子,茴香,穿山甲(各八分),牽牛子(鹽水炒,錢半)
煎服。有人大小便不通,呻吟立哭七晝夜,百藥不效,服此三劑愈。此方妙在多用牽牛,以其能達右腎命門走精,故奏效如神。人多以為性烈,棄而不用,不知施之得當,自能有益於害也。
大便下血,名曰腸紅,又名腸風。
槐花,荊芥(各炒二錢)
為末,酒調服。
又方,當歸身,山萸肉,生地,阿膠(石膏炒珠,各一兩),一斤棉花子
以上五味俱炒焦黑色為度,研末,用柿霜一二兩和勻,每早服四錢,開水調下,臨晚再服三錢,俟糞色變黑,血漸止矣。忌食花椒、胡椒、燒酒。
又方,有人大便下血,百藥不效,勢甚可危。食辣椒(又名辣茄)必須多,食少則不效,食後下血更多,因此斷根。人多以辣茄性熱,豈知此物能去大腸之熱,故奏功如神也。
又,糞後下血,用艾葉、生薑煎濃,服三合。
寒泄,胡椒、大蒜作餅,敷貼臍上。或酒炒艾絨作餅敷,均效。
又方,生薑、艾葉煎服。
熱泄,六一散服之最妙。或用綠豆湯溫服亦可。
久泄不止諸方
車前子(鹽水炒七次),真山藥(炒),雲苓(各二兩),炙草(六錢)
共為末,每服二三錢。炒糊米,煎水調服,此神方也。
又方,陳石榴皮焙乾研末,每服二錢,米湯下。百方不效,服此便止,不可輕視。
白話文:
[卷一]
玉鎖丹:治療腎經虧損,心氣不足,思慮過多,陽氣不足,尿頻尿急,小便白濁如膏狀,夢中頻繁遺精,骨關節疼痛,面色黑瘦,盜汗煩躁,食慾減退乏力。此方溫和不燥熱,療效極佳。
配方:五倍子一斤,白茯苓四兩,龍骨二兩。研磨成粉,用水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七十丸,用鹽湯送服,一日三次。
另一方:蓮子心二錢,硃砂一分,研磨均勻,用開水調服,服用幾劑即可痊癒。
另一方:雄雞的雞肫皮七個,焙乾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空腹用酒送服。
截腸怪病:大腸脫出寸餘,疼痛難忍,乾燥時會自行縮回,然後又脫出,稱為截腸,腸全部脫出則無法治療。初期脫出時,用盆盛滿純芝麻油,坐進去浸泡;另飲用幾升大麻仁汁即可痊癒。
肛門生瘡:肛門與肺臟相關,肺熱則會導致肛門阻塞、腫脹、生瘡。將雞內金(即雞肫皮)燒成灰燼,研磨成粉末外敷,療效神奇。
大便不通:連鬚蔥頭三個,生薑一塊,鹽一錢,豆豉十餘粒,搗爛做成餅,烘熱後敷貼在肚臍上,捆紮固定一段時間,氣通則痊癒。若不通暢,可再次敷貼,一定有效。
另一方:大便不通且伴有發熱,可能口渴,或小便短少、顏色黃赤且有異味。
叭達杏仁、松子仁、大麻子仁、柏子仁各三錢,搗爛,用滾水沖泡,蓋上片刻,當茶飲用。或加入半杯甘蔗汁更好。老年人或患有癰疽毒瘡,大便不通者,服用此方效果最佳。
大小便不通:讓病人坐在桶上,用燒過的皂角煙熏,即可自行通暢。或用大皂角燒成灰燼,研磨成粉,用粥水送服三錢,也有效。
另一方:苦楝子、茴香、穿山甲各八分,牽牛子(鹽水炒,半錢),煎服。有人大小便不通,呻吟哭泣七天七夜,百藥無效,服用此方三劑痊癒。此方妙在大量使用牽牛子,因其能通達右腎命門,因此療效神奇。許多人認為此方藥性猛烈,不敢使用,卻不知用藥得當,就能藥到病除。
大便出血:稱為腸紅或腸風。
槐花、荊芥各炒二錢,研磨成粉,用酒送服。
另一方:當歸身、山茱萸肉、生地、阿膠(石膏炒珠)、棉花子各一兩,以上五味炒至焦黑色,研磨成粉,用柿霜一二兩混合均勻,每天早上服用四錢,開水送服,晚上再服用三錢,待大便顏色變黑,出血漸漸停止。忌食花椒、胡椒、燒酒。
另一方:有人大便出血,百藥無效,情況危急。食用辣椒(又名辣茄)必須大量食用,少量則無效,食用後出血可能更多,以此來斷根。許多人認為辣茄性熱,卻不知此物能清瀉大腸熱邪,因此療效神奇。
另一方:大便後出血,用艾葉、生薑煎濃湯,服用三合。
寒瀉:胡椒、大蒜做成餅,敷貼在肚臍上。或用酒炒艾絨做成餅敷貼,均有效。
另一方:生薑、艾葉煎服。
熱瀉:服用六一散效果最佳。或用綠豆湯溫服亦可。
久瀉不止諸方:
車前子(鹽水炒七次)、真山藥(炒)、雲苓各二兩,炙甘草六錢,共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三錢。用炒糊的米熬水送服,此為神方。
另一方:陳石榴皮焙乾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米湯送服。百方無效,服用此方即可止瀉,不可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