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杏仙方》~ 卷一 (2)
卷一 (2)
1. 傷寒(附傷風)
傷寒大概是熱病,百般變化常無定。要明汗吐下和解,表裡無差方有應。
治傷寒頭疼,發熱無汗。用細茶、核桃肉、蔥白、生薑等分同搗,水煎,熱服出汗。
一方,用白蜜半盞,黃酒一鍾,同煎熱服。登時汗出而瘥。
一方,治傷寒初起。用生薑(帶皮者)二三兩搗爛,將熱酒泡飲,出汗而愈。
一方,治傷寒。凡陰陽兩感初起,發熱憎寒。用蔥(帶須)七根,生薑(連皮)七片,共搗碎,加白糯米一撮,水三碗,煎二碗,加好醋少許,乘熱飲之,待汗出即愈。
一方,治傷寒、傷風。用綠豆一兩,麻黃八錢,為末。每一錢,無根水調服。不用被蓋,其汗自出。
一方,治傷寒遍身如錐剜,痛不可忍。用防風、羌活、蒼朮各五錢,以童便二碗浸一時,煎滾,去渣溫服。
一方,治傷寒發狂奔走,人難制伏。先於病人處生火一盆,用醋一碗,傾於火上,其煙沖鼻內即安。
一方,治傷寒、熱病,熱邪傳裡,亢極無解,用黃連煎水一盞,放井中頓冷,浸青布,搭在胸上,徐徐換之。待熱勢稍退即除。不可久漬。夏天用,冬不宜用。
一方,治傷寒發狂,窬垣上屋。用黃連、寒水石各二錢為末,濃煎甘草湯,冷調服。
一方,治傷寒發熱,黃目,不識人。用生蔥火煨熟,去粗皮用心,扭出汁,蘸香油,點兩目大小眥,立明。一方,用燒酒口噙,令病人開目噴之,其眼自明。
一方,治傷寒時氣,熱極狂亂者及發熱不退。用雞子清一個,白蜜一大匙,芒硝三錢,涼水和下。
一方,治傷寒心慌。用鮮生地黃汁、童便各半盞,合一處,重湯煮數沸,溫服。
一方,治傷寒鼻衄久不止者。用山梔子,炒黑為末,吹鼻內,將紙水濕,搭於鼻中,其血自止。
一方,治傷寒吐血不止。用韭汁磨京墨呷下,其血見墨必止。如無韭汁,雞清亦可。
一方,治傷寒服藥轉吐出不納者,隨用竹管重按內關,後將生薑自然汁半盞熱飲,其吐即止。大凡服寒藥熱飲,熱藥寒飲,中和之劑,溫而服之。
治傷寒濕熱發黃布心,昏悶不省人事,死在須臾。用白毛烏骨雞肉(雄雞)一隻,干捋去毛,破開去腸屎,刀切爛,鋪心頭,少頃,即能說話。
白話文:
傷寒可以理解為一種發燒疾病,其症狀多變且難以預測。治療上主要採用發汗、催吐、瀉下和和解等方法,但需根據病情的表徵和內部狀況來適當應用。
如果得了傷寒頭痛並且發燒不出汗,可以將細茶、核桃肉、蔥白、生薑等量混合搗碎,用水煎煮,趁熱服用以促進出汗。
另一個方法是,用半盞的白蜜和一杯的黃酒一起煎煮,熱服後馬上會出汗,病情就會好轉。
再有一種方法,若傷寒剛開始,可用二三兩帶皮的生薑搗爛,用熱酒浸泡後飲用,出汗後就會康復。
還有一種方法,用七根帶根的蔥和七片帶皮的生薑共同搗碎,加上一把白糯米,用三碗水煎至剩兩碗,再加入一點醋,趁熱喝下,等汗水出來就能痊癒。
另一個方法,對於傷寒或風寒,可以用一兩綠豆和八錢麻黃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無根水調和服用,不必蓋被,自然會出汗。
針對傷寒全身劇烈疼痛的情況,可以用防風、羌活、蒼朮各五錢,用兩碗童子尿浸泡一段時間,煮沸後去渣溫服。
對於傷寒引發的狂躁症狀,可以在患者旁邊生一堆火,將一碗醋倒入火中,讓醋煙沖入鼻子,可以安定下來。
對於熱邪入侵體內的傷寒或高燒,可以用黃連煎水,放入井水中迅速冷卻,用浸過的青布敷在胸部,慢慢更換,待熱度稍退即可停止。夏天適用,冬天則不適宜。
另一個方法,對於傷寒引起的狂躁和攀爬行為,可用兩錢的黃連和寒水石混合,用濃厚的甘草湯冷調後服用。
對於傷寒導致的視力模糊,可以將燒熟的蔥去皮取出內芯,扭出汁液,蘸些香油,滴入眼睛,立刻可以看清楚。另一個方法是,用嘴含著燒酒,讓患者睜開眼睛噴灑,眼睛就會恢復明亮。
對於傷寒導致的極度狂亂和持續發燒,可以用一個雞蛋清,一大匙白蜜,三錢芒硝,用冷水調和後服用。
對於傷寒引起的心悸,可以將新鮮的生地黃汁和童子尿各半盞混合,隔水煮沸幾次,溫服。
對於傷寒導致的長時間鼻血不止,可以將山梔子炒黑後研成粉末,吹入鼻腔,將沾水的紙條塞入鼻孔,鼻血就會停止。
對於傷寒引起的持續性吐血,可以將韭菜汁與京墨攪拌後飲下,見到墨汁血就會停止。如果沒有韭菜汁,雞蛋清也可以。
對於傷寒服藥後反胃吐出的情況,可以用竹管在內關穴重按,然後飲用半盞熱的生薑汁,嘔吐就會停止。一般來說,服用寒性藥物時應熱飲,服用熱性藥物時應冷飲,而中和性的藥物應溫服。
對於傷寒伴隨濕熱導致黃疸,出現昏迷不省人事的情況,可用一隻雄性白毛烏骨雞,去毛去腸,切成碎片,鋪在心臟部位,不久就能恢復說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