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種杏仙方》~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疔瘡

疔瘡名有十三種,皆由熱毒及邪風。外宜刺破敷其藥,發汗須交毒外攻。

治疔瘡腫毒。用白芷為末。每五錢,黃酒調服。

一方,用芭蕉根,研,生,酒吃。

一方,治疔瘡。用大蜘蛛一個,放瘡上,令自咂其毒,連易三五個,其毒自敗。以蛛入水,不傷蛛命。

一方,用螞蝗一個,放竹筒內,頭朝外置於瘡頭上咂,待螞蝗腹大,取下入水,又易一個,不過三四個即愈。

一方,治疔瘡發背。括曰:發背疔瘡識者稀,醋磨京墨繞四圍,生薑豬膽同塗上,天明卻似鬼神移。

一方,端午日蛤蟆含墨法:蛤蟆本是水中串,五月端午拿將來,口含黑墨梁上吊,含的黑墨化歹瘡。此咒含墨時念。

一方,治疔腫。用葶藶子為末,雞清調搽。

一方,治頸以上及頭面上惡毒疔瘡。用蒼耳子一兩,馬勃三錢,作一劑,無灰酒煎至七分。食後、不過二服。

一方,治疔瘡惡毒。用紫花地丁一大劑,水煎熱服。

一方,治疔瘡腫毒,危急欲死者。搗菊花葉敷上即蘇。冬月無葉,用根亦可。

一方,治食災牛馬肉成疔瘡欲死者。用烏桕木葉,搗絞取汁一二碗,頓服之,得大瀉毒氣而愈。如冬月無葉,取嫩根研,水服之亦效。以利為度。

一方,治誤食瘟牛肉生疔、毒瘡。用白頸蚯蚓八九條,擂酒濾食。其渣貼在四圍,患處可留頂出氣。

2. 便毒(附魚口瘡)

便毒生於兩腿間,敗精摶血聚中關。寒熱交爭疼痛腫,急宜敗毒瀉膿安。

治便毒初作者。用大黃三粒,枯礬一錢,為末,好酒調服。日久加川山甲(炒)一錢。

一方,用雞子一個,頂上打一小孔,將紅娘子六個裝入內,紙包水濕煨熱,去娘子,只食雞子,酒送下。食後小便多,小便內痛,尿出或膿或血立愈。先用湯洗浴後服雞子為妙。

一方,治疳瘡初愈,便毒復生。用白礬一錢(半生、半枯)為末,好酒調服,儘量飲之,發汗,汗如油,針刺患處。

一方,治便毒。用大蜘蛛一個,舂爛,用生白酒泡服。

一方,用鹿角,(燒灰)三錢,核桃干皮(燒灰)三錢,共一處,無灰好酒下。

一方,用魚膠熬化,攤在樺皮上,貼患處。

一方,治魚口瘡初起。用槐子七錢,炒黃,酒煎熱服,出汗為度。此方經驗。

一方,治魚口瘡初出三五日。用五倍子,炒為末,入百草霜,醋調,貼患處。一日夜即消。

一方,治魚口方。用牛皮膠一兩(切),川山甲三枚(切,炒成珠),好酒煎,空心熱服。

一方,用瓣蒜一頭(要獨的),搗爛,魚鰾二寸(熔化),共為一處,剪紅絹一塊,攤藥。先將米水洗淨膿血,貼藥,留口。如緊痛,以溫水潤之,立消。

一方,治腿便疙瘩,一名橫痃。用生山藥、砂糖同搗塗上即消。先用面塗四圍,敷藥

3. 疳瘡

下疳生瘡在玉莖,只緣交接不乾淨。邪毒浸漬發成瘡,先洗後敷方有應。

治下疳瘡。先用黃柏煎湯洗淨,或甘草煎,頻頻洗之。後用天靈蓋燒存性,為末,摻患處。

一方,用黃柏,以豬膽汁塗;炙白頸蚯蚓一條,焙乾為末,香油調搽。

一方,用輕粉細研,乾摻之,即結干靨而愈。

一方,用孩子茶、鏡鏽等分,研末摻上。

一方,用五倍子,燒存性,為末摻上。

一方,用黃連、黃柏、輕粉等分為末,茶洗,敷上。

4. 楊梅瘡

楊梅一名廣東瘡,先宜發出後無傷。毒出方服遺糧藥,免教筋骨痛難當。

治楊梅、天泡諸瘡。用香油二斤,入水一盞,煎至白煙起,收貯。每用黃酒一鍾,入油一盞,溫服。每日服三次,服盡痊愈。

一方,治楊梅瘡初起擦法:用白礬四兩,研為細末,令患者坐重幃中擦手足心,少少細擦,以盡為度。七日汗出不止為愈。

一方,用鴨一隻,餓二日,只與白水食之。用輕粉一兩,大米飯四兩拌勻餵鴨,待吃盡,以葦根槌碎泡水,令鴨飲之,解去輕粉之毒。待鴨毛落盡,煮鴨食之。

一方,用小蛇一條,斬令碎爛,將母雞一隻,罩住,餓一日夜,放出,令食蛇肉,待食盡,罩放淨地上,令撒下雞糞,收放缸瓦上,煅過存性,每用一分(作三釐稱之,先三釐治頭上,中三釐治身中,末三釐治腳下),燒酒調服。百無所忌。稱須記明白。

一方,治楊梅瘡毒,年久不愈。用苦參,連根帶葉摘下,搗爛取汁,和酒飲之。

一方,治輕粉毒。用川椒一斤,黃土泥二斤為末,棗肉為丸。每百丸,米湯下。

一方,治楊梅筋骨痛。用烏梅肉(麩炒)五錢,硫黃五錢,豆腐(煮去油),共為細末。每一錢,重者二錢,好酒下。

一方,治楊梅天泡,服輕粉致筋骨疼痛。用黑鉛一斤,鍋內化開,投入桑白皮,炒成粉,以黃酒淬入,乘熱飲,以醉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