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杏仙方》~ 卷三 (5)
卷三 (5)
1. 痘疹
三日發熱,三日出痘,三日起脹,三日貫膿,三日收靨。
痘疹原來是胎毒,發熱輕遲重則速。痘要溫和疹要清,隨機應變勿膠柱。
小兒服梅花,可免出痘。用十二月收梅花,不拘多少,陰乾為末,煉蜜丸如圓眼核大。每一丸,好酒化下。念太乙救苦天尊一百遍,妙不可言。
痘疹初出。以絲瓜近蒂者三寸(連皮),燒存性,硃砂水飛,各為末,等分。量兒大小,或五分,或一錢,砂糖調服。或蜜水亦可。多者可少,少者可無。
小兒發熱,鼻尖、耳尖冷,必是瘡將出。便服升麻、乾葛、牛蒡子、糖球子、甘草,水煎服。其出必疏。
白話文:
長痘疹通常會經歷五個階段:三天發燒,三天長痘,三天腫脹,三天化膿,三天消退。痘疹其實是胎毒引起的,發燒輕則時間長,重則時間短。治療痘疹,要溫和清熱,隨病症變化調整治療方案,不能死板教條。
孩子服用梅花,可以預防長痘。用十二月收穫的梅花,不限多少,陰乾研磨成粉,加入蜂蜜製成圓眼核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用好酒送服。同時念誦太乙救苦天尊一百遍,效果極佳。
痘疹剛長出來時,取絲瓜靠近蒂頭三寸長的部分(連皮),燒成灰,加入硃砂研磨成粉,各取等量,根據孩子年齡服用,可服用五分或一錢,用砂糖或蜂蜜水調服。痘疹多者可減少劑量,少者可略增。
孩子發燒,但鼻尖和耳尖卻冰冷,說明痘疹將要長出來。此時可以服用升麻、乾葛、牛蒡子、糖球子、甘草,水煎服,這樣長出的痘疹就會比較疏散。
痘瘡貫膿不起,元氣下陷,痘白色,或癢,或不能收靨。用嫩黃耆三錢,楝參二錢,川山甲(土炒成珠)八分,甘草(炙)一錢,糯米一撮,水煎溫服。
痘瘡紫黑乾枯,變黑歸腎,身如火炙之熱。用犀角、羚羊角二味,磨井花水,涼服之,有回生之功。須要認得果是熱毒,效。
痘瘡咬牙、寒戰、不起。用川山甲半斤,好漿兒酒一斤,以山甲微火炙乾,再浸再炙,以酒干為度,為末。山甲一兩,入麝香一分,用硃砂(以麻黃煮過)一錢,共為末。每服五七分或一錢,溫酒調下。
白話文:
如果長痘痘,膿包不冒出來,元氣下降,痘痘呈白色,可能發癢,也可能無法消退,可以用黃耆三錢、川山甲(土炒成珠)八分、甘草(炙)一錢、糯米一撮,水煎溫服。
如果痘痘呈紫黑色、乾枯,並且變黑入腎,身體像火燒一樣熱,可以用犀角、羚羊角磨成粉,用井水調服,有回生之功。要確定是熱毒引起的,才有效。
如果長痘痘還伴隨咬牙、寒戰,且痘痘不冒出來,可以用川山甲半斤,用好漿兒酒一斤,將川山甲用微火慢慢炙乾,再浸泡再炙烤,直到用酒烘乾為止,研磨成粉。取川山甲粉一兩,加入麝香一分,再加入以麻黃煮過的硃砂一錢,一起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五七分或一錢,溫酒調服。
痘瘡結痂已盡,忽又倒發。用好雄黃二錢為末。黃酒半碗,煎滾,待溫,用綿帛蘸藥,塗患處,三五次即消。
痘後風。以患兒男左女右手中指,以杆心,比三節一般長,放額中,與眉梢相平,比至上杆心盡處是穴,艾灸三壯或五壯,如神。
無價散,治小兒癍、疹、痘不出,陷者欲死也。用人、貓、豬、犬糞(臘八日辰時收糞入瓦罐內),燒灰存性。上為細末。每服一錢,蜜湯調服,量大小與之。
又,無價散,治初生小兒一歲以上,三歲以下,乳食沖肺,風邪相感,及生胎毛相,急慢驚風,發熱嗽喘,潑痰涎壅,服諸藥不效,服此藥累驗。硃砂五分,珍珠九粒,土牛犢(在牆下尋,瓦上焙乾)一錢。上研細末。每服一分或二分,井花水送下,立止,不拘時服。
白話文:
痘瘡結痂已經全部掉落,卻突然又復發了。可以用雄黃二錢研磨成粉末,黃酒半碗,煎煮沸騰,待溫涼後,用棉布蘸藥塗抹患處,三五次就能消退。
痘後風可以用患兒的手指,男左女右,中指以杆心為標準,比三節長度,放在額頭中央,與眉梢平齊,比至上杆心盡處就是穴位,用艾灸三壯或五壯,效果如同神效。
無價散可以治療小兒麻疹、疹子、痘疹發不出來,陷下去快要死掉的情況。用人、貓、豬、犬的糞便,在臘八日辰時收取,放入瓦罐內燒成灰,保留其藥性,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蜜湯調服,根據小孩的大小調整用量。
另外,無價散也可以治療初生小兒,一歲以上三歲以下,因乳食過多衝擊肺部,風寒入侵,以及胎毛生長引起的急慢驚風,發熱咳嗽喘息,痰液阻塞,服用其他藥物无效的情況。用硃砂五分,珍珠九粒,土牛犢(在牆下尋找,在瓦片上焙乾)一錢。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分或二分,用井水送服,立刻見效,不限時服用。
2. 癰疽
癰疽發背氣凝起,先宜敗毒後托裡。高起屬陽陷屬陰,陽輕陰重費調理。
治發背癰、一切毒腫。用白礬末二錢,溫酒調服。外用五倍子,炒,為末,醋調,貼患處。
一方,治發背癰疽,無名腫毒。用豬膽一枚,傾磁器內,入蜜二兩,和勻。量瘡大小,以面圈之,用蔥搗攤上,然後用茶匙挑膽蜜於瘡上,不一時,立消。
一方,用鱉甲,燒存性,為末。干則香油調搽,濕則乾摻。
白話文:
癰疽發背,起因於氣血凝滯,治療需先解毒消腫,再扶正固本。患處高起屬於陽性,凹陷屬於陰性,陽輕陰重,需長時間調養。
針對發背癰和各種毒性腫瘤,可以用白礬末溫酒服用,並用炒五倍子末醋調外敷患處。
另外,對於發背癰疽和無名腫毒,可以用豬膽和蜂蜜混合,敷於患處,能快速消腫。
最後,可以用燒存性的鱉甲末,干則用香油調搽,濕則乾摻,也能有效治療。
一方,用乾薑末,豬膽汁調搽。
一方,用胡椒、生蜜和塗。其冷如冰。
一方,治發背,痛欲死者。用伏龍肝末,以酒調,敷患處。如干則易,不日平復。
一方,發背痛不可忍。用蕎麵、蔥、蜜搗塗瘡上,立止。
一方,治發背。用人糞,燒存性,為末,醋和塗之。干則易,效。
一方,治發背已爛。用蓖麻子一合,研爛,蠟糟一鍾,煎成膏。先將米泔洗瘡令淨,用雞翎陸續掃上,其皮即皺,其肉即消。
白話文:
一種方法是用乾薑末,豬膽汁調和塗抹。
另一種方法是用胡椒、生蜜混合塗抹,它會像冰一樣涼。
還有一種方法是治療發背,痛得快要死掉的。用伏龍肝末,用酒調和,敷在患處。如果乾燥就換藥,不出幾天就會痊癒。
另一種方法是治療發背疼痛難忍的。用蕎麥、蔥、蜜搗碎塗抹在患處,立即止痛。
還有一種方法是治療發背的。用人糞燒成灰,研成粉末,用醋調和塗抹。乾燥就換藥,有效。
另一種方法是治療發背已經潰爛的。用蓖麻子一合,研磨成泥,蠟糟一鍾,煎成膏。先用米泔水清洗患處,使之乾淨,用雞翎逐漸塗抹上去,皮膚就會皺縮,肉就會消退。
一方,用香油一兩半,入雞子一個,煎至胡色,待溫,入乳香、沒藥、孩兒茶末,等分入內。米泔洗瘡令淨,雞翎藥掃上。
一方,治發背及一切疔瘡、腫毒、乳癰、便毒,不問已成未成,痛不可忍者。用槐花,微炒,大劑入酒煎服。或金銀花如上煎服,俱效。
一方,治發背初輕者。用活蛤蟆一個,放瘡上,頓飯時取下入水,又易一個,如此三五個,其瘡必敗。
白話文:
一種方法是,用香油一兩半,加入雞蛋一個,煎至褐色,待溫涼後,加入乳香、沒藥、孩兒茶的粉末,等量混合。用米泔水清洗傷口使其乾淨,用雞毛刷藥膏塗抹在上面。
另一種方法是,治療發背以及各種疔瘡、腫毒、乳癰、便毒,不論是剛開始或已經形成,疼痛難忍的。用槐花,稍微炒一下,大量放進酒裡煎服。或者用金銀花,像槐花一樣煎服,兩種方法都有效。
再一種方法是,治療發背剛開始輕微的。用活蛤蟆一隻,放在患處,到飯點的時候取下放進水裡,再換一隻,如此重複三五次,瘡就會潰爛。
3. 瘰癧
瘰癧相連頸項生,虛勞氣鬱結其形。益氣養榮並解鬱,內消方顯藥通靈。
治瘰癧,內消。用蜈蚣,不拘多少,瓦焙、為末,用銀杏汁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鹽湯送下。外將被蓋,出汗。服數次而愈。
一方,用斑蝥一個,去翅足,用粟米一升同炒,令米焦黃,去米不用。將蝥細研,入干薄荷末四兩,研勻,以烏雞子清丸如綠豆大。每一丸,空心茶下。加至五丸,減每日卻一丸,減至一丸,後每日服五丸,效。
白話文:
頸部淋巴結腫大連成一片,是因身體虛弱、氣鬱積聚所致。要滋補氣血、養護身體、疏解鬱結,內消方能有效治療。
治療淋巴結腫大,內消方:取蜈蚣不限多少,瓦片上焙乾研末,用銀杏汁製成丸子,如黍米大小。每次服用十丸,用鹽湯送服。服用後用被子蓋住,使出汗。服用幾次即可痊癒。
另一方:取斑蝥一個,去翅足,與一升粟米一起炒至米呈焦黃色,去除米不用。將斑蝥研細,加入四兩薄荷末,研勻,用烏雞蛋清製成丸子,如綠豆大小。每次空腹用茶水送服一丸,逐日增加至五丸,再逐日減少一丸,減至一丸後,每日服用五丸,直至痊癒。
一方,治瘰癧未破者。用雄黃、地龍糞、小麥面等分,研末,醋調塗之。
一方,治瘰癧已破者。用銀硃一錢,銅青一錢,松香五分,三味研末。如有水,干敷之;如干,香油調搽。
一方,治瘰癧潰爛不愈者。用貓頭一個,燒存性,為末,香油調搽。
一方,治老鼠瘡。用靛葉,以手揉軟貼之,頻易。
一方,治瘰癧用藥皆消,惟一二個不消者。用癩蛤蟆一個,剝取皮,蓋瘡上,灸七壯,立消。
白話文:
治療瘰癧未破的,用雄黃、地龍糞、小麥面等量研磨成粉,用醋調和塗抹。治療瘰癧已破的,用銀硃一錢、銅青一錢、松香五分,三味研磨成粉。如果有水,就用粉末乾燥敷貼;如果乾燥了,就用香油調和塗抹。治療瘰癧潰爛不愈的,用貓頭一個,燒至成灰,研成粉末,用香油調和塗抹。治療老鼠瘡的,用靛葉,用手揉軟貼敷,勤換。治療瘰癧用藥都消了,唯獨剩下一兩個不消的,就用癩蛤蟆一個,剝取皮,蓋在瘡上,灸七壯,馬上就會消。
一方,治瘰癧。用斑蝥一錢(糯米同炒黃色,去米),五靈脂(炒)四錢,共為末,食後,黃酒調下。壯者一錢,弱人五分。又方治魚口未破及婦人閉經不通,空心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瘰癧。
藥材:
- 斑蝥一錢(用糯米同炒至黃色,去米),
- 五靈脂(炒)四錢。
用法:
- 將斑蝥和五靈脂研磨成粉末,飯後用黃酒調服。
- 強壯者每次服用一錢,體弱者每次服用五分。
另外,這個方子還可以治療魚口未破(指喉嚨腫痛,尚未潰破)以及婦女閉經不通,空腹服用即可。
注:
- 斑蝥有毒,需慎用。
- 現代醫學並不認可使用斑蝥治療疾病,請勿自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