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種杏仙方》~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卷二

2. 失血

失血大抵俱是熱,陽盛陰虛妄行血。補陰清火抑其陽,引血歸經血自歇。

治吐血、咯血、一切失血,或痰嗽喘熱心慌。用生地黃(搗取汁)、童便各半盞,入薑汁少許,重湯煮,溫服之。

一方,治吐血、衄血不止,心慌喘急,上壅或發熱。用生地黃(搗汁)半斤,生大黃末一方寸匕,煎地黃汁一滾,入大黃調勻。空心溫服一小盞。日三服,血即止。如發熱,加童便。

一方,治吐血不止。用大黃酒拌,九蒸九曬,為末,水丸。每四五十丸,白滾水下。

一方,用側柏葉,搗爛,入童便二分,酒一分溫服。

一方,用玄參三錢,童男童女溺各半盞,同煎七分,露一宿,塞住鼻孔,溫服。

一方,治一切吐血及傷酒,食飽低頭掬損吐血至多,並血妄行,口鼻俱出,但聲未失者,無有不效。用百草霜,為末。每二三錢,糯米煎湯下。一方加白芷亦好,鼻衄用少許搐鼻,皮破並瘡出血摻上即止。

一方,治吐血、衄血或小便赤、大便難,併發煩熱、惡寒、心胃痛。用山梔仁(炒黑)三錢,生薑一片,水煎溫服。

一方,治嘔血,吐痰,心煩,骨蒸熱者。用人中黃,為末。每三錢,用茜根汁、竹瀝、薑汁調服。

一方,治血線迸流,日夜不止,將危。用棕毛燒灰,敷之立愈。內用養血氣補之。

一方,治鼻衄不止。用蘿蔔自然汁和無灰黃酒飲之則止。蓋血隨氣運轉,氣有逆順,所以妄行。蘿蔔最下氣而消導之,一服即效。復患,取人中白置新瓦上,火逼干,以溫湯調服,即時血止。人中白者,即旋桶積鹼垢是也。蓋秋石之類,特不多用火力耳。

一方,用小兒胎髮燒灰吹之。

一方,用烏驢屎燒灰,入發灰少許吹之。

一方,用龍骨末吹入。兼治九竅出血,皆效。

一方,用綠豆粉、細茶各五錢,為末,冷水調服。

一方,治鼻衄久不止,素有熱而暴作者,諸藥不效。用大紙一張,作八折或十折,於水內濕,置頂中,以熨斗熨至一重或二重紙干,立止。

一方,治鼻血長流,百方不效。用金陵草、片芩等分,水煎服,立止。

一方,治鼻衄神法。勿令患人知,以井花水忽然猛噀其面即止。

一方,如左鼻出血者,以色線扎右手中指根,右孔出血者,扎左手中指根。兩孔俱出者,扎二指根。

白話文:

失血的主要原因大多是體內熱度過高,導致陰虛陽盛,血液運行失常。治療方法應以滋陰清火、抑制陽氣為主,讓血液回歸正常循環,失血狀況就能得到控制。

對於吐血、咯血等各種失血情況,或伴有咳嗽、喘息、心悸、熱象的患者,可用生地黃搗碎取汁,加上等量的童子尿,再加入少量薑汁,隔水煮沸後溫服。

一種處方,針對吐血、鼻血不止,伴有心慌、呼吸急促、上胸堵塞或發燒的患者。使用生地黃搗汁半斤,生大黃粉末一小撮,先將地黃汁煮沸,然後加入大黃粉攪勻。空腹時溫服一小杯,每天三次,血止後即可停藥。若仍有發燒,可加入童子尿。

另一種處方,適用於持續吐血的情況。使用大黃浸泡在酒中,經過九次蒸煮九次晾曬,製成粉末,用水製成丸藥。每次服用四十到五十粒,用開水送服。

還有一種處方,使用側柏葉搗碎,加入兩份童子尿和一份酒,溫服。

另一種處方,使用玄參三錢,加上男女童子尿各半杯,同煮至剩七分,放置一夜,塞入鼻孔,溫服。

另一種處方,適用於各種吐血、因酒醉或飯後立即活動導致大量吐血,以及無故口鼻出血但聲音未失的情況。使用百草霜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三錢,以糯米湯送服。另有一方在此基礎上加入白芷,效果更佳;若鼻血不止,可將少量藥粉撒入鼻孔,皮膚破裂或創口出血時撒上也能立刻止血。

一種處方,適用於吐血、鼻血,或小便色紅、大便困難,伴有煩熱、畏寒、心胃疼痛的情況。使用炒黑的山梔子仁三錢,生薑一片,水煎溫服。

一種處方,適用於嘔血、咳痰、心煩、骨蒸熱的患者。使用人中黃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茜草根汁、竹瀝、薑汁調服。

一種處方,適用於血線噴射不止,日夜不停,危及生命的情況。使用燒成灰的棕毛敷在出血部位,能立即止血。內部需用補血氣的藥物輔助。

一種處方,適用於鼻血不止的情況。使用蘿蔔汁和無灰黃酒混合飲用,能有效止血。蘿蔔能幫助順氣和消化,一服即見效。若再次出血,可將人中白放在新瓦上,用火烤乾,用溫水調服,血會立即停止。人中白即為旋桶積累的鹼垢,屬秋石一類,只是未經過多的火力處理。

一種處方,使用小兒胎髮燒成灰,吹入鼻孔。

一種處方,使用燒成灰的烏驢糞,加入少量燒成灰的人髮,吹入鼻孔。

一種處方,使用龍骨粉末吹入鼻孔。同時適用於九竅出血,效果良好。

一種處方,使用綠豆粉和細茶各五錢,研成粉末,用冷水調服。

一種處方,適用於鼻血長期不止,即使使用各種方法也無效的情況。使用一大張紙,折疊八次或十次,在水中浸濕,放在頭頂,用熨斗熨至一層或兩層紙變幹,鼻血會立即停止。

一種處方,適用於鼻血長流,各種方法都無效的情況。使用等量的金陵草和片芩,水煎服用,能立即止血。

一種神奇的止鼻血方法,不要讓患者知道,突然用井水猛烈噴灑患者面部,鼻血就會停止。

一種處方,如果左鼻出血,用彩色線纏繞右手中指根部;如果是右鼻出血,纏繞左手中指根部;兩側鼻孔都出血,就纏繞雙手的中指根部。

3. 出汗

自汗陽虛白晝出,盜汗陰虛睡覺沒。自汗補陽盜補陰,汗出油珠發潤卒。

治自汗、盜汗。用五倍子為末,津液調,塗臍內,以絹帛縛定,一宿即止。又方,用何首烏末亦可。

一方,治遍身汗出不止。用新桑葉(乘露採摘)控干,研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湯調服。

一方,治別處無汗,獨心孔一片有汗,思慮多則汗出亦多。病在心,宜養心血。以艾葉煎湯,調茯苓末一錢服之。

一方,治盜汗。用牙豬心一個,水二碗,入砂鍋內煮爛熟為度,去豬心不用。另用當歸、人參各二錢半,入煮心汁內,熬至上半甌,去渣,不拘時服。豬心食否不拘。

一方,治陰囊汗出。用密陀僧,研細,加蛤粉,撲患處。

一方,治腳汗。用白礬一兩,水煎洗腳。

白話文:

[關於出汗]

自行出汗在白天,這是因為陽氣虛弱所致;而在睡覺時出汗,這是由於陰氣不足。對於白天自汗的情況,我們需要補充陽氣;而睡覺時的盜汗,則需滋補陰氣。若汗出如油珠,頭髮也變得濕潤,這可能是突然間的急症。

治療自汗和盜汗,可以使用五倍子磨成粉末,用唾液調和後,塗抹在肚臍內,再用布固定,通常一晚就能見效。另一種方法,使用何首烏末也是可行的。

有一個方法,能治療全身不停冒汗的問題。取新鮮的桑葉(最好是在露水未乾時採摘),晾乾後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時用米湯調服。

另一方法,針對只有胸口一小片區域出汗的情況,通常會發現思考越多,汗就出得越多。這種病症源於心臟,因此需要滋養心血。可以使用艾葉煮湯,調和茯苓末一錢服用。

另一治療盜汗的方法,是取一個小豬心,加入兩碗水,在砂鍋裡煮至熟爛,然後將豬心取出不用。接著,加入當歸、人參各二錢半,再用原本煮豬心的湯汁熬煮,直到剩下大約半甌,去渣後,隨時都可以服用,至於是否吃掉豬心,則無所謂。

另一治療陰囊出汗的方法,是使用密陀僧磨細,加上蛤粉,敷在患部。

另一治療腳汗的方法,是取一兩的明礬,用水煎煮後洗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