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簡效方》~ 甲集 (4)
甲集 (4)
1. 瘴氣
羚羊角末,水絞一錢,或以犀角磨水服,或用麝香三分水服,或以玉樞丹磨水服。
預闢瘴癘,用桃仁一斤,吳茱萸、青鹽各四兩,同炒熟,以新瓶密封七日,取出揀去萸、鹽,將桃仁去皮尖收藏,每晨嚼三十粒,任行煙瘴之鄉,不受病矣。
白話文:
【關於瘴氣】
使用羚羊角粉末,用水調和約一錢服用,或者可以使用犀牛角研磨成水來飲用,或者用三分量的麝香加水服用,或者用玉樞丹研磨後加水服用。
為了預防瘴氣及瘧疾,可以用一斤的桃仁,加上四兩的吳茱萸和青鹽一起炒至熟透,然後用新的瓶子密封保存七天,之後取出挑掉吳茱萸和青鹽,只保留去掉皮尖的桃仁,每天早晨嚼食三十顆,這樣即使在瘴氣濃厚的地方活動,也不會生病了。
2. 祛瘧
(瘧之為病,所因不一,藥宜隨證而施,切勿拘守成方,擅用薑棗,尤勿強食,痛戒葷膻,自然易愈。)
取蜘蛛一枚,納蘆管中,密塞管口,綰於頸上,過發時乃解去。
蛇蛻研末,塞兩耳內效。
未發之前,抱一大赤雄雞,時時驚動,令作大聲,無不愈。
白話文:
【袪瘧】
關於瘧疾的病因眾多,治療藥物應根據病情來決定,千萬不要死守著固定的處方,隨便使用薑棗等食材入藥,更不能勉強進食,必須嚴格忌口,避免葷腥食物,這樣病情會比較容易康復。
拿一隻蜘蛛,放進蘆葦管中,然後把管口封緊,繫在脖子上,等到頭髮長出來的時候就可以拿掉了。
將蛇蛻研磨成粉末,塞入雙耳裡面,會有療效。
在發病前,抱著一隻大的紅色公雞,經常驚嚇它,讓它發出大叫聲,這樣做沒有不好的效果,能幫助病情好轉。
以上是古代的一些祛瘧方法,但請謹慎採用,並不是所有的傳統療法都適用於現代醫療環境。
3. 中風
牙關不開者,先以烏梅擦齒令開。有痰聲者,隨研白礬末一錢,生薑汁調灌立醒;無痰聲者,以黑大豆三升炒焦,用清酒三升,淋取汁,灌之即活。亦治頭風,及產後風痙並效。
半身不遂,用蠶砂二石熟蒸,分裝三直袋,以一袋熱著患處,冷即輪流,炒熱易之,自能漸瘥。
南燭枝葉,細銼,五升,水五斗,慢火煎取二斗,去滓,熬如稀餳,瓷瓶盛之,開水點服一匙,日三。能治一切風疾,或以嫩桑枝熬膏亦佳。
因痰而中者,二陳湯加菖蒲、膽星、竹瀝、蘆菔汁、梨汁之類。
因飽食填塞胸中者,名食厥,用礬湯引吐即愈。
因怒而中者,名曰氣厥,順氣即愈,如四磨飲、七氣湯之類也。
余如中寒宜散寒,中暑宜清暑,雖類中風,皆不可誤以中風治之也。更有大虛暴脫,口開目閉,手撒遺溲,油汗痰聲,急投參附溫補,十不救一,張景岳所謂非風是也。
白話文:
對於中風患者,如果病患牙關緊閉無法張開,可以先用烏梅擦拭牙齒使其張開。若病患有痰音,可立即將一錢的白礬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汁調和後灌入,病人會立刻清醒;若病患無痰音,則可以用三升的黑大豆炒至焦黃,再用三升的清酒淋過,取得汁液後灌入,病人即可甦醒。此法同樣適用於頭痛以及產後風痙的治療。
對於半身不遂的情況,可以使用兩石的蠶沙熟蒸,均分成三袋,將其中一袋熱敷在患處,一旦涼了就更換另一袋,持續地炒熱更換,病情自然會逐漸好轉。
南燭樹的枝葉,切碎後加入五斗的水,以慢火煮至剩二斗,濾去渣滓,熬煮至稠狀,盛放在瓷器瓶子中,每日三次每次一匙以熱水沖服,能治療各種風疾,或者使用嫩桑枝熬煮成膏也是不錯的選擇。
若是因為痰多導致中風,可在二陳湯中添加菖蒲、膽星、竹瀝、蘿蔔汁、梨汁等成分。
若是因為過飽導致胸中堵塞,稱為食厥,可用礬湯催吐,即可康復。
若是因為憤怒導致中風,稱為氣厥,順氣後即可康復,如四磨飲、七氣湯等藥方。
其餘情況,如受寒需散寒,中暑需清暑,雖然症狀類似中風,但不能誤以為是中風來治療。另有一種極度虛弱突然脫力的狀況,病人口開眼閉,手撒尿失禁,冒油汗且有痰音,應立即使用人參、附子等溫補藥物,但即使如此,十個當中可能只有一個可以救回,這就是張景嶽所說的非風症狀。
4. 霍亂
吐瀉腹痛,用桃葉煎汁,服一升立止。冬月用桃樹皮,又蘆蓬茸一大把,濃煮,飲二升瘥。
又燒梔子十四枚,研末服之佳。
轉筋以醋煮青布熱搨之,冷即易。
轉筋入腹欲死,以四人持手足,灸臍上一寸十四壯,又灸股里大筋,去陰一寸良。
白話文:
[霍亂] 病症表現為劇烈嘔吐與腹瀉並伴隨腹部疼痛,可用桃葉熬煮成濃汁,喝下一公升就能立即緩解症狀。若是在冬天,可改用桃樹的樹皮來熬煮,或者取一把蘆葦的絨毛,濃煮後飲下兩公升,病況就能改善。
另外,將十四顆燒焦的梔子磨成粉末服用,效果也很好。
若是出現肌肉抽筋的情況,可以用醋煮沸的青色布料熱敷患處,一旦布料變冷就換新的熱布繼續敷。
若抽筋嚴重到像是要進入腹部,生命垂危,需由四個人分別抓住四肢,對肚臍上方一寸的位置進行十四次的艾灸,同時在大腿內側的大筋,距離生殖器一寸的位置也進行艾灸,這樣會有良好的療效。
5. 發黃
甜瓜蒂一兩,炙為末,男左女右,每日搐鼻數次,有黃水流出自愈。
甘草(一尺),梔子(十五枚),黃柏(三錢),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次服。
柳枝煎湯服。(以上治濕熱疸。)
酒疸,用小麥苗,水和絞汁,每服六七合,日三。此治沉湎發黃。
谷疸用豬脂一小升,溫熱頓服之,日三。燥矢下即愈。此治失飢大食,腹中脹熱之黃,體實者,可用茵陳大黃湯下之。
女勞疸,用亂髮如雞子大一團,豬膏半斤,煎令消盡,分二服愈。此由交接後入水,故發黃也。
大勞汗出入水,則為黃汗,其人遍身微腫,汗出如柏汁是也。用鮮茅根一把細切,合豬肉一斤,作羹頻食之良。
陰黃,則身面雖黃,小便色如故,大解不實,此寒濕疸也,不可誤用涼藥。以半夏四錢,生薑六錢,水煎分三服,甚者理中湯加茵陳。
用力勞傷,神疲黃腫者,乃脫力虛黃,俗云黃胖是也,當服小建中湯、六君子湯之類。
白話文:
[黃疸]
使用甜瓜蒂一兩,烤乾後磨成粉末,男性用左鼻孔,女性用右鼻孔,每天數次將粉吸入鼻中,直到有黃色液體流出,病情就會自行恢復。
取甘草一尺,梔子十五個,黃柏三錢,用水四升煮至剩一升半,分兩次服用。
可以將柳樹枝煎煮成湯飲用。(以上方法適用於治療因濕熱導致的黃疸。)
因過量飲酒導致的黃疸,可使用小麥苗,加水攪拌取出汁液,每次服用六七合,一天三次。這可以治療因長期過度飲酒而引發的黃疸。
因飲食過飽導致的黃疸,使用一小升的豬油,溫熱後一次喝下,一天三次。若出現乾燥的大便後,病狀會好轉。體質壯實的人,可以使用茵陳大黃湯來治療。
因性行為後立即洗澡導致的黃疸,用雞蛋大小的一團頭髮,加上半斤豬油,煎煮至頭髮完全消失,分成兩次服用,病情就會好轉。這是因為性行為後立即洗澡所導致的黃疸。
因勞累後大量出汗又立刻接觸冷水,會導致黃汗症,病人全身輕微浮腫,汗液顏色像柏樹汁。可以用一把新鮮的茅根細切,加上一斤豬肉,煮成湯頻繁食用,對病情有助益。
如果是陰黃,即使身體和臉部都呈黃色,但小便顏色仍正常,大便不成形,這是寒濕導致的黃疸,不能誤用冷性藥物。可以使用半夏四錢,生薑六錢,用水煎煮,分三次服用,嚴重的可以使用理中湯加茵陳。
因勞累過度導致精神疲憊和黃腫,這是脫力虛黃,俗稱黃胖,應服用小建中湯、六君子湯等藥物。
6. 上部諸證
7. 頭風
服荊瀝不限多少,以瘥為度,外以甘菊花裝枕,枕之良。
荊芥穗、石膏,等分為末,每服二錢,茶調下。
山豆根為末,油調塗兩太陽。
白話文:
[頭痛]
服用荊瀝的量不必限制,直到病情好轉為止,另外可以將甘菊花填充入枕頭內,使用這樣的枕頭對病情有幫助。
將荊芥穗和石膏以相等比例磨成粉,每次服用約二錢,用茶水送服。
將山豆根磨成粉後,與油混合塗抹在兩側的太陽穴上。
8. 偏頭風
生蘆菔汁一蜆殼,仰臥,隨左右注鼻中,大效。
久不除根者,晴明時將發分開,用麝香五分,皂角末一錢,薄紙裹置患處,以布包炒鹽於上熨之,冷則易,如此數次,永不再發。
白話文:
[偏頭痛]
取新鮮蘿蔔榨汁,量約一個蚌殼的容量,然後仰躺,依自己左或右邊頭痛的情況,將蘿蔔汁滴入相對應的鼻孔中,效果非常好。
對於長期反覆發作,難以根治的偏頭痛,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將頭髮分開,取用五分的麝香,加上一錢的皁角粉末,用薄紙包裹好放在疼痛的地方,再用布包裹熱鹽放置在上面熱敷,若鹽冷了就換新的熱鹽,這樣反覆幾次後,頭痛將不再復發。
以上是古籍中的治療方式,請僅供參考。
9. 頭風畏冷
蕎麥粉二升,水調作二餅,更互合頭上,微汗即已。
白話文:
【頭痛怕冷的處理方式】 取兩升的蕎麥粉,用水調和後做成兩個餅狀,輪流敷在頭部,等到微微出汗,症狀就會緩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