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

《四科簡效方》~ 丙集 (5)

回本書目錄

丙集 (5)

1. 乳瘡

脂麻炒焦研末,燈盞油調塗。

白話文:

將芝麻炒至焦黃後研磨成粉,再用燈油調和後塗抹於患處。這句話在現代白話文中是這樣表達的:把芝麻炒到焦黃色,然後磨成粉末,再用燈油混合後塗在乳瘡上。

2. 乳結

百藥煎研末,每三錢,酒一盞,煎數沸服。

白話文:

將「百藥煎」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時取三錢的量,加入一碗的酒,煮沸幾次後飲用。在這裡,「百藥煎」是一種中藥名稱,「三錢」是藥材的重量單位,大約等於15克,而「盞」則是古代的容量單位,類似現在的一小碗。

3. 乳岩

青皮四錢,水或酒一盞半,煎一盞,徐徐服之,日一服。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取青皮四錢,用一盞半的水或酒來煎煮,煮至剩下一盞的量,慢慢地服用,每天服用一次。」這是在描述一種傳統中醫藥方的服用方法,用於治療名為「乳巖」的疾病,也就是乳腺癌的一種古稱。

4. 乳裂

丁香末敷。

胭脂、蛤粉等分研敷。

白話文:

對於乳頭龜裂的問題,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來緩解:

  1. 將丁香磨成粉末,然後敷在患部。

  2. 取胭脂和蛤粉各半,混合後研細,再敷於患處。

5. 回乳

大麥芽炒為末,每五錢白湯下。

白話文:

將大麥芽炒過後磨成粉,每次取約五錢,用開水沖服。這句話在現代白話文中的意思就是:把炒過的大麥芽磨成粉末,每次使用大約五錢的量,用熱水來沖泡服用。

6. 癥瘕

7. 內治

五靈脂(一斤),香附(去淨毛,一斤,水浸一日),牽牛(黑白各取頭末,二兩),以一半於末研之,先微火炒熟,一半生用,共研細末和勻,醋糊丸,蘆菔子大,每七八分或一錢,臨臥薑湯下,次早再服,其病即愈。兼治痰積食積,氣滯成瘕,蠱膈腫脹,實痢初起,諸般痞聚,有形攻痛之證,名五香丸。孕婦忌服,小兒減半,虛人慎用。

香附(槌碎,童便浸,四兩),青皮(切,四兩,用硝石五錢化水浸),丹參(切,二兩,薑汁浸),鬱金(敲碎,二兩,以生礬五錢化水浸),共研末,醋糊丸麻子大,曬乾灑上阿膠水,搖令光澤,再將人參、當歸、川芎(各一兩),白朮、茯苓、半夏(各二兩),陳皮、炙甘草(各五錢),研末,用米飲泛在丸上作外廓,曬乾,每三錢開水下。此治虛弱人患癥痞痃癖,不堪攻下者,用此緩消之法,不傷正氣,乃女科之要方也。

蓋婦人多患此證,粗工妄用峻劑,每致傷人,庸流偏於養正,病不能除,往往為終身之患,而不能受孕,再錄外治諸方如下,以便採用。

白話文:

[內治]

使用五靈脂一斤,香附一斤(需去除所有絨毛,用水浸泡一天),牽牛子的黑白色各取頭末二兩。先將一半的藥材研磨,再以微火炒熟,另一半則生用,全部一起研磨成細末後均勻混合。用醋糊成蘆薺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七八分或一錢,睡前用薑湯送服,第二天早晨再服一次,病症就能得到改善。此方也可治療由痰積食積引起的氣滯,形成瘕症、蠱膈腫脹、實痢初發,以及各種因有形物攻痛的病症,被稱為五香丸。但孕婦禁止服用,兒童應減半量,體虛者需謹慎使用。

另一種配方是:香附四兩(需槌碎,用童子尿浸泡),青皮四兩(切成片,用含有硝石五錢的水浸泡),丹參二兩(切成片,用薑汁浸泡),鬱金二兩(敲碎,用含有生礬五錢的水浸泡)。全部研磨成末後,用醋糊成芝麻大小的丸狀,曬乾後灑上阿膠水,搖晃使其光澤,再將人參、當歸、川芎各一兩,白朮、茯苓、半夏各二兩,陳皮、炙甘草各五錢,研磨成末,用米飲泛在丸上作外廓,曬乾後,每次服用三錢,用開水送服。此方適用於體虛者患有癥痞痃癖,無法承受劇烈攻下的治療,可用此方法緩慢消除,不會傷害正氣,是婦科的重要處方。

因為婦女常會得這種病症,但一些經驗不足的醫生會誤用強烈的藥物,導致病人受到傷害;而一些普通醫生過於注重補正,使得疾病無法根除,常常成為終身的困擾,甚至影響到懷孕。因此,以下再提供一些外部治療的方法供參考。

以上皆為古代中醫的治療方式,請根據自身狀況,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8. 外治

蛇床子(四錢),母丁香、肉桂、杏仁、白及、吳萸、菟絲子、北細辛、薏苡仁、砂仁、牡蠣、川椒(各三錢),麝香(少許),研末,生蜜丸櫻桃大,每一丸納入玉門中,名金鳳銜珠。兼治行經腹痛,虛寒帶下,經遲色淡,玉門寬濕,並男子陽事不舉,遺濁精寒諸證。

川椒、皂角(各一兩),細辛(一兩五錢),為末,以三角囊大如指者,長二寸,貯之,納陰中,欲便則出之,便已復納之,癥化惡血而下,以溫湯洗之,三日弗近男子。

青鹽、皂角(炙,各五錢),細辛(一兩),治法如前,癥化如菜汁而下,養亦如前。

大黃、當歸(各五錢),皂角、山茱萸(各一兩),細辛、青鹽(各二錢半),研末,豬脂丸指大,每一丸棉裹納陰中,正坐良久,癥即化。

辣蓼(須極大者一株,連根帶子銼碎),京三稜,石三稜,草三稜(各一兩,並銼),亂髮(二斤),鱉甲(大者十二具,敲碎),藍青(十二株,連根帶葉杵爛,無則以靛青腳曬乾代),共曬乾水氣,以麻油十斤浸之,春秋二十日,夏十日,冬一月,熬至藥枯為度,凡油一斤,配飛淨血丹四兩,多少看天時增減,桃柳枝不住手攪至滴水成珠,傾入冷水內,拔去火氣,捻作大團,堆三尺土下百日,後可攤貼,以消諸痞。

陳醬茄煅存性,入麝香、輕粉少許,研勻,豬油調貼。

白話文:

[外用治療]

使用下列配方:蛇牀子四錢,母丁香、肉桂、杏仁、白及、吳萸、菟絲子、北細辛、薏苡仁、砂仁、牡蠣、川椒各三錢,麝香少許。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生蜜搓成櫻桃大小的丸狀。每次取一丸置入女性私處,這種療法被稱為「金鳳銜珠」。此方適用於經期腹痛、虛寒性白帶、月經遲到且顏色淡、私處濕潤寬鬆,以及男性勃起功能障礙、遺精等症狀。

另一種配方是川椒、皁角各一兩,細辛一兩五錢。同樣地,將藥材磨成粉末,裝入類似手指大小,長約二寸的三角形袋中,然後置入女性私處。需要排泄時取出,排泄完畢後再放回。病竈會隨著排出的血液一起排出,之後需用溫水清潔。在這三天期間避免與男性有親密接觸。

青鹽、皁角(炙)各五錢,細辛一兩。處理方式和上一個配方一樣,病竈會像菜汁一樣排出,養護過程也相同。

大黃、當歸各五錢,皁角、山茱萸各一兩,細辛、青鹽各二錢半。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加入豬脂搓成手指大小的丸狀。每次取一丸用棉花包裹後置入女性私處,保持正坐姿勢一段時間,病竈就會溶解。

取大辣蓼一株(必須非常大,連根帶籽切碎),京三稜、石三稜、草三稜各一兩(全部切碎),亂髮二斤,鱉甲十二片(大的,敲碎),藍青十二株(連根帶葉搗碎,若無可用乾燥靛青代替)。將所有材料曬乾水分,用十斤麻油浸泡,春天或秋天浸泡二十天,夏天浸泡十天,冬天浸泡一個月,直到藥材枯萎。每斤油配四兩血丹,根據天氣情況調整用量,不斷用桃柳枝攪拌至油滴成珠狀,倒入冷水中去除火氣,捏成大塊,埋在三尺深的土中一百天,之後可以攤開貼敷,用於消除各種腫塊。

陳年醬茄子煅燒後保存其性質,加入少許麝香和輕粉,均勻研磨,用豬油調和後貼敷。

9. 隱疾

10. 陰冷

乾薑、牡蠣(各一兩),為末,火酒調稠,搽兩手上揉兩乳,男子則揉外腎。

白礬(一錢),黃丹(八分),胡椒(二分),焰硝(一分),共研細,醋調塗,右手合隱處,男子陰冷則塗,左手合之。

川椒、吳萸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棉裹納陰中,日再易之。

白話文:

【陰冷】

取乾薑和牡蠣各一兩,磨成粉末後,用火酒調成糊狀,塗抹在雙手並搓揉於乳房上,對於男性來說,則應搓揉於外生殖器。

另取白礬一錢,黃丹八分,胡椒二分,焰硝一分,全部研磨成細粉,用醋調和後塗抹,右手覆蓋於私密部位,若男性感到下體冰冷時就塗抹此藥膏,再用左手輔助。

再來是取川椒和吳茱萸磨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做成彈珠大小的丸子,用棉花包裹住後放入女性陰道中,每天更換兩次。

以上皆是古籍中的記載,針對「陰冷」的處理方式。

11. 陰脫

蛇床子(五兩),烏梅(十四枚),煎湯,日洗五六次。

白話文:

【陰脫的處理方式】

使用蛇牀子五兩和烏梅十四枚,煎煮成湯藥,每日用此湯藥清洗私處五到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