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簡效方》~ 乙集 (6)
乙集 (6)
1. 痔
槐根,或桃根,或蘆菔,或冬瓜,皆可煎湯頻洗。又每登圊後,取河水或井水冷沃良久,雖年久諸藥不瘳者,頻沃漸愈。
蜒蚰杵爛搽立效。
明礬(五錢),蠍梢(七條),皂礬(煅赤,五釐),共入銀罐內,文火煅末,入硃砂(四分),冰片(五釐),同研細,麻油調敷,十八日瘳。此枯痔秘方也,然非外科所樂聞者。
白話文:
對於痔瘡的治療,可以使用槐樹根、桃樹根、蘿蔔或冬瓜等材料,煎煮成湯來頻繁地清洗患處。另外,每次上廁所後,用河水或井水冷敷患處一段時間,即使長年累月,用各種藥物都無法痊癒的患者,透過頻繁的冷敷,也能逐漸康復。
將蜒蚰搗爛後塗抹於患處,效果立即顯現。
具體的藥方為:取明礬五錢,蠍梢七條,皁礬五釐並煅燒至赤紅,然後一起放入銀罐中,用小火煅燒成粉末。再加入硃砂四分,冰片五釐,一同研磨成細粉,最後用麻油調和後敷在患處,約十八天即可康復。這是一個用於乾燥痔瘡的祕方,然而,這種方法可能不是外科技術所願意採納的。
2. 痔漏
痔漏臟毒成管者,用胡黃連(薑汁炒),刺蝟皮(炙,各一兩),為末,入麝香二分研勻,飯丸麻子大,每服一錢,名追管丸。服完後,再用胡黃連(炒,取淨末二兩),穿山甲(麻油炒黃,取淨末),石決明(煅,取淨末),槐米(微炒,取淨末,各一兩),共研勻,煉蜜丸麻子大,每早晚服一錢,清米湯下,至重者四十日愈,名消管丸。如瘡口四邊有硬肉突出者,方中加蠶繭二十枚,炒研和入。
若服追管、消管二丸,愈後不守禁忌,或食豬肝、番薯,犯酒色,而瘡患復萌者,急用夏枯花(十兩),連翹殼、甘草節(各五兩),淨銀花(四兩),共研細末,另以淨銀花一斤熬濃汁,法丸綠豆大,每晨空腹淡鹽湯送三錢。起漏一二年者服一料,三五年者服二料,病可斷根不發,名完善丸。
白話文:
對於患有痔漏,且毒素深入形成管道的情況,可以使用經薑汁炒過的胡黃連,以及燒烤過的刺蝟皮,兩者各一兩,磨成粉末,加入二分量的麝香混合均勻,再用飯製成芝麻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錢,這種藥丸被稱為追管丸。
服用完追管丸後,再使用炒過的胡黃連(淨末二兩)、以麻油炒黃的穿山甲(淨末)、煅燒過的石決明(淨末)及略炒的槐米(淨末),四者各一兩,混合均勻,以蜂蜜製成芝麻大小的藥丸,每天早晚各服用一錢,用清米湯吞服,即使病情嚴重,四十天內也能痊癒,此藥丸被稱為消管丸。如果瘡口四周有硬肉突出,則需在方子中額外加入二十個炒過並磨碎的蠶繭。
倘若在服用追管丸與消管丸後,病人未能遵守禁忌,例如食用豬肝、番薯,或是飲酒,導致瘡患再次復發,應立即使用夏枯花十兩,連翹殼、甘草節各五兩,以及淨銀花四兩,磨成細末,另取淨銀花一斤熬成濃汁,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日清晨空腹時,以淡鹽水吞服三錢。若是痔漏已有一二年的患者,服用一份藥量即可;若是有三五年的病史,則需服用兩份藥量,這樣疾病就能根治不再復發,這種藥丸被稱為完善丸。
3. 坐板瘡
生脂麻嚼敷。
滑石、生大黃、人中白、密陀僧共研糝。
白話文:
【坐板瘡】
將芝麻生嚼後敷於患處。
滑石、生大黃、人中白(即尿石)及密陀僧(一種礦物質)等藥物,一起研磨成粉,用來撒在患部。
4. 臀癰
蔥白杵爛,蜜和敷。
芙蓉葉入鹽、冰片各少許,杵爛圍。
白話文:
【臀部膿腫】
把蔥白部分搗碎成泥,加入蜂蜜調勻後敷在患處。
取芙蓉葉,加入少量的鹽和冰片,一起搗碎成糊狀,然後塗敷在周圍。
5. 附骨疽
槲樹皮燒存性研,米飲下三錢。
白話文:
將槲樹皮燒成灰後研磨成粉,然後用米湯送服三大錢的量。在這裡,'三大錢'是一種古時的藥物用量單位,換算到現代的大致用量需根據具體情況和醫囑來定。
6. 臁瘡
棉花子炒脆取末,填滿瘡內紮好,不可開看,自然痂愈。
馬齒莧煎汁一鍋去渣,入黃蠟五兩,慢火熬膏塗之。
白話文:
[臁瘡的治療方式]
將棉花籽炒至酥脆後研磨成粉末,然後將此粉末填充在瘡口內,並妥善包紮,期間不要拆開查看,傷口會自然結痂痊癒。
另外一種方法是,先煮一鍋馬齒莧草汁,然後濾掉渣滓,加入五兩的黃蠟,用小火慢慢熬煮成膏狀,再將此膏塗抹於患處。
7. 腿肚瘡
先以貫眾煎湯洗之,後用百藥煎研末,唾和圍之,人乳、桐油等分和掃。
白話文:
對於腿部的傷口或瘡病,首先應該使用貫眾這種草藥來煎煮成湯,然後用這湯來清洗患部。之後,再取名為「百藥煎」的藥材磨成粉末,與口水混合,塗抹在患處周圍形成保護圈。最後,將人奶與桐油以等量的比例混合,用刷子塗抹於患部。
8. 毒熱足腫
酒煮苦參湯,漬之痛即止。
白話文:
使用酒煮的苦參湯來浸泡腫脹的部位,疼痛很快就會停止。這句話的意思是,可以透過用酒煮苦參製成的藥湯來浸泡因毒熱導致的腳部腫脹,這樣能有效緩解疼痛。
9. 足跟瘡
鹽漿水溫洗,後以白朮研細糝。
白話文:
使用溫熱的鹽水清洗足跟的傷處,然後將白朮磨成細粉後撒在上面。
10. 甲疽
硼砂,乳香,黃丹(各一錢),鉛粉(五分),橄欖核(三枚,燒存性),共研,麻油調搽,先用鹽湯洗淨拭乾,再上藥。
黃柏、烏頭尖等分研,洗淨敷貼。
陳皮嚼爛貼之,干即易。
白話文:
對於甲疽這個病症,有以下的治療方式:
第一種方法:需要的材料有硼砂、乳香、黃丹各一錢,鉛粉五分,橄欖核三枚(需先燒過使其保持其性質)。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再用麻油調和,塗抹在患處。在使用藥物前,應先用鹽水清洗患處,並擦乾。
第二種方法:所需材料為黃柏和烏頭尖,兩者份量相等,研磨成粉末後,清潔患處並貼上。
第三種方法:將陳皮嚼爛後,貼在患處,一旦乾燥就更換新的。
以上就是[甲疽]的治療方法。
11. 肉刺
因穿窄履而生,足趾礙痛不能著履,以大棗肉杵貼,候爛剔去。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這是因為穿著太緊的鞋子而長出的肉刺,使得腳趾疼痛難忍,無法穿鞋。可以用大棗的果肉搗碎後敷貼在肉刺上,等到肉刺軟化後再將其剔除。
12. 趾潰
芒硝煎湯洗淨,以烏梅核中仁為末,醋調成膏塗之。
豬脂調蚯蚓糞敷。
白話文:
【腳趾潰爛】
解決方法如下:先用煮沸的芒硝水清潔患處,然後將烏梅核中的果仁磨成粉末,再用醋調和成膏狀,塗抹在患部。
另外,也可以用豬油拌合蚯蚓糞,製成膏狀來敷於患處。
13. 跌打傷
14. 通治
熱童便先灌,再以麻油、醇酒各一碗,同煎數沸服之。臥於暖炕,厚蓋衣被,一夜痛止腫消,並無傷痕,採桑椹封置瓶內,取塗患處立愈。亦治杖傷。
干冬瓜皮、牛皮膠(各一兩),銼,入鍋內炒存性研末,每五錢熱酒下,能飲者酒宜多飲,厚蓋取微汗痛即止,一宿而痊。
瓜兒,血竭(一兩),粉口兒茶(二錢四分),淨乳香,淨沒藥,子紅花(各一錢五分),飛淨上硃砂(一錢二分),梅花冰片,麝香當門子(各一分二釐),於端午日午時各研極細,再研勻藏瓷瓶內,蠟封口,陳久愈佳,每服七釐,童便溫酒隨下,名七釐散。不可多服,孕婦忌服,亦可外敷患處。
白話文:
[全面治療方法]
-
先讓患者喝下熱的小孩尿液,接著再用麻油和醇酒各一碗,一起煮沸幾次後服用。然後讓患者躺於暖炕上,蓋上厚重的衣物和被子。經過一夜,疼痛會停止且腫脹會消除,不會留下傷痕。另外,可以將桑椹搗碎封在瓶子裡,取出塗抹在受傷部位,立即就會痊癒。此方法也適用於杖傷的治療。
-
使用乾燥的冬瓜皮和牛皮膠(各一兩),切碎後放入鍋中炒至保持其原有的性質,然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熱酒送服。如果患者能接受,可以多喝點酒,然後蓋上厚重的被褥,稍微出些汗,疼痛就會減緩,一晚後就能完全康復。
-
在端午節午時,將瓜兒、血竭(一兩)、粉口兒茶(二錢四分)、純淨的乳香、純淨的沒藥、紅花(各一錢五分)、純淨的硃砂(一錢二分)、梅花冰片、麝香當門子(各一分二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混合均勻,裝入瓷瓶中,用蠟密封瓶口,存放越久效果越好。每次服用七釐,用溫熱的童便或酒送服,稱為七釐散。不能過量服用,孕婦不宜服用,也可以外敷在受傷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