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

《四科簡效方》~ 甲集 (12)

回本書目錄

甲集 (12)

1. 肺痿(頻吐涎沫,煩躁而不渴者)

甘草二兩,水三升,煮取半升,分再服。

天門冬搗取汁(一斗),醇酒(一斗),飴糖(一升),紫菀末(四合),盛銅器內,隔湯煎至可丸,每服杏子大一枚,日三。

梨汁,地黃汁(各一升),酥,蜜(各一兩),緩火煎沸,和勻待涼,細細含咽。

白話文:

[肺痿(常吐唾液泡沫,心煩但不口渴的情況)]

  1. 準備甘草二兩,用三升的水來煮,煮到只剩下半升的份量,分兩次服用。

  2. 天門冬搗碎後取汁一斗,加上醇酒一斗,飴糖一升,以及紫菀磨成的粉末四合,全部放在銅製容器裡,隔水加熱煎熬到可以做成丸狀,每次服用大小如杏仁一顆,每日三次。

  3. 梨汁和地黃汁各一升,加上酥油和蜂蜜各一兩,用小火煮沸後,攪拌均勻並等待冷卻,慢慢含在口中後吞下。

2. 肺癰(咳吐膿血臭痰,胸膈痛悶者是也)

淡竹瀝二合,日三五服。

白花百合洗淨搗汁,日服一盞,七日全愈。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六分去渣,細細溫呷。亦治咽喉生瘡。

白話文:

[肺膿瘍(就是咳嗽時會吐出有臭味的膿血痰,且胸部會感到疼痛和悶的病症)]

治療方式如下:

  1. 每天可服用二合的淡竹瀝,一天服三到五次。

  2. 將白花百合清洗乾淨後搗碎取汁,每天服用一次約一盞的量,持續七天就能完全康復。

  3. 取桔梗一兩和甘草二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盞的水煎煮至剩下六分之量,然後濾掉渣滓,慢慢溫熱地飲下。此方法也可用於治療咽喉部位長瘡的情況。

3. 咯血

杏仁(牡蠣粉拌炒),青黛(各一兩),研勻,黃蠟化和,作三十餅子,每服一餅,以乾柿半個夾定,濕紙包煨香,窨去火氣,嚼食,粥飯送下,日三。

紅棗肉(二斤),砂糖(一斤),麻油(四兩),共搗爛,每晚服一兩良。蘆菔和羊,或𩺀魚煮熟頻食。

白話文:

【咳嗽出血】

  1. 取杏仁(先與牡蠣粉拌勻後炒過),青黛(各一兩),研磨成細粉後混合均勻,再加入融化的黃蠟攪拌,製成三十顆藥丸。每次服用一顆藥丸,用半個乾柿夾住藥丸,再用濕紙包好,稍微加熱至有香味,然後去除過剩的火氣,嚼碎後吞下,可配粥或飯一起服用,每日三次。

  2. 取紅棗肉(二斤),砂糖(一斤),麻油(四兩),一起搗碎成糊狀,每晚服用一兩為佳。

  3. 可常吃蘆薈搭配羊肉,或是與魚煮熟的食物。

請注意,此處的"蘆菔"指的是蘆薈,"𩺀魚"則是指的是一種魚類,在臺灣通常被稱為蝨目魚。

4. 吐血

糯米(五錢),蓮子心(七枚),研末,陳墨汁丸如梧子大,童便下。又方:紅蓮子同豬肚煮爛,不可放鹽,每日五更恣啖,以愈為度。

藕節、荷蒂各七枚為末,米飲下二錢,日二。

白話文:

[對於吐血的情況]

處方一:使用糯米五錢與蓮子心七枚研磨成粉末,再加入老墨汁揉成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服用時用孩童的尿液吞服。

另一個處方是:將紅色蓮子與豬肚一同烹煮至軟爛,但不能加鹽,於每天凌晨五點左右盡情食用,直到病情好轉為止。

另外,可將藕節和荷葉蒂各七枚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兩錢以米湯送服,一天服用兩次。

5. 嘔血

黃柏蜜塗炙為末,麥冬湯下二錢。

側柏葉研末,米飲調服二錢。

鰾膠長八寸,廣二寸,炙黃,刮二錢,以甘蔗節三十五個,取汁調服。

白話文:

[關於嘔血的治療方式]

  1. 將黃柏以蜂蜜塗抹後烘烤至乾燥,然後磨成粉末,用麥冬湯送服兩錢。

  2. 把側柏葉研磨成末,用米湯調和後服用兩錢。

  3. 取一塊長約八寸、寬約二寸的鰾膠,烘烤至呈黃色,再刮下約兩錢的份量,使用三十五個甘蔗節榨出的汁液來調和服用。

6. 唾血

甜梨(酸者不用,取汁二十杯),藕汁,生地汁,茅根汁(各十杯),蘆菔汁,麥冬煎取濃汁(各五杯),六汁和勻,重濾去渣,火上煎煉,入煉白蜜一斤,飴糖、柿霜(各八兩),生薑汁半小杯,攪勻,火上再熬如稀糊收好,窨去火氣,每日點服三次,名元霜紫雪膏。

童溲頻服。

海螵蛸研粉,驢皮膠丸如綠豆大,藕節湯下三錢。

白話文:

【咳嗽帶血】

所需材料如下:甜梨(只選用甜的,約二十個),蓮藕,生地,白茅根(以上各需十個),蘆薈,麥冬煮濃汁(以上各需五個)。將這六種材料分別榨汁,混合均勻後過濾掉渣滓,在火上慢慢熬煮,加入一斤煉製好的蜂蜜,八兩的麥芽糖和柿霜,半小杯的薑汁,充分攪拌後再次在火上熬煮至像稀糊狀,冷卻後保存。每天服用三次,這種藥膏被稱為「元霜紫雪膏」。

另外,可以頻繁飲用兒童的新鮮尿液(傳統中醫認為有清熱解毒功效)。

將墨魚骨磨成粉,與阿膠混合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錢,以蓮藕節煮的湯送服。

以上是根據古文的現代化翻譯,但請注意,部分成分可能不適合所有人,使用前應先諮詢專業人士。

7. 上消(飲不解渴也)

白茅根洗淨,搗汁恣飲。

甜梨汁或蘆菔汁熬稠,入蜜同收,點湯飲。

冬瓜瓤或苗葉,不論鮮干,並煮汁飲,頻食生梨亦妙。

白話文:

[上消(就是喝很多水但還是口渴的情況)]

把白茅根洗乾淨後,搗碎取汁,可以無限量地飲用。

將甜梨或是蘆薈搾汁後濃縮,加入蜂蜜一起保存,然後用來點湯飲用。

無論是新鮮或乾燥的冬瓜瓤或是冬瓜葉,都可以煮成汁來飲用,經常吃生梨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注意:這裡的"蘆菔"在現代通常指的就是蘿蔔,但是中醫藥材中的蘆菔和一般食用的蘿蔔可能會有些微差異。

8. 中部諸證

9. 腋氣(即狐臭)

生薑汁頻塗。

龍眼核(六枚),胡椒(十四粒),共研勻,頻擦之。

白豆仁,丁香,藿香葉,零陵香,青木香,白芷,桂心,沉香(各一兩),香附(二兩),甘松,當歸(各五分),檳榔(二枚),為末,煉蜜丸如豆大,瓷器封盛,每日三夜一,含一丸咽汁,五日口香,十日體香腋氣除,二七日衣被香,以後只須每夜含一丸,三七日下風人聞香,四七日洗手水落地香,五七日把他人手亦香,忌五辛。此宋時宮方也,治腋氣身臭極效,但須戒炙煿之物,兼服二冬膏,庶久餌不耗真氣。

白話文:

【狐臭】

  1. 使用生薑汁頻繁地塗抹在患處。

  2. 取龍眼核六枚和胡椒十四粒,共同研磨均勻後,頻繁地擦拭於患部。

  3. 準備白豆蔻、丁香、藿香葉、零陵香、青木香、白芷、肉桂、沉香各一兩,香附二兩,甘松、當歸各五分,以及檳榔二枚。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後,用煉製的蜂蜜搓揉成豆子大小的丸狀,然後密封在瓷器中保存。每天三次,每次含一丸在口中,然後吞下汁液。五天後,你的口腔會散發出香味;十天後,你的身體也會散發香味,狐臭問題得以解決;十四天後,連你的衣物都會帶有香味。從此後,你只需每晚含一丸即可。二十一天後,即使站在下風向的人也能聞到你的香味;二十八天後,即使你洗完手的水滴落在地上也會散發香味;三十五天後,你握住他人的手也會使其帶上香味。在此期間,你需要避免食用辛辣的食物。

這是一個宋代皇宮中的配方,對於治療狐臭和身體異味非常有效,但你必須要避免食用煎炸類食物,同時服用二冬膏,這樣才能確保長時間使用不會損耗你的元氣。

10. 臂痛

當歸浸醇酒頻飲。

桑枝熬膏服。

體肥痰入於絡者,指迷茯苓丸。

白話文:

對於手臂疼痛的處理方式如下:

應常飲用當歸浸泡過的濃酒。

也可服用桑樹枝熬煮成的膏狀物。

對於體型偏胖,痰濕滲入經絡的人,則推薦使用指迷茯苓丸來調理。

11. 掌痛

椒鹽末等分,醋和塗。

白話文:

【手掌疼痛】 處理方式:取等量的花椒粉與鹽粉混合,再加入醋調和成糊狀,然後塗抹在患處。

12. 鵝掌風

艾湯乘熱熏洗。

豆腐泔水日日洗之。

白話文:

對於鵝掌風這種症狀,應該使用艾草煮成的熱湯來進行蒸洗。另外,也可以用豆腐渣浸泡過的水,每天拿來清洗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