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簡效方》~ 甲集 (9)
甲集 (9)
1. 齒蛀
花椒、牙皂醋煎漱之。
雄黃為末,和棗肉丸,塞孔中。
冰片、硃砂,等分,擦之。
白話文:
對於牙齒蛀洞的處理方式如下:
一、可以使用花椒與牙皁,以醋煎煮後用來漱口。
二、將雄黃磨成粉末,混合紅棗肉製成丸狀,塞入蛀洞中。
三、取等量的冰片與硃砂,用來擦拭蛀牙部位。
2. 齦衄(俗呼牙宣,其實血自齦出也)
鮮竹茹二兩,醋浸一宿,含漱三四次愈。童溲熱漱亦佳。
枯礬敷擦。五倍子燒存性,研敷亦妙。
松針熬汁,入飛面少許,攪勻澄飲。
白話文:
【牙齦出血】
使用新鮮的竹茹二兩,浸泡在醋中一夜,然後用來漱口,每天三到四次,牙齦出血的情況會得到改善。使用兒童的尿液加熱後漱口也是不錯的方法。
可以將枯礬粉敷擦於出血處。或者將五倍子燒過後,保留其活性成分,研磨成粉敷在出血處,效果也很神奇。
將松針熬煮成汁,加入少量的精細麵粉,攪拌均勻後讓其沉澱,然後飲用上面澄清的部分。
3. 齦痛
(俗呼齒痛。其實齦是肉,故知痛;齒是骨,刺之刮之亦不痛也。不腫者屬虛火)
甘松、硫黃等分為末,泡湯漱之。淫羊藿煎湯頻漱亦妙。
西洋參切片貼之,龍眼肉亦可貼。
長出礙於嚼物者,常服乾地黃良。
白話文:
(牙齦疼痛,一般人常誤以為是牙痛。實際上,牙齦是肉組織,所以會感到疼痛;而牙齒是骨組織,即使刮刺也不會感到痛楚。(若是沒有腫脹現象的牙齦痛,多屬虛火上升引起)
可以將甘松和硫磺按相同比例研磨成粉,用熱水泡開後用來漱口。或者使用淫羊藿煎煮的湯汁頻繁漱口,效果也很好。
將西洋參切成薄片貼在疼痛處,或是用龍眼肉貼在痛處,也有舒緩的效果。
如果牙齦長出的肉影響到咀嚼食物,經常服用熟地黃會有幫助。)
4. 齦腫(腫痛畏風者,風火也)
白芷焙乾為末,蜜丸,櫻桃大,硃砂為衣,每服一粒,荊芥煎湯嚼下。
蘆菔子十四粒生研,人乳和之,左痛點右鼻孔,右痛點左鼻孔。
荔枝殼燒存性,研末頻擦之。
白話文:
【齦腫(對於那些腫脹疼痛且怕風的症狀,是由風火引起的)】
-
取白芷烘乾後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藥,大小如櫻桃,外層裹上硃砂。每次服用一粒,用荊芥煎煮的湯汁咀嚼吞服。
-
取十四粒蘆薟子生研成泥,加入人乳調和,如果左側牙齦痛就點在右鼻孔,如果是右側痛則點在左鼻孔。
-
將荔枝殼燒至半炭狀態,研磨成粉末,頻繁地擦拭患處。
5. 又(腫痛喜吸涼風者,濕熱也)
槐樹枝煎濃汁二碗,入鹽一斤,煮乾炒研,日用揩牙,或用生絲瓜一個,擦鹽,火燒存性,研末頻擦,涎盡即愈。腮腫以水調傅之亦效。
孩兒茶、硼砂等分為末,頻擦,涼水漱吐,勿咽。
白話文:
對於那些腫痛並且偏好冷風的情況,這通常是濕熱引起的症狀。
你可用槐樹的枝條煎煮成兩碗濃厚的湯汁,然後加入一斤的鹽巴,煮到水分蒸發後再炒乾磨成粉,每天用這粉末來清潔你的牙齒。或者使用一個新鮮的絲瓜,塗上鹽巴,用火燒過後保存其藥性,再磨成粉末頻繁擦拭患部,等到口中的黏液消失,病情就會好轉。如果臉頰有腫脹的情況,可以用水調和這種粉末敷在患處,也會有效果。
另外,孩兒茶和硼砂,兩者以同等份量混合成粉末,頻繁地用這粉末擦拭患部,再用冷水漱口吐出,千萬不要吞下去。
6. 齦爛
生地一斤,鹽二合,搗和成團,以濕麵包煨,令煙盡去面,入麝香一分研勻,日夜貼之。
絲瓜藤一握,川椒一撮,燈心一把,水煎濃汁漱吐。
白話文:
【牙齦潰爛】
使用一斤的生地黃,與兩合的鹽巴,一起搗碎攪拌成團狀,再用濕麵團包裹住後進行煨烤,直到沒有煙氣且麵團熟透,然後取出加入一分量的麝香,研磨均勻,日日夜夜持續敷在患部。
抓取一把絲瓜藤,一小撮的四川辣椒,以及一把的燈芯草,用水煎煮至濃稠後的汁液來漱口,然後吐掉。
7. 牙疳
黃柏,青黛(各一錢),冰片(一分),研細擦。
雄黃(一錢),銅綠(二錢),為末搽。
五倍子、青黛、枯礬、黃柏,等分為末,先以鹽湯漱淨,糝之。
白話文:
[牙周病]
使用下列配方來處理:
-
黃柏和青黛各取一錢,冰片取一分,全部研磨成細粉後擦拭。
-
雄黃取一錢,銅綠取二錢,研磨成粉末後塗抹。
-
五倍子、青黛、枯礬、黃柏各取等量,研磨成粉末。首先用鹽水清潔口腔,然後將藥粉撒在患處。
以上皆為古代治療牙周病的方法。
8. 牙關緊
白礬、鹽,等分擦之,涎出自開。
白話文:
對於牙關緊閉的情況,可以使用白礬和鹽,兩者取同等份量來擦拭牙齒,等到口水自然流出後,牙關就會自動打開。
9. 牙骱脫
烏梅一個含之即止。或紙拈搐鼻,取嚏亦妙。
南星研末,生薑汁和塗兩頰,一夜即上。
白話文:
[牙關緊閉無法張開]
解決方法如下:只要含一個烏梅在口中,就能立即緩解症狀。或者用紙條輕觸鼻孔,誘發打噴嚏,這方法也很有效。
另有一法,將南星磨成粉末,與生薑汁混合後塗抹於兩邊臉頰上,一整夜後,牙關緊閉的問題就會得到改善。
10. 咽喉猝噎
羚羊角研末,飲服方寸匕。
橘紅研末,水一盞,煎減半,熱服。
炭末蜜丸,含之咽汁。
白話文:
[咽喉突然堵塞]
-
將羚羊角磨成粉末,用飲料送服約方寸大小的量。
-
把橘紅磨成末,用一碗水煮至剩下一半,趁熱服用。
-
以蜂蜜將炭末做成丸狀,含在口中慢慢吞下其汁液。
11. 失音
豬脂一斤,煉過去滓,入白蜜一斤,再煉少頃,濾淨冷定,不時挑服,或用梨汁頻飲,或以人乳、竹瀝和服,或以蘆菔汁少加生薑汁和服。
馬屁勃、馬牙硝等分研末,砂糖丸,如芡子大含之。
白話文:
[失音]
取一斤豬油,先熬煮去除油渣,接著加入一斤的蜂蜜,再次稍微熬煮,然後過濾乾淨,待其冷卻凝固,隨時可以舀一些食用。或者,可以喝些梨汁,頻繁地喝。又或者,可以將人奶與竹瀝混合服用,亦或是將蘿蔔汁稍稍加入一些生薑汁混合服用。
另外,可將馬屁勃、馬牙硝等量磨成粉末,再加入砂糖搓成芡子大小的丸狀,含在口中慢慢溶解。
12. 不語
美酒半升,人乳半合和服,或煮淡豆豉湯,加美酒服之。
因驚而猝不能語者,密陀僧末一匕,茶調下。
白話文:
對於無法突然說話的情況,可使用以下方法:先準備半升的美酒,加上半小杯的人乳混合後飲用,或者煮淡豆豉湯時加入美酒服用。
如果是由於受到驚嚇導致突然不能說話,可以使用密陀僧(一種藥物)一匙的粉末,用茶水調和後服用。
13. 喉間瘜肉
綿裹箸頭,蘸鹽點之,日五六次。
白話文:
將棉花包裹在筷子的頂端,然後沾上鹽,用此去點塗喉部的瘜肉,每天做五到六次。
14. 喉間結塊
不通水食,危困欲死者,百草霜蜜和丸,芡子大,新汲水化服一丸灌下,甚者二服必效,名百靈丸。
白話文:
如果喉嚨有腫塊導致無法喝水吃東西,瀕臨死亡的情況,可用百草霜與蜂蜜調和成藥丸,大小如芡子,用新汲取的清水溶化一顆藥丸灌服下去。病情嚴重者可能需服用兩次,但必定會見效,這種藥丸被稱為百靈丸。
15. 喉癰(俗呼喉蛾)
荊瀝徐徐咽之。
頭髮、指甲煅存性,研,吹之。男右用女左指、發,女左用男右指、發;男左用女右指、發,女右用男左指、發。燈心(一錢),黃柏(五分),並燒存性,白礬(七分,煅),冰片(三分),共研,每以一二分吹之。
白話文:
[喉部感染(常被俗稱為喉蛾)]
緩慢地吞下荊瀝。
將頭髮和指甲燒燼後保留其灰燼,然後研磨成粉末,再將此粉末吹入喉中。使用時需根據患者性別選擇:若患者是男性且使用右手或右邊的頭髮,就取女性的左手或左邊的頭髮;反之亦然。同樣的,若患者是女性,則選擇相對應的男性部位。
取燈心草(約一錢重)、黃柏(約五分重),一起燒燼後保留灰燼,加上煅燒過的白礬(約七分重)和冰片(約三分重),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粉,每次取一兩分量吹入喉中。
16. 喉風
壁錢(即蟢兒窠)數個,瓦焙,研細吹之,即血散痰消而愈。黃瓜去瓤,入生礬末裝滿,仍將瓜口蓋好,外以紙封之,掛有風無日處陰乾,過驚蟄後七日取下,研細收藏,吹入患處立瘥。實火牙痛,擦之立止。兼治急心痛欲死,但口有微氣者,用點眼四角立愈。
蘇薄荷(十四兩),柿霜(五兩),桔梗(四兩半),甘草(三兩半),川芎(二兩八錢),川百藥煎(五錢),防風(一兩六錢),砂仁(四錢半),建青黛(三錢),冰片,元明粉,白硼砂(各二錢),研細末,蜜丸,芡子大,名玉液上清丸。治喉風痛,口舌生瘡,風痰上壅,頭目不清諸證,每服一丸,噙化妙。
白話文:
[喉風]
使用幾個壁錢(也就是蜘蛛網),在瓦片上烤乾後,磨成細粉吹入喉中,可以讓血塊散開、消除痰液,從而康復。將黃瓜挖空,放入生礬粉,再將黃瓜口封好,用紙包住,掛在有風無陽光的地方自然風乾,待驚蟄後七天取出,磨成細粉收存,吹入病患部位立刻見效。對於實火導致的牙痛,塗擦此粉也能立即止痛。同時,對於急性的劇烈心痛,只要病人還有微弱呼吸,用此粉點於眼睛四角,即可立即緩解。
取蘇薄荷十四兩,柿霜五兩,桔梗四兩半,甘草三兩半,川芎二兩八錢,川百藥煎五錢,防風一兩六錢,砂仁四錢半,建青黛三錢,冰片、元明粉、白硼砂各二錢,全部磨成細粉後,加入蜂蜜製成芡子大小的丸子,稱為玉液上清丸。這種藥丸適用於喉風疼痛、口腔舌頭生瘡、風痰上湧、頭腦不清等症狀,每次服用一粒,含化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