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7)

1. 咳嗽

經曰:人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凡咳嗽,五臟六腑皆有之,惟肺先受邪。蓋肺主氣,合於皮毛,邪之初傷,先客皮毛,故咳為肺病。五臟則各以治時受邪,六腑則又為五臟所移。古人言肺病難愈而喜卒死者,肺為嬌臟,怕寒而惡熱,故邪氣易傷而難治,以其湯散徑過,針灸不及故也。十種咳嗽者:肺咳、心咳、脾咳、腎咳、肝咳、風咳、寒咳、支飲咳、膽咳、厥陰咳。

華佗所謂五嗽者:冷嗽、氣嗽、燥嗽、飲嗽、邪嗽。孫真人亦有方治寒毒疰嗽者。歷代方論著之甚詳,惟今之所謂勞嗽者,無所經見,意其華佗所謂邪嗽,真人所謂疰嗽者,是以此病。蓋酒色過度,勞極傷肺,損動經絡,其重者咯唾膿血,輕者時發時瘥,又有因虛感邪惡之氣,且傳疰得之。

或先嘔血而後嗽,或先咳嗽漸就沉羸,此則非特內損肺經,又挾邪惡傳疰之氣,所以特甚,病之毒害無過此也。真人治疰嗽通氣丸方,用蜈蚣四節,又云夢與鬼交通及飲食者,全用蜈蚣。外臺方四滿丸治五嗽亦用蜈蚣。近世名公能推原其指意,率用蛤蚧、天靈蓋、桃柳枝、麝香、丹砂、雄黃、安息香之類,以通神明之藥療之,高出古人之意矣。又肺中有蟲如蠶,令人喉癢而咳,湯散徑過,針灸不及,以藥含化蟲死即嗽止。

方列於治嗽門中。

白話文:

咳嗽

古籍記載,人體受寒就會生病,輕則咳嗽,重則腹瀉、疼痛。咳嗽,五臟六腑都可能引起,但肺最先受邪氣侵犯。因為肺主呼吸,與皮膚毛髮相通,邪氣最初傷害皮膚毛髮,所以咳嗽是肺部疾病的表現。其他五臟則在不同季節受邪氣侵害,六腑則因五臟受邪而受影響。古人說肺病難治且容易猝死,是因為肺是嬌嫩的器官,怕冷又怕熱,所以容易受邪氣侵害而難以治療,因為湯藥和散劑難以直達病灶,針灸也難以奏效。咳嗽可分為十種:肺咳、心咳、脾咳、腎咳、肝咳、風咳、寒咳、痰飲咳、膽咳、厥陰咳。

華佗將咳嗽分為五種:冷咳、氣咳、燥咳、痰飲咳、邪咳。孫真人也有治療寒邪引起的咳嗽的方劑。歷代醫書對咳嗽的論述都非常詳細,但現代所說的勞咳,古籍中並未記載,推測可能是華佗所說的邪咳,或孫真人所說的疰咳。這種病是因縱慾過度,勞累傷肺,損傷經絡所致,嚴重者會咳出膿血,輕者時好時壞。也有因虛弱而感受邪惡之氣,或傳染而得病的情況。

有些人先吐血然後咳嗽,有些人先咳嗽然後逐漸消瘦衰弱,這不僅是肺經受損,還伴有邪惡的傳染之氣,病情尤其嚴重,危害性最大。孫真人治療疰咳的通氣丸方劑中,用到蜈蚣四節;書中也提到因夢中與鬼交接或飲食不潔引起的咳嗽,也用蜈蚣治療。外台秘要中四滿丸治療五種咳嗽也用到蜈蚣。近世的著名醫生都能領會其意,常用蛤蚧、天靈蓋、桃柳枝、麝香、丹砂、雄黃、安息香等通神明之藥治療,其治療方法已超越古人。此外,肺部如有像蠶一樣的蟲子,會讓人喉嚨癢而咳嗽,湯藥和散劑難以直達病灶,針灸也難以奏效,只能用藥物含化,殺死蟲子,咳嗽才能停止。相關方劑收錄在治療咳嗽的章節中。

2. 難產

凡治難產之法有四:一、腎為慳藏,其氣以慳秘為事故,催生之方多用滑利迅疾之藥(如兔腦、筆頭灰、弩牙、蛇皮之類);

有水血先下,子道乾澀,令兒不能下者(如豬脂、蜜酒、蔥白、葵子、牛乳、榆白皮、滑石之類);

有稽停勞動之久,風冷乘虛客於胞胎,使氣血凝澀而不下(如桂、牛膝、酒蔥之類,五積散加順丸散煎服尤效);

有觸犯禁忌者(如符法及臘月兔腦、硃砂、乳香之類);

又有胎肥方(用甘草、枳殼,氣血實盛人可服,虛人不可服,此藥是母氣盛實乃可服之)。

白話文:

難產的治療方法有四種:

第一種,腎臟主藏精,其氣以閉藏為特性,因此催生的藥方多用滑利迅速見效的藥物,例如兔腦、筆頭灰、弩牙、蛇皮等等。

第二種,產婦先排出一些水或血,子宮頸乾燥,導致胎兒無法順利娩出,這時可以使用豬油、蜜酒、蔥白、葵花子、牛奶、榆白皮、滑石等潤滑的藥物。

第三種,因生產時間過長,導致風寒乘虛而入,侵犯胞胎,使氣血凝滯不通,造成胎兒難產,此時可以使用桂枝、牛膝、酒煮蔥等藥物,服用五積散加順丸散煎劑效果更佳。

第四種,產婦觸犯了禁忌事項,這時可以使用符咒或臘月以外時間採集的兔腦、硃砂、乳香等藥物。

還有一種針對胎兒過大的方法,使用甘草、枳殼等藥物,但只適用於母體氣血充盛者,氣血虛弱者不可服用,此藥只有在母體氣血旺盛的情況下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