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 (4)

1. 毗沙門丸

治諸虛熱頭昏眩暈耳鳴作聲,口乾微嗽,手足煩熱,忪悸不安

白話文:

治療各種虛熱引起的頭昏暈眩、耳鳴,口乾微咳,手足煩熱,心悸不安。

乾地黃(二分) 阿膠(一分) 黃耆 五味子 天門冬 山藥(各二分) 柏子仁 茯神 百部 丹參 遠志 人參 麥門冬(各一分) 防風(二分)

白話文:

熟乾地黃(四克) 阿膠(二克) 黃耆 五味子 天門冬 山藥(各四克) 柏子仁 茯神 百部 丹參 遠志 人參 麥門冬(各二克) 防風(四克)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水八分,煎至五分,和滓熱服,臨臥。

白話文:

把它研成粉末,和蜂蜜混和做成櫻桃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加八分滿的清水燉煮成五分滿的藥湯,趁熱連藥渣一起服用,睡前服用。

2. 木香銼散

治虛勞氣弱,寒熱往來,不思飲食,口舌生瘡,四肢勞倦,五心煩躁,肌膚不澤

白話文:

繁體中文:

虛勞氣弱,寒熱往來,不思飲食,口舌生瘡,四肢勞倦,五心煩躁,肌膚不澤。

現代白話文:

身體虛弱、氣息微弱,時熱時寒,不想吃東西,嘴巴和舌頭有潰瘍,四肢疲倦,手掌、腳掌、心窩灼熱煩躁,皮膚沒有光澤。

木香(一分) 鱉甲 銀州柴胡(各一兩) 秦艽(三分) 黃耆(一兩) 知母 茯苓(各三分) 人參(一兩) 桔梗(三兩) 白朮(一兩) 甘草(半兩) 防風(三分) 肉豆蔻(一分) 白芍藥(三分) 半夏 枳殼(各半兩)

白話文:

木香(10克) 鱉甲 銀州柴胡(各60克) 秦艽(15克) 黃耆(60克) 知母 茯苓(各15克) 人參(60克) 桔梗(180克) 白朮(60克) 甘草(30克) 防風(15克) 肉豆蔻(10克) 白芍藥(15克) 半夏 枳殼(各30克)

上件藥並洗澤淨,須是州土者,依分兩細銼如綠豆大,每服半兩,生薑一分,棗三個,水一升,煎十分,以生絹濾過,溫分二服,辰暮各進一服,盡將兩服滓依前煎作一服。

白話文:

上述的藥材必須洗滌乾淨,並且必須是某州的地方生產的。按照藥方中的分量,將藥材切碎,切成綠豆般大小,每次服用半兩。加入一分生薑和三個棗,用一升水煎煮,直到只有一成的藥液。用生絹將藥液過濾,然後趁溫熱時分兩次服用,一天服用兩次,早上和晚上各服用一次。將兩次服用的藥渣按照之前的步驟再煎一次,煎成一服藥。

3. 五香鱉甲散

治五臟虛氣攻注四肢無力,手足疼痛,背甲氣刺,日漸瘦弱,心下氣滿,不思飲食

白話文:

原文:

五臟虛氣攻注四肢無力,手足疼痛,背甲氣刺,日漸瘦弱,心下氣滿,不思飲食。

白話文:

五臟元氣虛弱,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鬱積於四肢,手腳無力疼痛;背部氣血不通暢,刺痛不適;日漸消瘦無力;心下脹滿,食慾不振。

鱉甲(二兩) 荊三稜 茯苓(各一兩) 人參(二兩半) 大黃(三分) 黑附子 枳殼 牛膝(各一兩半) 官桂(半兩) 羌活 檳榔(各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半) 厚朴 五味子 木香 丁香 當歸 白朮 芍藥 肉豆蔻仁 沉香(各一兩)

白話文:

鱉甲(90公克) 荊三稜 茯苓(各45公克) 人參(113公克) 大黃(13.5公克) 黑附子 枳殼 牛膝(各68公克) 官桂(23公克) 羌活 檳榔(各45公克) 熟乾地黃(68公克) 厚朴 五味子 木香 丁香 當歸 白朮 芍藥 肉豆蔻仁 沉香(各45公克)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棗三枚,生薑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服。再將兩服滓用水一盞半煎取七分作一服。

白話文:

這是上等的藥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大碗水,加上三枚棗,五片生薑,一起煎煮至七分,過濾後服用。再將兩次服用後的渣滓用一碗半的水煎煮至七分,作為一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