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三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11)

1. 升麻散

治風溫疫癘,頭疼體痛,壯熱惡風,口鼻乾燥,眠臥不穩,目眩項強,及小兒風溫,瘡疹已發未發:

升麻、葛根、白芍藥、甘草,上等分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白話文:

升麻散

治療風溫疫病導致的头痛、身体疼痛、高烧怕风、口鼻干燥、睡眠不安、头晕目僵,以及小儿风温,痘疹已发或未发:

将升麻、葛根、白芍药、甘草等量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两钱,用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掉药渣温服,不限服用时间。

2. 大順散

治伏熱傷冷脾胃受濕水穀不分霍亂吐瀉,心胸煩悶,燥渴引飲,腸脅疼脹,不思飲食

乾薑(八錢) 杏仁 桂(各八錢半) 甘草(六兩同鹽炒黃色)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沸湯點溫冷,任意不以時

白話文:

大順散

此方治療因暑熱伏藏於體內,導致脾胃受寒受濕,水穀消化不良,出現霍亂樣症狀(嘔吐、腹瀉)、心煩胸悶、口乾舌燥想喝水、腸胃脹痛、食慾不振等情況。

藥方組成:乾薑(8錢)、杏仁(8錢半)、桂枝(8錢半)、甘草(6兩,用鹽炒至黃色)。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1錢,用沸水沖服,溫冷皆可,隨時服用,不拘時辰。

3. 梅實散

調中止渴去痰滯,消宿酒,治霍亂煩熱,心腹不安,服之令多睡。又治諸瘧,少力氣弱,吐逆不利,肢體倦痛,好睡口乾,或傷寒躁渴,虛勞骨蒸,產婦氣刺。

白梅(二十九斤) 白檀(十兩) 鹽(十五斤) 甘草(十三斤)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沸湯點服,或乾摻舌上咽津,亦得不以時。

白話文:

梅實散能調理中焦、止渴、祛除痰濕、消除宿酒。主治霍亂引起的煩熱、心腹不安等症狀,服用後能令人多睡。還能治療各種瘧疾、體虛乏力、嘔吐不暢、肢體酸痛、嗜睡口乾等症狀,以及傷寒引起的煩渴、虛勞骨蒸、產後氣痛等。

藥物組成:白梅二十九斤、白檀十兩、鹽十五斤、甘草十三斤。

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沸水沖服,或直接將藥粉少量含在舌上,讓其溶化後咽下,亦可不拘時辰服用。

4. 防己黃耆湯

治營衛虛弱,風濕相乘,關節煩疼,一身盡重,惡風自汗,灑淅,不欲去衣,及治風水客搏,腰腳浮腫,上輕下重,不能屈伸,大便不利

黃耆(五兩) 防己(四兩) 白朮(三兩) 甘草(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個,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取微汗。

白話文:

防己黃耆湯

治療氣血虛弱,感受風濕,導致關節疼痛、全身沉重、怕風自汗、發冷、不想脫衣服等症狀;以及治療風濕水腫,腰腿浮腫,上半身輕下半身重,關節無法屈伸,大便秘結等症狀。

藥方:黃耆五兩、防己四兩、白朮三兩、甘草二兩。

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約200毫升),加生薑三片,大棗一個,煎煮至剩下一盞,過濾去藥渣,稍溫服,服用後微微出汗即可。

5. 承氣丸

治傷寒十餘日不大便者

大黃 杏仁(各三兩) 枳殼(一兩) 芒硝(一合)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白湯六分化破溫服,不以時。

白話文:

承氣丸

治療傷寒十多天沒有大便的人。

將大黃、杏仁(各三兩)、枳殼(一兩)、芒硝(一合)研磨成細粉,用蜂蜜和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用六分白開水化開溫服,不限時間。

6. 石膏丸

治傷寒偏正頭疼、噁心、痰逆

石膏(四兩) 玄精石(二兩) 硝石 烏頭(各一兩半)

上為細末,薑汁糊和丸如梧桐子,大荊芥湯下十丸至十五丸。

白話文:

石膏丸

治療傷寒導致的偏頭痛、噁心、痰逆。

配方:石膏四兩、玄精石二兩、硝石一兩半、烏頭一兩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薑汁調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服用時,用大荊芥湯送服,每次十到十五丸。

7. 白朮附子湯

治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轉側,惡風多汗,食不知味,不嘔不渴,體若薰黃,風虛眩冒: 白朮(四兩) 附子(三個) 甘草(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二個,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白話文:

白朮附子湯

治療風濕互相侵襲,導致身體疼痛難忍,無法翻身,怕風多汗,吃東西沒味道,不嘔吐不口渴,皮膚略顯黃色,風虛導致頭暈目眩等症狀:用白朮四兩、附子三個、甘草二兩。

將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加生薑三片,大棗兩個,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