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5)

1. 馬藺根散

治熱病咽喉閉塞,連舌腫疼

馬藺根、川升麻、玄參(各二兩)、川大黃(生)、射干(各三分)、犀角屑、木通、棘針、甘草(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不以時,去滓溫服。

白話文:

馬藺根散治熱病導致咽喉阻塞,舌頭腫痛。

藥方:馬藺根、川升麻、玄參各兩錢,生川大黃、射干各三分,犀角屑、木通、棘針、甘草各半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煎煮至五分之一,趁溫服下,不拘時間服用。

2. 白藥子散

治熱病咽喉腫塞,連舌根疼痛,及乾嘔頭疼,不下食

川升麻、白藥、前胡、石膏(各一兩)、羚羊角屑、甘草(炙半兩)、玄參(三分)、麥門冬(一兩半)、川朴硝(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非時溫服。

白話文:

白藥子散

此方治療熱病引起咽喉腫痛阻塞,疼痛甚至連到舌根,伴隨乾嘔、頭痛,以及食慾不振等症狀。

藥物組成:川升麻、白藥、前胡、石膏(各一兩)、羚羊角屑、甘草(炙半兩)、玄參(三分)、麥門冬(一兩半)、川朴硝(二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約200毫升),加入竹茹一分,煎煮至約100毫升,過濾去藥渣,溫服,不限時間。

3. 和解湯

治血氣虛弱,外感寒邪,身體疼倦,壯熱惡寒,腹中㽲痛,鼻塞頭昏,痰多咳嗽,大便不調

白芍藥、桂(各二分)、厚朴、甘草、乾薑、白朮(各一兩)、人參、茯苓(各一兩半)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白話文:

和解湯

治療血氣虛弱,受寒邪入侵,身體酸痛疲倦,時而發熱時而怕冷,腹部絞痛,鼻塞頭昏,痰多咳嗽,大便不規律等症狀。

藥方組成:白芍藥、桂枝(各2克)、厚朴、甘草、乾薑、白朮(各10克)、人參、茯苓(各15克)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取2克,用一杯水(約200毫升),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煎煮至原湯量的六分之一,過濾去渣,溫服,不拘時間服用。

4. 麥門冬散

治熱病頭痛咳嗽

麥門冬(一兩半) 葛根 貝母(各三分) 柴胡(一兩) 百合 川升麻(各半兩) 梔子仁 甘草(各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豉半合,蔥白二莖,煎至六分,去滓,非時溫服。

白話文:

麥門冬散

此方治療熱病引起的头痛咳嗽。

方剂组成:麦冬(一两半)、葛根、贝母(各三分)、柴胡(一两)、百合、川升麻(各半两)、栀子仁、甘草(各一分)。

用法:将以上药材粗略研磨,每次服用四钱,用水一中盏(约150毫升),加入豉(豆豉)半合(约75毫升),葱白两茎,煎煮至六分(约90毫升),去渣,温服。非发热时服用。

5. 麻黃散

治熱病咳嗽不止,心胸煩悶,上氣喘促

麻黃、前胡、紫蘇子(各三分)、大麻仁、桑白皮、杏仁(各一兩)、麥門冬(一兩半)、甘草(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以水一盞,煎至五分,非時溫服。

白話文:

麻黃散

治療發燒咳嗽不止、心煩胸悶、呼吸急促等症狀。

藥方組成:麻黃、前胡、紫蘇子(各3分)、大麻仁、桑白皮、杏仁(各1兩)、麥門冬(1.5兩)、甘草(0.5兩)。

使用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5錢,用一杯水煎煮至五分之一,溫服,非發作時亦可服用。

6. 解風散

解利風寒頭昏拘急體倦

荊芥、麻黃、石膏、細辛、羌活、人參、芎藭(各一兩)、甘草(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不以時。

白話文:

解風散:

此方能治療因風寒引起的頭痛、頭昏、肢體拘緊、身體倦怠等症狀。

組成藥物:荊芥、麻黃、石膏、細辛、羌活、人參、川芎(各一兩)、甘草(半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煎至七分滿,溫服,不限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