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4)

1. 麻黃丸

治傷寒解正頭疼兼治破傷風及一切諸風

白話文:

治療傷寒、解除正頭疼,並且可以治癒破傷風和其他各種風症。

麻黃(六兩去節,沸湯爁去黃水,焙乾) 烏頭(水浸三日,頻換水,布拭乾,去皮臍) 天南星 半夏石膏(泥裹火燒通赤研,以上各四兩) 白芷(三兩) 甘草(一兩) 龍腦(半兩) 麝香(一分)

白話文:

  • 麻黃:六兩,去除節點,用沸水煮沸,去除黃色液體,烘乾

  • 烏頭:浸泡在水中三天,經常換水,用布擦乾,去除皮和肚臍

  • 天南星:四兩

  • 半夏石膏:用泥土包裹,用火燒成通紅,研磨成粉,以上各四兩

  • 白芷:三兩

  • 甘草:一兩

  • 龍腦:半兩

  • 麝香:一分

上水煮天南星為丸,如小彈子大,每服一丸,蔥茶或酒嚼下,薄荷茶亦得。此乃白龍丸加麻黃去寒水石石膏,小傷風服之甚妙。

白話文:

將天南星用上等的水煮熟,做成如小彈珠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顆藥丸,用蔥茶或酒服用,也可以用薄荷茶服用。這種藥丸是白龍丸的改良版,加入麻黃以去除寒意,石膏以去除水氣。非常適合用來治療小傷風。

2. 前胡散

治熱病壯熱咳嗽頭痛心悶

白話文:

發燒、高燒,咳嗽、頭痛,胸悶、心煩。

前胡、川升麻、地骨皮、杏仁(湯去皮尖麩炒黃各一兩)、紫菀(各一兩半)、石膏(二兩半)、麥門冬(二兩)、甘草(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竹葉五七片,煎至五分,去滓,非時溫服。

白話文:

  • 前胡:1兩

  • 川升麻:1兩

  • 地骨皮:1兩

  • 杏仁(去皮尖麩炒黃):1兩

  • 紫菀:1.5兩

  • 石膏:2.5兩

  • 麥門冬:2兩

  • 甘草:0.5兩

每服用量為五錢,以一大杯水配以五到七片竹葉,煎煮至剩五分之一,過濾後,不拘時段溫服。

3. 生地黃飲子

治熱病毒氣攻肺咳嗽中生瘡

白話文:

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等中藥組成的湯劑,治療因熱毒入侵肺部而引起的咳嗽,同時伴有肺部潰瘍。

生地黃(三兩) 川升麻 玄參 川大黃(生) 貝母 麥門冬 百合 甘草(各一兩) 柴胡(二兩)

上細銼和勻,每服半兩,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小匙,更煎一沸,放溫,非時服。

白話文:

生地黃(150 克) 川升麻、玄參、生大黃、貝母、麥門冬、百合、甘草(各 60 克) 柴胡(120 克)

細細研磨,均勻攪拌,每次服用半兩,用一大杯水煎煮,煎到剩五分之一時,去除渣滓,加入一小匙蜂蜜,再煎滾一次,放涼,隨時服用。

4. 百合散

治熱病心肺熱盛,小便黃赤,上氣咳嗽

白話文:

肺部熱盛,身體發熱,痰液呈黃色,有濃痰吐出,咳嗽劇烈,胸中有如雷鳴聲,小便呈黃赤色。

百合(一兩半) 杏仁 木通 黃芩(各一兩) 麥門冬 甘草 甜葶藶(各三分) 麻黃 紫菀(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非時溫服。

白話文:

百合(75公克) 杏仁 木通 黃芩(各50公克) 麥門冬 甘草 甜葶藶(各15公克) 麻黃 紫菀(各25公克)

分量粗略,每服用量為五錢,水量為一大杯,煮沸後減半,去渣,不拘時段溫服。

5. 川升麻散

治熱病口瘡壯熱頭痛心神煩躁

白話文:

神志不清,發燒,口腔發炎潰爛,頭痛。

升麻 玄參 黃連 大青 知母 黃芩(各一兩) 柴胡(一兩半) 甘草(三分) 地骨皮(半兩)

白話文:

  • 升麻:具有宣肺透疹、解毒散結的作用。

  • 玄參: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作用。

  •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解毒殺蟲的作用。

  • 大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

  • 知母:具有清熱滋陰、生津潤燥的作用。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的作用。

  • 甘草:具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的作用。

  • 地骨皮: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的作用。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淡竹葉五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非時溫服。

白話文:

上等藥粗末,每次取三錢,加一杯水,放入淡竹葉五到七片,煎煮至剩下六分之一,過濾去渣,不受時間限制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