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1)

1. 聖澤湯

治傷寒時行疫癘風濕溫不同陰陽兩感表裡未辦或內熱外寒頭項腰脊拘急疼痛發熱惡寒肢節疼重嘔逆喘咳鼻塞聲重及食飲生冷傷在胃脘胸膈滿悶腹脅脹痛心下結痞手足逆冷腸鳴泄瀉水穀不消時自汗出小便不利亦名聖散子

白話文:

治療傷寒、時行疫病、風濕、溫病,陰陽兩感,表裡不分,或者內熱外寒,頭項腰脊拘急疼痛,發熱惡寒,四肢關節疼痛沉重,嘔吐逆氣,咳嗽,鼻塞聲音沙啞,飲食生冷傷害胃脘,胸膈滿悶,腹脅脹痛,心下痞結,手腳逆冷,腸鳴泄瀉,水穀不消,時常自汗,小便不利,又稱聖散子。

草豆蔻(十個) 豬苓 菖蒲 良薑 羌活 附子 麻黃 厚朴 藁本 白芍藥 枳殼 柴胡澤瀉 細辛 防風 白朮 藿香 半夏(各半兩) 甘草(一兩)

白話文:

草豆蔻(十顆) 豬苓 菖蒲 良薑 羌活 附子 麻黃 厚朴 藁本 白芍藥 枳殼 柴胡澤瀉 細辛 防風 白朮 藿香 半夏(各半兩) 甘草(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熱服不以時一方加朮吳茱萸

白話文:

粗末每次服用 4 錢,用水 1 碗半煎煮至剩下一碗,去渣服用,不限服藥時間。另有一方加入草果。

2. 五積散

一名異功散治一切風疾解傷寒及五勞七傷頭痛目赤咽喉痛澀痰涎不利勞疾咳嗽及產前產後諸疾

白話文:

異功散是一種可以治療各種風疾、解傷寒、五勞七傷、頭痛、目赤、咽喉痛、痰涎不利、勞疾、咳嗽,以及產前產後諸疾的藥物。

蒼朮(六十兩) 桔梗(三拾兩) 桂(九兩) 白芍藥(二兩) 白芷(九兩) 枳殼(十三兩) 厚朴(六兩) 茯苓 人參(各三兩) 當歸(六兩) 川芎(四兩半) 半夏(三兩) 甘草 麻黃(各九兩) 乾薑(六兩)陳皮(十八兩) 烏頭(二兩) 附子 天南星(各一兩) 木香(半兩名順元散

白話文:

蒼朮(60兩) 桔梗(30兩) 桂(9兩) 白芍藥(2兩) 白芷(9兩) 枳殼(13兩) 厚朴(6兩) 茯苓 人參(各3兩) 當歸(6兩) 川芎(4兩半) 半夏(3兩) 甘草 麻黃(各9兩) 乾薑(6兩) 陳皮(18兩) 烏頭(2兩) 附子 天南星(各1兩) 木香(半兩,名稱:順元散)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生薑白水同煎不以時一服以水一盞煎七分

白話文:

粗末每服二錢生薑,加白水一起煎煮,不拘時間。取煎煮後的水一杯,煎煮至七分水量剩餘。

3. 木香丸

治瘴氣

檳榔陳皮(各三兩)、木香附子人參厚朴羌活獨活、芎藭、甘草、荊三稜大黃赤芍藥、乾薑、桂(各半兩)、黑牽牛(取粉四兩)、肉豆蔻(六個,止瀉方用)

白話文:

  • 檳榔,陳皮(各 150 公克)

  • 木香,附子,人蔘,厚朴,羌活,獨活,芎藭,甘草,荊三稜,大黃,赤芍藥,乾薑,桂枝(各 25 公克)

  • 黑牽牛(研成粉末,150 公克)

  • 肉豆蔻(6 個,僅止瀉方使用)

上為細末,瓷器密盛之。臨服用牽牛末二兩,藥末一兩,研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心腹脹、一切風疾、勞冷氣、臍下刺痛、口吐清水、白沫、醋心、痃癖、氣塊、男子腎臟風毒攻刺四體及陽毒、腳氣、目昏頭痛、心間嘔逆及兩脅堅滿,服時橘皮湯下三十丸,以利為度。自後每夜二十丸。

白話文:

製藥時,藥材磨成細末,用瓷器密封儲存。服用時,取牽牛末二兩,藥末一兩,研磨均勻,加入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適應症包括:心腹脹、各種風疾、勞冷氣、臍下刺痛、口吐清水或白沫、醋心、痃癖、氣塊、男性腎臟風毒攻刺四肢及陽毒、腳氣、目昏頭痛、心間嘔逆及兩脅堅滿等症狀。

服用方法:每次用橘皮湯送服三十丸,以瀉利為度。之後每晚服用二十丸。

女人血痢、下血、刺痛、積年血塊、胃口逆、手足心煩熱、不思飲食,薑湯下三十丸,取利,每服每夜更二十丸。小兒五疳氣、腹脹、氣口,空心溫湯下五七丸,小者減之。凡胸腸飽悶不消、脾泄不止,臨臥溫酒下,取利。食毒癰疽發背、嵐瘴氣,才覺頭痛、背膊拘急,便宜服之,決利為度。

白話文:

對於女性血痢、下血、刺痛、積年血塊、胃口倒錯、手腳心發熱、不想吃東西的情況,用薑湯送服三十丸,以求利便,每晚再服二十丸。小兒的五疳氣、腹脹、口氣重,空腹溫水送服五到七丸,如果患者年紀較小,則酌量減少劑量。凡是胸中腸胃飽悶、消化不良,脾泄不止的情況,在睡前以溫酒送服,以求利便。食物中毒、背部癰疽發作、瘴氣侵襲,一感到頭痛、背部和肩膀僵硬緊繃,立即服用此藥,以達到通利大便為標準。

常服可以不染瘴氣。凡瘴皆因脾胃實熱所致,常以涼藥解膈上壅熱,並以此藥通利,彌善。此丸本治嵐瘴及溫瘧大效。服訖灸氣海百壯,中脘三十壯,尤善。

白話文:

經常服用這種藥物可以預防感染瘴氣。所有的瘴氣都是因為脾胃有熱引起的,通常用涼藥來消除隔膜上的熱,並用這種藥物通便,效果更好。這種藥丸原本是用來治療瘴氣和溫瘧,效果很好。服用後,在氣海穴灸一百次,中脘穴灸三十次,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