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二十 (4)
卷第二十 (4)
1. 小兒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竹葉一握,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犀角飲子
治潮熱搐搦。
防風(二兩),犀角,甘草,黃芩(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無時。
豆蔻散
治吐瀉煩渴腹脹小便少。
舶上硫黃(一分),桂府白滑石(三分),丁香,肉豆蔻(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至半錢,米飲調下,不以時。
寸金散
治小兒未滿百日驚癇胎風搐搦。
蟬殼,紫河車,白朮,芎。
上等分為細末,每服半錢,米飲調下。
白朮散
和養脾胃。
吳白朮(一兩),厚朴(二兩半),橘皮(二兩),甘草(一兩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和滓溫服。
海浮石丸
治走馬疳。
海浮石,人中白(各半錢),麝香(少許),雄黃(一錢)。
上四味為細末,以糯米粥和成膏,捻劑子紮在病處齒縫內,瀝涎淨便效。凡用此藥,先須用槐杖子煎湯或荊芥湯蔥白湯漱口,然後用之乃妙。用藥了,以紙條子封閉貼藥齒縫,涎自然出,只三四日愈。
硼砂散子
治咽喉不通。
硼砂,枯礬,蛇皮,皂角刺(並燒等分)。
上同研為細末,每用少許吹入喉中,血出是效。
化癖丹
消積聚。
雄黃,硃砂,蝦蟆頭(一個泥裹燒),烏雞子(一個敲頭皮破入去皮巴豆二個,麵裹慢火燒熟用黃並巴豆)。
(重校定此方內二味無分兩,其太平聖惠方內有乾蟾丸一方,與此方治療一同,藥味相類。納雄黃硃砂各用一分。)
上同研勻,入麝香少許,如硬,入少糊可丸如麻粒大,小兒虛實服之。
惺惺散
治感寒。
桔梗,細辛,栝蔞根,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薄荷兩葉,煎至七分,不以時溫服。
麝香膏
治小兒走馬疳,牙齦腐爛,惡血口臭,牙齒脫落者。
黃連(三錢半),銅綠,麝香(各一錢),水銀(一錢,煮棗肉一個同研)。
上淨漱口,敷瘡上,生蘭香葉覆之。肉蝕為坎者,敷即生肉。
秋霜散
治口齒疳瘡。
膽礬,白礬(各二兩),麝香,膩粉(各少許)。
上同研,先以鹽水漱口,次以少藥乾摻,瀝涎少時,每一日一次,慎肥膩滋味等物。
蟬花散
治驚風夜啼咬牙咳嗽及療咽喉壅痛。
蟬花(和殼),白殭蠶,甘草(各一分),延胡索(半分)。
上為細末,一歲一字,四五歲半錢,蟬殼湯調下,食後。
升麻葛根湯
治傷寒瘟疫風熱頭痛肢體痛瘡疹已發未發並宜服。
乾薑,升麻,芍藥,甘草,葛根(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無時候。
利驚丸
治驚。
輕粉(一錢),天竺黃(二錢),青黛(一錢),黑牽牛末(半兩銼)。
上同研勻,煉蜜為丸,如豌豆大,一歲一丸,溫薄荷水化下。
宣風散
消散風氣。
檳榔(二個),橘皮(黃者),甘草(各半兩),牽牛(四兩生熟各一半,黑者)。
上為細末,二三歲蜜湯調下半錢以上,食前。
密陀僧散
治疳。
白蜆殼(在土日久色白),密陀僧(各一兩,以火煅赤出火毒),無名異(如圓桑椹者是,半錢),麝香(半錢)。
白話文:
[小兒]
犀角飲子:治潮熱抽搐。防風二兩,犀角、甘草、黃芩各一兩。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加水兩碗,煎成一碗,去渣溫服,不限時間。
豆蔻散:治嘔吐腹瀉、口渴、腹脹、小便少。舶上硫黃一分,桂府白滑石三分,丁香、肉豆蔻各半兩。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字到半錢,用米湯送服,不限時間。
寸金散:治百日內嬰兒驚癇、胎風、抽搐。蟬殼、紫河車、白朮、芎藭等分,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米湯送服。
白朮散:調理脾胃。吳茱萸一兩,厚朴二兩半,橘皮二兩,甘草一兩半。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碗,煎成六分,連渣溫服。
海浮石丸:治走馬疳(一種口腔潰瘍)。海浮石、人中白各半錢,麝香少許,雄黃一錢。磨成細粉,用糯米粥和成膏狀,捏成藥丸,塞入患病部位的牙縫中,待唾液流出即可見效。使用此藥前,需先用槐枝煎湯或荊芥湯、蔥白湯漱口,然後再用藥效果最佳。用藥後,用紙條封住藥物,唾液會自然流出,三四天即可痊癒。
硼砂散子:治咽喉腫痛。硼砂、枯礬、蛇皮、皂角刺等分燒成灰,磨成細粉,每次取少量吹入喉嚨,出血即為有效。
化癖丹:消積食。雄黃、硃砂、蝦蟆頭(一個,用泥裹住燒)、烏雞蛋(一個,敲破蛋殼,去掉蛋皮,放入兩個巴豆,用麵粉裹住,小火慢燒熟)。將所有藥材研磨均勻,加入少許麝香,如過於乾燥,可加少許麵糊,製成如麻粒大小的藥丸,小兒虛實皆可服用。(此方原文無劑量,參考太平聖惠方乾蟾丸方劑量:雄黃、硃砂各一分。)
惺惺散:治受寒感冒。桔梗、細辛、栝樓根、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各一兩。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碗,薄荷葉兩片,煎成七分,溫服,不限時間。
麝香膏:治小兒走馬疳、牙齦腐爛、口臭、牙齒脫落。黃連三錢半,銅綠、麝香各一錢,水銀一錢(與一個煮熟的棗肉一起研磨)。先漱口,然後將藥膏敷在患處,再用蘭香葉覆蓋。若組織壞死成洞,敷藥後即可長出新肉。
秋霜散:治口腔潰瘍。膽礬、白礬各二兩,麝香、膩粉各少許。研磨均勻,先用鹽水漱口,然後用少量藥粉塗抹,待唾液流出即可,每日一次,忌食肥膩食物。
蟬花散:治驚風、夜啼、磨牙、咳嗽及咽喉腫痛。蟬花(連殼)、白殭蠶、甘草各一分,延胡索半分。磨成細粉,一歲嬰兒服用一字,四五歲嬰兒服用半錢,用蟬殼湯送服,飯後服用。
升麻葛根湯:治傷寒、瘟疫、風熱頭痛、肢體疼痛,無論瘡疹是否已發,均可服用。乾薑、升麻、芍藥、甘草、葛根等分。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溫服,不限時間。
利驚丸:治驚癇。輕粉一錢,天竺黃二錢,青黛一錢,黑牽牛子末半兩(銼碎)。研磨均勻,用煉蜜製成藥丸,如豌豆大小,一歲嬰兒服用一丸,用溫熱的薄荷水送服。
宣風散:散風。檳榔兩個,橘皮(黃色的),甘草各半兩,牽牛(四兩,生熟各半,黑色的)。磨成細粉,二三歲兒童用蜜湯送服半錢以上,飯前服用。
密陀僧散:治疳積。白蜆殼(埋在土中久置,顏色發白),密陀僧(各一兩,用火煅燒至紅色,去除火毒),無名異(像圓桑葚的藥材,半錢),麝香(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