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十八 (6)
卷第十八 (6)
1. 瘡腫
成塊赤土(無沙石者),當歸。
上等分為細末,冷酒調下二錢,日三服,兼用塗藥。
太府丹。
治下疰腳瘡。
甘遂(肥實連珠者一兩,薄切,疏布囊盛之),芎(一分)。
上以紙籠大香爐令至密,頂留一竅,懸甘遂囊於竅間,下燒芎一塊,令煙燻甘遂,欲過更燃一塊,芎盡取甘遂為末。三十歲以上氣盛者,滿三錢,虛者平三錢,半羯羊腎一對,批開勻分藥在內,淨麻纏定,炭火炙熟,無令焦。臨臥爛嚼,溫酒下,隨量飲酒,能飲一斗者,可飲五升,以高物襯起雙腳,一服即瘥。
烏頭餅子。
瘡疥甚者。
烏頭(六兩,每個四片切之),大豆(六分)。
上同入沙瓶煮極爛,每服一片,豆少許,空心酒下。
小臘茶煎。
治陰瘡癢痛出水久不瘥。
銅錢(一百個),烏頭(七個)。
上水一碗半煎至一碗,熱洗。二方相須用之,無不即驗。
治金瘡流血不止。
饒州白垍(研),黃柏末。
上以唾津調塗。
治乳癰漸成瘡,疼不可忍者。
乳香,綠豆(各等分研細末)。
上二味用冷水調,切恐冷水寒者,溫熟水亦得。食後並吃二服,每服抄二錢。
又方。
雞子(一枚打破)。
上用熱酒調下,五六服即愈。
地骨散。
治惡瘡久不瘥,止痛生肌。(用此不痛,不用此即痛。久即生肌。一方以枸杞根濃煎熱淋)。
地骨皮(先刮取浮皮別收之,次取浮皮下膩白粉為細散,其白粉下赤皮細銼,與浮皮一處為粗末,細散各貯之)。
上每用粗皮一合許,煎濃汁,乘熱洗瘡,直候藥湯冷,以軟帛子裛干。乃用細散敷之。(昔人有骨下瘡膿三年,痛楚不瘥者。有腹間瘡透見膜者,有手心透者,用之須久即瘥,皆用此藥瘥)。
治指疽腫痛不可忍。
紫乾菜子(黑色者一盞子)。
上一味搗煉爛,以水一大碗熬十沸以來,將病指熱蘸七次,或乘熱淋㳿。畢用冷水救一次,指干,以膏藥貼了封裹,勿令見風冷。
又方。
煮豬蹄湯,不以多少。
上一味如前方。
豆豉膏。
治灸瘡火釁及臭氣所傷腫痛者。
豆豉不以多少。
上一味細末,油調塗瘡上。
治惡瘡並出箭頭等五方。
治諸惡瘡。黃蜀葵花(乘露採)。
上一味以垍合子盛之,放在馬糞底,十餘日候成膏,取出塗治諸瘡。
消內毒方。
葛根,升麻。
上等分為細末,白湯點之。
治蜈蚣咬。
上以釅醋濃磨附子尖塗之,立瘥。
出箭頭(仁宗朝神應大師進方神妙)。
壁鼠(一個尾長者是)。
上熬干為末,先令患人飲酒一兩盞,次調藥吃三四錢,更飲酒令微醺醉。覺癢,不得搔,箭頭自出。如針入肉,亦用此藥。
治繞腰丹瘡。
蛇蛻皮(首尾全者)。
上一味燒灰,菜油調塗一二次即瘥。世傳數方,皆以有理,故編錄之。
木香膏。
治撲傷打傷。
木香(不以多少)。
上為細末,每用熱熟湯調成膏,以少許塗手上,摩痛處,日三四。
治一切惡瘡等方。
治一切惡瘡及補漏發背等瘡。黃丹。
上以象斗子盛黃丹兩個相合,外以紙裹五重,置於炭火中一煅,煙盡取出,放於磚石上,以碗子蓋之,冷即去灰土,將丹研。每用摻貼之,如神。
治火燒瘡痛不可忍。
上以干黃牛糞燒為灰,油調塗之,少時痛止生肌。
白話文:
瘡腫
以赤土(無沙石)和當歸等量磨成細粉,用冷酒調和,每次服用二錢,每日三次,同時外敷藥膏。太府丹可治療下肢潰瘍。
治療下肢潰瘍的藥方:取肥實連珠的甘遂一兩(切薄片,用稀疏的布袋盛裝),川芎一分。將甘遂裝入布袋,用紙包裹成密閉的香爐形狀,只留一個小孔,將甘遂袋懸掛在孔中,下面燃燒川芎,用川芎的煙燻甘遂,燻至將近過時再換一塊川芎燃燒,直至川芎燒完,取出甘遂磨成粉末。三十歲以上氣盛者,每次服用三錢,體虛者服用一點五錢,取半個羯羊腎,剖開,均勻地放入藥粉,用乾淨的麻布纏好,用炭火烤熟,但不要烤焦。睡前細嚼服用,溫酒送服,可根據自身情況飲酒,能喝一斗酒的,可喝五升,用高物墊起雙腳,一次即可痊癒。
治療嚴重瘡疥的藥方:取烏頭六兩(每塊切成四片),大豆六分。將烏頭和大豆放入沙瓶中煮至極爛,每次服用一片烏頭和少量大豆,空腹用酒送服。
治療陰部潰瘍瘙癢疼痛,久治不愈的藥方:取銅錢一百個,烏頭七個。加水一碗半,煎至一碗,趁熱清洗患處。此方需與其他藥方配合使用,療效顯著。
治療金瘡出血不止的藥方:將饒州白堊研磨,與黃柏粉末混合,用唾液調和後塗抹患處。
治療乳癰漸漸形成瘡瘍,疼痛難忍的藥方:取乳香和綠豆等量研磨成細粉,用冷水或溫水調和,飯後服用兩次,每次服用二錢。
另一個治療乳癰的藥方:取雞蛋一個,打碎,用熱酒調服,服用五六次即可痊癒。
地骨散:治療久治不愈的惡瘡,止痛生肌(不痛時不用,疼痛時使用,久用則生肌。另有一個藥方是用枸杞根濃煎後熱敷)。先刮去地骨皮表面的浮皮,另收;再刮取浮皮下的白色粉末,磨成細粉;將白色粉末下的赤色皮切碎,與浮皮一起磨成粗粉,細粉和粗粉分別儲存。每次取粗粉一合左右,煎濃汁,趁熱清洗瘡瘍,待藥湯變冷後,用柔軟的布擦乾,再敷上細粉。(古人有骨下膿瘡三年,疼痛難癒者,有腹部瘡瘍穿透腹膜者,有掌心瘡瘍者,用此藥久則痊癒,皆以此藥治癒)。
治療手指腫痛難忍的藥方:取黑色紫紺菜子一盞,搗爛,加一大碗水煮沸十次,用患指蘸藥汁七次,或趁熱淋洗。最後用冷水沖洗一次,待手指乾燥後,貼上膏藥並包紮好,避免受風寒。
另一個治療手指腫痛的藥方:煮豬蹄湯(份量不限),使用方法同前法。
豆豉膏:治療灸瘡、火傷及臭氣所致的腫痛。取適量豆豉磨成細粉,用油調和後塗抹患處。
治療各種惡瘡的五種藥方:
治療各種惡瘡:取帶露水的黃蜀葵花,用瓦罐盛裝,放在馬糞下,十多天後形成膏狀,取出塗抹治療各種瘡瘍。
消內毒藥方:取葛根和升麻等量磨成細粉,用白開水調服。
治療蜈蚣咬傷的藥方:用濃醋磨研附子尖塗抹患處,立即見效。
治療箭頭入肉(仁宗朝神應大師進方神妙):取壁鼠一隻(尾長者),烘乾磨成粉末。先讓患者飲酒一兩盞,然後服用三到四錢藥粉,再飲酒至微醺。感覺癢時不要抓撓,箭頭會自行脫出。如針刺入肉,也可用此藥。
治療繞腰丹毒的藥方:取完整的蛇蛻皮燒成灰,用菜油調和後塗抹,一到兩次即可痊癒。民間流傳多種藥方,均有其道理,故收錄在此。
木香膏:治療跌打損傷。取適量木香磨成細粉,每次用熱開水調成膏狀,取少量塗抹在手上,按摩患處,每日三四次。
治療各種惡瘡及補漏發背等瘡的藥方:取黃丹兩粒,用象牙做的盒子盛裝,外面用紙包裹五層,放在炭火中煅燒,煙盡後取出,放在磚石上,用碗蓋住,冷卻後除去灰土,研磨黃丹,每次取適量摻貼患處,效果神奇。
治療火燒傷疼痛難忍的藥方:取乾燥的黃牛糞燒成灰,用油調和後塗抹,很快疼痛就會停止,並開始長出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