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十八 (5)
卷第十八 (5)
1. 瘡腫
治一切惡瘡
黃丹、南粉(各一兩)、乳香(少許)。
上件二味同入乳缽內細研令勻,停分作八份,用油四兩於銚子內煎令熱,將銚子於地上放少時,入一份丹粉於油內,用青活柳枝如指粗者右轉攪令極勻,卻將銚子於火上燒煎,依前放銚子於地上,再入一份丹粉,如此八次都入盡丹粉後,更用乳香末一分入油內同煎,頻將藥滴水上,若散即且煎,若不散是藥就用也。其柳枝若煎得焦頭即旋去黑者。
治破傷蛇毒等四方
治破傷風,漏藍(不去皮臍尖生)、藿香葉(各二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生油半兩調服,良久以大蒜三瓣口中嚼爛,用熱酒一盞投之,汗出為效。患人覺風退不須服,如未效依前再服。
治毒蛇並蜈蚣諸毒蟲所傷
川椒、鹽豉(各十個)。
上二味細嚼在手中,用天南星末二錢一處調塗患處,黃水出立不痛。
治諸般惡瘡生肌肉藥
龍骨、密陀僧(各一兩)。
上為細末,先用溫水洗瘡口令淨,軟帛子榲令乾後,用此藥干貼,不過三五上必效。
治諸惡瘡
山竹葉、虎掌草葉。
上二味焙乾為細末,用煎湯調貼之。
接骨丹
治傷折
左顧牡蠣(燒過四兩)、料姜石(生用二兩)。
上為細末,以糯米粥攤在紙上,然後摻藥末,每次用半兩裹傷處,用竹片子周圍夾定,稍進通氣纏之,候藥自落依前換。
治傷折等法
治傷折,藥疽草、秦艽(並生等分約重四兩)。
上同杵爛,以磚末半升,用童子小便調為膏,攤氈子上卷傷處。
治金瘡
滑石(一兩別研)、黃丹(半兩)。
上二味並生用研勻,乾摻瘡上。
治禿瘡
芋子(生者不以多少)、土硫黃(研細等分)。
上同搗勻,捏作餅子貼在瘡上,乾即換之,數次便效。
如神膏
濕癬疥癆風瘡久不瘥者
斑蝥(三十個)、巴豆(三十粒)。
上二味脂麻或菜油半垍盞許,和盞坐熳火上,入甘草一寸同熬黑色,漉去三色藥,入黃蠟一塊、輕粉半兩,凝冷成膏塗瘡上大效。
疔腫論並方
論曰,四時之中忽有大風大霧大寒大熱,若不能避之人,有將息失宜,感此氣入於體中,頓折皮膚,流注經脈,遂使腠理壅隔,榮衛結滯,陰陰之氣不得宣瀉,變成癰疽疔毒惡瘡諸腫。至於疔腫,若不預識,死不旋踵。其瘡初起,必先癢痛,先寒後熱,熱定則寒多,四肢沉重,頭痛心驚眼花。若大重者則嘔,嘔者難消費品。
忍冬酒治癰疽
忍冬嫩苗一握(葉尖圓蔓生,莖葉皆有毛,生田野籬落鬧處有之,兩葉對生,春夏秋葉稍尖而色嫩綠柔薄,冬即堅厚色深而圓,得霜則葉卷而色紫,經冬不凋。四月花開極芳香,聞數步,初開時色白,數日則變黃,每枝黃白相間,故一名金銀花。花開曳葉數莖如絲,故一名老翁須,一名金釵股。冬間厚似薜荔,故一名大薜荔。其物能扶危,可移根庭檻間以備急,兼花可愛)。
甘草(生半兩)。
上忍冬爛研同甘草入酒一升半,沙瓶中塞口煮兩食頃溫服。或乾葉三錢,甘草方寸酒煮服之。
小朱散
治癮疼久不瘥,每發或先心腹痛,痰噦麻痹,筋脈不仁。
白話文:
[瘡腫]
治療各種惡瘡:
將黃丹、南粉(各一兩)、乳香(少許)研磨均勻,分成八份。用四兩油在銚子裡加熱,將銚子放在地上稍微冷卻一下,加入一份藥粉在油中,用青綠柳枝(如手指般粗細)攪拌均勻。然後將銚子放回火上加熱,重複此步驟八次,直到所有藥粉都加入。最後加入一分乳香粉末一起煎熬,不時將藥滴在水上觀察,如果藥液散開就繼續煎熬,如果藥液不散開就表示藥膏可以使用了。如果柳枝燒焦了,就要及時去掉焦黑的部分。
治療破傷風、蛇毒等:
治療破傷風,用漏藍(不去皮,取頂端嫩芽)、藿香葉(各二分)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半兩生油調服。服用後過一段時間,用三瓣大蒜嚼爛,用一杯熱酒送服,出汗即表示有效。如果患者感覺風邪退去,則不必繼續服用;如果無效,則可以繼續服用。
治療毒蛇、蜈蚣等毒蟲咬傷:
將川椒、鹽豉(各十個)細嚼,用二錢天南星粉末調和後塗抹在患處,黃水流出後疼痛就會消失。
治療各種惡瘡生肌肉的藥方:
將龍骨、密陀僧(各一兩)研磨成細末。先用溫水清洗患處,擦乾後,將藥粉敷在患處,一般三五次就能見效。
治療各種惡瘡:
將山竹葉、虎掌草葉烘乾研磨成細末,用煎好的湯藥調和後敷貼。
接骨丹:
治療骨折:
將燒過的牡蠣(四兩)、生薑石(二兩)研磨成細末,用糯米粥攤在紙上,然後摻入藥末,每次用半兩藥膏敷在患處,用竹片固定,稍稍留些空間透氣,用布纏繞固定,待藥膏自行脫落後再更換。
治療骨折的其他方法:
治療骨折,用藥疽草、秦艽(等量,約四兩)搗爛,與半升磚末、童子尿調和成膏,塗在氈子上,再敷在患處。
治療金瘡:
將滑石(一兩,單獨研磨)、黃丹(半兩)混合研磨均勻,直接撒在傷口上。
治療禿瘡:
將芋頭(生,用量不限)、土硫黃(研磨成細末,等量)搗勻,捏成餅狀敷在瘡上,乾燥後更換,幾次就能見效。
如神膏:
治療濕疹、疥瘡、風瘡久治不癒:
將斑蝥(三十個)、巴豆(三十粒)與半盞芝麻油或菜油,以及一寸甘草一起熬煮至黑色,過濾掉藥渣,加入一塊黃蠟、半兩輕粉,冷卻凝固後製成藥膏,塗抹在患處,效果顯著。
疔腫論及藥方:
論述:一年四季中,如果遇到大風、大霧、嚴寒或酷暑,不能及時躲避,或者生活起居不規律,容易感受外邪入侵體內,損傷皮膚,阻滯經脈,導致腠理閉塞,氣血凝滯,陰氣不能宣洩,從而形成癰疽、疔毒、惡瘡等腫瘍。疔腫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很快危及生命。疔腫初起,常先出現癢痛,先寒後熱,熱退後寒邪加重,四肢沉重,頭痛、心悸、眼花。病情嚴重者會嘔吐,嘔吐則難以痊癒。
忍冬酒治療癰疽:
用忍冬嫩苗一握(葉尖圓,蔓生,莖葉都有毛,生長在田野、籬笆等處,葉對生,春夏秋葉較尖,顏色嫩綠柔軟,冬天則葉片變厚,顏色變深,霜降後葉片捲曲,顏色變紫,冬天不凋謝。四月開花,芳香四溢,初開時白色,數日後變黃,每枝都有黃白相間的花朵,故名金銀花。花開時,葉腋處有數條絲狀物,故名老翁須,又名金釵股。冬天葉片厚如薜荔,故名大薜荔。此物能救命,可以移植到庭院中備用,而且花朵也很漂亮)、生甘草(半兩),將忍冬搗爛,與甘草一起放入酒(一升半)中,用沙瓶密封,煮沸後溫服。或者用乾忍冬葉三錢、甘草一寸,用酒煎服。
小朱散:
治療頑固的癮痛,每次發作前常伴有心腹疼痛、痰多、嘔逆、麻痺、筋脈不仁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