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十八 (2)
卷第十八 (2)
1. 瘡腫
上藥入菜油內覺油香,更入黃蠟,候蠟熔成膏了即是。如用時,先洗瘡拭乾敷藥。
又方:甘草、麻黃、大黃、桂,上等分並生為細末。每服二錢,酒水各一碗煎合一碗,去滓溫熱服。
乳香散:治諸般惡瘡及打撲著。花浮石(又云花蕊石四兩燒令赤)、試劍草、乳香(各二分)、新瓦末(少許)。上併為細末,再入乳缽內研細,垍器盛之密封。但是打損刀傷斧斫出血,摻藥患處,用帛子系之,勿令著水,三日內肌肉便生。如有腫膿水瘡並陰毒走馬疳瘡之類,用齏汁淨洗,用麻油潤過後用藥摻之。
吳茱萸散:治風寒濕注下成瘡。檳榔(一兩)、硫黃(半兩)、吳茱萸(一錢)、川烏頭(一個)。上四味為細末,摻瘡上,乾者油調敷之。
五香散:治一切瘡腫欲作癰毒發背,亦能消散。木香、丁香、藿香、沉香。上等分為粗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煎三兩沸,稍熱服。先嚼好麝香少許,以前藥送下,胸膈食稍空服之。
碧金散:治疔瘡及發背腦疽腳氣下注一切惡瘡。此方療諸般瘡疾。蜈蚣(一對全者,一雌一雄,其雌者小,雄者大)、麝香(半錢)、銅綠(二錢)、綠礬(一錢)。上為末,先將銅綠蜈蚣同研七分細,續入麝香綠礬同研極細。每用時,先以大針撥去瘡口內死肉,至有血出,急捻一紙條抄藥少許在上,覺藥微行,急點少油在瘡上揩勻。次以沉水膏花子貼蓋瘡口,量瘡勢大小用之。
白芷散:治金鐵所傷及破傷風。黃連、檳榔、木香、白芷。上等分為細末,摻所傷處,血便止。如婦人血暈,以童子小便調一錢。如臟毒諸血,以水煎服。
白膏藥:治發背諸癰腫惡瘡。乳香(一兩)、瀝青、寒水石(各二兩,並研為末)、輕粉(抄四五錢,同前三味合研令勻)。上同入垍石器內慢火熔,不住用篦子攪勻如泥。先手上塗油,圓得成膏子。以熟水浸三日。有患者,先用溫鹽齏汁洗瘡拭乾,攤作紙花子貼之,五日一換。忌食辛酸熱毒物,不得犯銅器鐵器。以瓷合子收之。熬時時入油少許。如浸三日尚硬,再入少油更熬,亦勿令過當,得所可也。
多黑散:逐一切敗血刀箭藥。似錦(將軍三兩,小便浸三日,紙裹煨過)、倚松子(巴豆三兩半,漿水浸七日炒黃)、豫吞(細炭一握,一莖米醋五升滓盡用之)、半兩銅錢(七十文,銅線細用酒五升煉盡)。上為細末,隨傷大小貼之,血出疼痛便止,更無瘕痕,及出箭頭止血大效。及逐婦人一切敗血者,可服一字,溫酒調服。
黃柏散:治上膈壅毒咽喉腫塞口舌生瘡,痰涎不利。五倍子(半兩末之)、密陀僧、銅青、黃柏(各一分,蜜炙)。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摻患處咽津。小兒瘡疼毒氣攻口齒亦宜服之。
蛇床子散:治疥。蛇床子、臭硫黃、胡椒(等分)、輕粉(少許)。上為細末,每用先淨洗疥,用菜油調藥末搽之。
檳榔膏:治遠年裡外臁瘡不瘥者。檳榔、干豬糞(各半兩)、龍骨(一分)、水銀粉(少許)。上四味為末,入水銀粉研勻。先以鹽湯洗瘡,熱絹裛乾,以生油調為膏貼瘡,三日一易,五易定瘥。
白話文:
瘡腫
將藥材放入菜油中,感覺油香後,再加入黃蠟,待黃蠟熔化成膏即可。使用時,先清洗瘡口並擦乾,然後敷藥。
另一方:甘草、麻黃、大黃、桂枝,以上藥材等分,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水各一碗煎煮成一碗,去除藥渣,溫熱服用。
乳香散:治療各種惡瘡及跌打損傷。花浮石(也稱花蕊石,四兩,燒至紅熱)、試劍草、乳香(各二分)、新瓦末(少許)。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再用乳缽研磨更細,儲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對於刀傷、斧砍出血的傷口,將藥粉敷在患處,用布條包紮,避免沾水,三日內肌肉就會長好。如有腫脹、膿水瘡或陰毒走馬疳等,先用鹽水清洗乾淨,再用麻油潤滑後敷藥。
吳茱萸散:治療風寒濕邪入侵導致的瘡瘍。檳榔(一兩)、硫磺(半兩)、吳茱萸(一錢)、川烏頭(一個)。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細末,敷在瘡瘍上,乾燥的藥粉可用油調和後敷用。
五香散:治療各種瘡腫,預防癰疽、發背,也能消散腫毒。木香、丁香、藿香、沉香,以上藥材等分,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大錢,用一盞水煎煮至三兩沸,稍稍放涼後服用。先嚼碎少許麝香,再用此藥送服,在胸膈食物稍少時服用。
碧金散:治療疔瘡、發背、腦疽、腳氣下注等各種惡瘡。此方治療各種瘡疾。蜈蚣(一對完整的,一雌一雄,雌性較小,雄性較大)、麝香(半錢)、銅綠(二錢)、綠礬(一錢)。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先將銅綠和蜈蚣一起研磨至七分細,再加入麝香和綠礬一起研磨至極細。每次使用時,先用大針挑去瘡口內的壞死組織,直至出血,迅速用紙條蘸取少許藥粉敷在上面,感覺藥物略微滲入後,迅速在瘡口上滴少許油並塗抹均勻。然後用沉香膏藥貼蓋瘡口,根據瘡瘍的大小使用藥膏。
白芷散:治療金屬利器所傷及破傷風。黃連、檳榔、木香、白芷,以上藥材等分,研磨成細末,敷在傷口處,能止血。如果婦女血暈,可用童子尿調和一錢藥粉服用。如果因臟腑毒素引起的出血,則用水煎服。
白膏藥:治療發背、癰腫、惡瘡。乳香(一兩)、瀝青、寒水石(各二兩,研磨成細末)、輕粉(篩選四五錢,與前三味藥材混合研磨均勻)。以上藥材放入瓦器中,用小火熔化,不停地用篦子攪拌均勻成泥狀。先在手上塗油,然後將藥膏揉成圓形。用溫水浸泡三日。患者使用時,先用溫鹽水清洗瘡口並擦乾,將藥膏攤在紙上,製成藥膏貼敷,五天換一次藥。忌食辛辣、酸性、溫熱及有毒的食物,避免接觸銅器和鐵器。用瓷器收好。熬製時,時不時加入少許油。如果浸泡三日後藥膏還很硬,再加入少許油繼續熬製,但也不要過度,達到所需狀態即可。
多黑散:治療各種敗血症、刀箭傷。似錦(將軍藥材三兩,用童子尿浸泡三日,用紙包好煨烤)、倚松子(巴豆三兩半,用米漿水浸泡七日炒黃)、豫吞(細炭一握,用一莖米醋五升煮至藥渣用盡)、半兩銅錢(七十文,用細銅線和五升酒煉製至用盡)。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根據傷口大小敷貼,出血疼痛會立即止住,不會留下疤痕,能有效止血拔箭頭。治療婦女各種敗血症,可服用一字量,用溫酒調服。
黃柏散:治療上膈壅毒、咽喉腫塞、口舌生瘡、痰涎不利等症狀。五倍子(半兩,研磨成細末)、密陀僧、銅青、黃柏(各一分,蜜炙)。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少量敷在患處,並用唾液潤濕。小兒瘡痛,毒氣攻襲口齒,也可服用此藥。
蛇床子散:治療疥瘡。蛇床子、臭硫磺、胡椒(等分)、輕粉(少許)。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使用時,先清洗乾淨疥瘡,用菜油調和藥粉塗抹。
檳榔膏:治療多年久治不愈的內外臁瘡。檳榔、干豬糞(各半兩)、龍骨(一分)、水銀粉(少許)。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水銀粉研磨均勻。先用鹽湯清洗瘡口,用熱毛巾擦乾,用生油調製成膏藥貼敷,三日換一次藥,五次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