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十七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七 (6)

1. 眼目

川升麻散

治口氣牙宣。

細辛、防風、川芎、白芷、升麻(以上各十兩)。

上為細末,先用溫水漱口,每用少許揩牙,涎吐了,誤咽無妨。

細辛散

治牙疼。

白殭蠶、升麻末(各一兩)、白礬(半兩末)。

上為細末令勻,每用半錢揩牙患處,合口多時吐涎,次用沉香散。

蓽茇散

治牙疼。

良薑(銼炒)、草烏頭(生用各一兩)、蓽茇(一分)。

上為細末,揩牙上有涎吐了。

烏金散

牢牙烏髭。

晚蠶砂(七兩煉淨)、麻稈(取中者五兩作末)、青鹽(三兩半別搗作末)。

上三味拌和了一罐子盛用,鹽泥固濟,仍於罐上留一小竅子,曬乾以灰火半秤以來燒煅,出煙微微青煙似絕為度,去火將罐子於無風處放冷,取藥再搗羅為末,每日早辰午時揩齒,臨臥時亦用,更不漱口,此能去風牢牙烏髭,丸法六十日漸漸有黑光長髭,發甚神效,但一月已自效也。

治牙疼

香附子、荊芥穗(等分)。

上為細末,咬在牙上即止。

香乳散

治牙疼。

乳香(少許)、荊芥穗(三穗)。

上二味咬在病牙上。

附子膏

治牙疼,腮亦腫痛。

生附子(大者一枚)、生烏頭(一個)。

上細末,以釅醋調成膏,只作一劑塗。

青散子

服青龍丹動口齒。

青黛、黃連。

上等分為末,揩漱牙齒。

治風熱上攻牙齒齦腫痛不止

皂角(燒灰)、青鹽。

上等分研勻,漱口訖擦之,有涎吐了。

落蚛牙法

巴豆(七粒)。

上去皮爛研,自早研至午時,以鹽豉七粒研勻後,分丸為十四粒,安在竅內,一茶間覺熱,以冷水漱自落。

蘭香散

治大人小兒疳齒宣露。

蘭香(焙乾燒灰為細末)。

上末入麝香少許,同研勻貼宣露處,有涎吐了,誤咽無妨。

牛齒散

擦牙方。

上以牛齒,不以多少燒灰細研,每用少許揩牙,或煎湯漱之亦佳,冷吐之。

治風蚛牙痛

上用黑木耳焙乾,搗羅為末,煎湯熱漱。

金華丹

治一切口瘡久不瘥。

上以真黃丹半兩,銚內炒紫色,入好蜜二兩攪勻,熳火熬直候紫黑色為度,成膏收入垍器中,以紙密封,每用皂皂大含化咽津,一日二次用不妨。

𦬣草散

治風腫牙疼。

細辛、𦬣草(各半分)。

上為細末,入麝香少許,每用一錢半,水一盞煎至八分,熱含冷吐。

梧桐律散

治口齒浮動宣露血不止。

梧桐律(半兩)、細辛、地骨皮、防風(各一兩)、白芷(半兩)、𦬣草、芎(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用半錢揩牙,食久漱冷即吐之。

沉香散

治老人久患冷牙疼,不可忍者。

沉香、川升麻、細辛、白芷、地骨皮(各一兩)、黑附子(生用一分)。

上為細末,每用一錢,白湯滿,溫溫冷即吐了。

地黃散

治牙浮動,飲冷熱痛。

乾地黃、升麻、青鹽、蘆薈、防風(等分)。

上細銼和勻,每用藥一兩,以水一大盞,酒一盞同煎至一盞半,去滓熱含於齒動處良久,倦即吐之,以含盡藥為度,日二盡此一劑永瘥。

大梧桐律散

治一切風蚛牙齒動搖疼痛,牢牙。

梧桐律、川芎、白芷(各半兩)、生乾地黃、檳榔、細辛(各二分)、丁香、雄黃(各一分)。

白話文:

[眼目]

川升麻散: 治療口臭牙齦腫痛。細辛、防風、川芎、白芷、升麻(各十兩),研磨成細粉。先用溫水漱口,每次取少量擦拭牙齒,吐掉唾液,誤吞無妨。

細辛散: 治療牙痛。白殭蠶、升麻末(各一兩)、白礬(半兩),研磨成細粉,每次用半錢擦拭患處,閉口片刻後吐掉唾液,然後再用沉香散。

蓽茇散: 治療牙痛。良薑(切碎炒制)、草烏頭(生用,各一兩)、蓽茇(一分),研磨成細粉,擦拭牙齒,有唾液產生後吐掉。

烏金散: 治療牙齒鬆動、鬚髮烏黑。晚蠶砂(七兩,煉淨)、麻稈(取中間部分五兩,研磨成粉)、青鹽(三點五兩,另搗碎成粉)。將三味藥混合,裝入罐子中,用鹽泥封固,在罐子上留一小孔,曬乾後用中等火候燒煅,直到冒出青煙將要消失為止,熄火後在無風處放涼,取出藥物再研磨成細粉。每日早、午、晚睡前都用少許擦拭牙齒,不用漱口。此方能祛風,治療牙齒鬆動,使鬚髮烏黑,效果顯著,一個月就能見效。

治牙痛: 香附子、荊芥穗(等量),研磨成細粉,咬在患牙上即可止痛。

香乳散: 治療牙痛。乳香(少量)、荊芥穗(三穗),兩種藥材一起咬在患牙上。

附子膏: 治療牙痛、腮腫痛。生附子(大個的,一個)、生烏頭(一個),研磨成細粉,用濃醋調成膏狀,只用一次塗抹。

青散子: 服用青龍丹後導致口齒不適。青黛、黃連(等量),研磨成細粉,用於擦拭漱口牙齒。

治風熱上攻牙齒齦腫痛不止: 皂角(燒成灰)、青鹽(等量),研磨均勻,漱口後擦拭,有唾液產生後吐掉。

落蚛牙法: 巴豆(七粒),去掉外皮,研磨成泥狀,從早晨研磨到中午,再將鹽豉(七粒)研磨均勻,分成十四粒小丸,放入牙齒縫隙中,一會兒感到熱,用冷水漱口,牙齒就會脫落。

蘭香散: 治療成人小孩疳齒(因營養不良引起的牙齒疾病)以及牙齦腫痛。蘭香(焙乾燒成灰,研磨成細粉),加入少許麝香,混合均勻,貼在患處,有唾液產生後吐掉,誤吞無妨。

牛齒散: 牙齒清潔方法。將牛齒燒成灰,研磨成細粉,每次取少量擦拭牙齒,或者煎湯漱口也很好,漱口後吐掉。

治風蚛牙痛: 黑木耳焙乾,搗碎研磨成粉,煎湯熱漱口。

金華丹: 治療各種口瘡久治不癒。真黃丹(半兩),在鍋中炒至紫色,加入蜂蜜(二兩)攪拌均勻,用文火熬製成紫黑色膏狀,放入容器中,用紙密封。每次取少量含化,咽下唾液,每日二次。

𦬣草散: 治療風腫牙痛。細辛、𦬣草(各半分),研磨成細粉,加入少許麝香,每次取一錢半,用一碗水煎至八分滿,熱敷冷卻後吐掉。

梧桐律散: 治療口齒鬆動、牙齦腫痛出血不止。梧桐律(半兩)、細辛、地骨皮、防風(各一兩)、白芷(半兩)、𦬣草、川芎(各一兩),研磨成細粉,每次取半錢擦拭牙齒,飯後用冷水漱口後吐掉。

沉香散: 治療老年人久患的冷痛牙痛,難以忍受者。沉香、川升麻、細辛、白芷、地骨皮(各一兩)、黑附子(生用一分),研磨成細粉,每次取一錢,用溫水沖服,溫熱後吐掉。

地黃散: 治療牙齒鬆動,遇冷熱則痛。乾地黃、升麻、青鹽、蘆薈、防風(等量),切碎混合均勻,每次取一兩藥材,加一大碗水、一碗酒一起煎煮至一碗半,去渣後熱敷在患處,直到感覺疲倦再吐掉,直至藥液用完,每日二次,直至痊癒。

大梧桐律散: 治療各種風寒引起的牙齒鬆動疼痛,牙齒牢固。梧桐律、川芎、白芷(各半兩)、生乾地黃、檳榔、細辛(各二分)、丁香、雄黃(各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