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二 (1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19)

1. 楝花粉

粉身汗以固陽氣,御風寒、霧、濕,止痱子、風疹、瘙癢

川芎 藁本 楝花(各一兩) 丁香(二兩) 英粉(半升)

上同杵勻細,粉身以止汗(校定:英粉不知何物,疑糯米粉也)

白話文:

楝花粉可以固護陽氣,預防風寒、霧氣和濕氣的侵襲,並治療痱子、風疹和皮膚瘙癢。

配方:川芎、藁本、楝花(各一兩)、丁香(二兩)、英粉(半升)。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用來止汗。(校訂:英粉的成分不明,推測可能是糯米粉)

2. 道引法

主消食暖元氣去壅滯方

行住坐臥處,手磨脅與肚,胸膈通快時,兩手臍下鋸,鋸之膀胱通,背拳摩腎部,胸膈壅滯消,兩腮紅色聚,才覺力稍倦,卻使家人助,行之但須頻,晝夜無拘數,歲久積功成,漸入神仙路。

行氣大法:夜半後日午前,於密室中令鋪厚軟,仰臥枕下共身平舒,手展足,手握大指節去身四五寸,兩腳相去亦可四五寸,引氣從鼻中入足,即停有力便取,久住氣悶,從口細細吐出盡,更作。若患寒熱及偏風、腳氣、霍亂等,並療之。每旦天晴朗,常以鼻引清氣,口吐濁氣,皆除百病。每作東向微微吐之。大凡氣宜清,煉液宜數咽,手宜在面,齒宜數叩,形宜數見。此五宜為大。率意者氣之,使意有所到則氣到。每體不安處,則微閉氣以意引氣到疾所而攻之,必瘥。

白話文:

道引法

這套方法主要能消食、溫暖元氣、去除阻塞。

無論站、坐、行、臥,都用手按摩肋部和腹部。當胸膈感覺舒暢時,兩手在肚臍下方像鋸子一樣來回摩擦,這樣能使膀胱通暢。然後用拳頭按摩後背腎部,消除胸膈阻塞,使兩頰呈現紅潤。如果感到疲倦,可以請家人協助。這個方法要經常練習,不分晝夜,沒有次數限制。長期堅持就能積累功力,逐漸達到養生保健的境界。

行氣大法:半夜過後到中午之前,在一個私密、鋪設柔軟厚墊的房間裡,仰臥,枕頭高度使身體平坦舒適,雙手和雙腳自然舒展,手握住大拇指的關節,距離身體四五寸,雙腳也保持四五寸的距離。然後,用鼻子吸氣,氣息到達腳底,感覺到氣力充盈就停止。如果長時間保持,感到氣悶,就慢慢地從口中將氣呼出,然後再繼續。患有寒熱、偏風、腳氣、霍亂等疾病,都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療。每天早晨天氣晴朗時,經常以鼻吸清氣,口吐濁氣,可以去除百病。吐氣時,最好面向東方,輕輕地吐出來。總之,呼吸要順暢,要多次吞嚥津液,手要經常按摩面部,要經常叩齒,要經常活動身體。這五點非常重要。用意念來引導氣,意念到達哪裡,氣就能到達哪裡。身體任何不舒服的地方,就稍微閉氣,用意識引導氣到患處,加以調理,就能痊癒。

3. 大豆蒸法

崔氏療暴風四肢攣縮,枯細不能行動,用此方。上取大豆三大升,淨揀擇淘之,漉出蒸之。待氣溜下甑,投二大升醇醋甑中,和攪令遍。密室內地上謾鋪席,又鋪一帛帕,傾豆佇帕上,仍以五六重綿衣覆豆。令病人於上臥,以被覆。若豆冷,漸漸取卻綿衣,令一人於被下引挽攣急處,卻綿衣盡。

豆冷收取,更著甑中,依前法蒸熱。復著醋半升,和豆一準前用。每收豆作二升,每三日一作之。

白話文:

大豆蒸法

崔氏治療暴風引起的四肢攣縮、萎縮細瘦、無法行動,使用此方法。取大豆三升,清洗乾淨後瀝乾,然後蒸煮。待蒸汽從蒸籠底部冒出,加入兩升純醋到蒸籠中,充分攪拌均勻。在地上鋪上席子,再鋪一塊布,將蒸好的大豆倒在布上,然後用五到六層棉被蓋住大豆。讓病人躺在上面,再用被子蓋住病人。如果大豆變涼了,就逐漸移開棉被,讓另一個人從被子下協助牽引病人攣縮僵硬的部位,直到完全移開棉被。

大豆冷卻後收起來,再放回蒸籠,按照之前的步驟再次蒸熱。再加入半升醋,與大豆混合,使用方法與之前相同。每次收取大豆兩升,每三天做一次。

4. 茴香丸

治風毒濕氣攻注成瘡,皮紫破膿壞,行步無力,皮肉焮熱: 舶上 茴香 地龍 赤小豆 川苦楝 川烏頭 烏藥 黑牽牛(各一兩)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鹽湯下十五丸,日二。

白話文:

茴香丸

治療風、毒、濕邪入侵導致的瘡瘍,患處皮膚紫暗、潰爛流膿,行走无力,患處皮膚紅腫發熱:取舶上茴香、地龍、赤小豆、川楝子、川烏、烏藥、黑牽牛各一兩,研磨成細粉,用酒煮成的麵糊做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空腹用鹽湯送服十五丸,一天服用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