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十五 (13)
卷第十五 (13)
1. 消渴水
麻黃(五兩),石膏(半斤),甘草(二兩),白朮(四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生薑三片,棗一個,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惡風加炮附子半兩。
水病之初,先目上腫起,如老蠶色狀,頭脈動,股里冷,脛中滿,按之沒指腹,內轉側即有聲。此其候也,不即治,須臾身體稍腫,肚盡脹,按之隨手起,則病已成,猶可為治。此是從虛損大病,或下痢後,或從支飲,或從消渴,或從崩漏,或從氣,或從黃疸,或從瘴瘧,婦人產後飲之水不即消。
三焦決病,小便不利,乃相結,漸漸生聚,遂流諸經絡故也。
葶藶子丸
治身面浮腫及治腫入腹,苦滿急害飲食方。
葶藶子(七兩),椒目,茯苓(各三兩),吳茱萸(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米飲下十丸,日三服。此滿或是虛氣,或是風冷,或是水飲氣,此方皆治之。
樟柳散
消諸般水腫。
白樟柳(一斤),陳皮(二兩),木香(一兩),赤小豆麵(四兩)。
上為細末,入水杵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橘皮湯下,或為散作鯉魚羹,如料入用。
黃耆五兩湯
治黃汗,其脈沉遲,身體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胸中窒塞,不能下食,結聚疼痛,暴躁不眠。此為黃汗,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食已汗出身,常暴躁,盜汗出者,此勞氣也。
若汗出已晚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腫。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身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及從腰上汗出下無汗,腰臗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
黃耆(五分),白芍藥,桂(各三分),甘草(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七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
黃耆桂枝苦酒湯
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此得之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子入為黃汁。
黃耆(五分),白芍藥,桂(各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九分,醋一分,相和煎之,去滓溫服。當心煩也,至六七日乃解。若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以清美醞代苦酒)
庚戌八月十二日夜夢為費無虞縣封治水氣藥方
每牽牛三粒,對胡椒一粒,每胡椒十粒,對木香皂子大,蠍稍一個。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臨臥橘皮湯下。令與赤小豆煮附子藥同服,乃效。於次年八月中,費無虞縣封果患水疾,令服此方遂愈。
神掌膏
治十種水氣。
巴豆,膩粉(各半兩),硫黃(龍眼大一塊子)。
上研勻,滴水成膏,作餅子,用綿裹數重,貼患處臍中,以帶子勒之。初更用藥,至中夜覺身似火熱,水從小便下。候四更腫消,去藥。然後吃調氣藥,補元散(方在前)。
蛇黃餅子
謹藥王治水方。
白丁香(左列者),蛇黃,南硼砂(各等分用炒合子盛)。
上紙泥固濟,用桑木火燒合子通赤,取出放冷研細,入少白麵,滴水作餅子。空心嚼細,熟水下,日三服。第二日兩餅,三日三餅,第四日四餅,第五日五餅,第六日六餅,第七日七餅,第八日八餅。如水行即止。如不及八日,但水行住服。如牙縫內有血,雖水出亦死。日進三服,其餅子只如雞頭大可矣。
白話文:
消渴水
麻黃五兩,石膏半斤,甘草二兩,白朮四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二盞、生薑三片、大棗一個,煎煮至一盞,去除藥渣後溫服。若畏風,可加炮附子半兩。
水病初期,眼瞼會先腫起來,像老蠶一樣顏色,頭脈搏動,大腿內側冰冷,脛部脹滿,按壓下去能陷下去一個指腹的深度,側向轉動時會有聲音。這是水病的徵兆,如果不立即治療,很快身體就會稍微腫起來,腹部脹滿,按壓下去立刻鼓起,此時病已成形,但仍可治療。此病通常源於虛損的大病、痢疾之後、支飲、消渴、崩漏、氣虛、黃疸、瘴瘧,或產後婦女飲水不消。
三焦經脈阻塞,小便不利,彼此糾結,逐漸聚集,最終流竄到各個經絡,造成水腫。
葶藶子丸
治療面部及全身浮腫,以及腫脹入腹、腹部脹滿、影響飲食的病症。
葶藶子七兩,椒目三兩,茯苓三兩,吳茱萸二兩。研磨成細粉,用煉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丸,米湯送服,每日三次。無論是虛氣、風寒、還是水飲,此方皆可治療。
樟柳散
治療各種水腫。
白樟柳一斤,陳皮二兩,木香一兩,赤小豆粉四兩。研磨成細粉,加水搗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橘皮湯送服,或將藥粉加入鯉魚羹中服用。
黃耆五兩湯
治療黃汗症,症狀為脈象沉遲,身體發熱,胸悶,四肢頭面腫脹,久治不愈會導致癰疽膿腫。胸中阻塞,無法進食,腹部脹痛,煩躁失眠。這是黃汗症,黃汗症患者兩脛冰冷。如果發熱,屬於歷節病。吃完東西就出汗,經常煩躁,盜汗,這是勞氣所致。
如果出汗時間晚,反而發熱,久而久之身體就會腫脹。持續發熱,必然會生瘡。如果身體沉重,出汗後立刻感覺身體輕便,久而久之,身體會抽搐。抽搐時胸痛,且汗只從腰部以上出,腰部以下不出汗,腰部酸痛無力,感覺皮膚中有異物,嚴重者不能進食,身體疼痛沉重,煩躁,小便不利。這就是黃汗症。
黃耆五分,白芍藥三分,桂枝三分,甘草三分。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盞,生薑七片,大棗一個,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後溫服,飯後服用。
黃耆桂枝苦酒湯
黃汗症患者身體腫脹,發熱,出汗且口渴,症狀類似於風水病。汗水沾濕衣物,顏色呈黃色,像柏樹汁一樣,脈象沉弱。這是因為出入水中,或沐浴時水從汗毛孔進入,形成黃色汗液。
黃耆五分,白芍藥三分,桂枝三分。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九分,醋一分,混合煎煮,去除藥渣後溫服。可以緩解心煩,一般六七天就能痊癒。如果煩躁不止,可能是因為服用苦酒的緣故。(也可用清酒代替苦酒)
庚戌八月十二日夜夢為費無虞縣封治水氣藥方
牽牛子三粒,胡椒一粒,胡椒十粒,木香一粒(皂子大小),蠍子一隻(稍小)。研磨成細粉,用煮熟的麵糊和成麻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丸,睡前用橘皮湯送服。與赤小豆煮附子藥同時服用,療效更佳。次年八月,費無虞縣令因患水病,服用此方而痊癒。
神掌膏
治療十種水腫。
巴豆半兩,膩粉半兩,硫黃一塊(龍眼大小)。研磨均勻,加水調成膏狀,製成餅狀,用棉布包裹數層,貼在肚臍處,用帶子紮緊。晚上用藥,半夜會感覺身體像火一樣熱,水從小便排出。等到四更天腫消退後,去除藥物。然後服用調理氣血的藥物,例如補元散(方劑在前)。
蛇黃餅子
藥王治療水腫的方劑。
白丁香,蛇黃,南硼砂(各等分,炒制後盛放)。用紙泥封固,用桑木火燒至藥物通紅,取出放涼後研磨成細粉,加入少量麵粉,加水製成餅狀。空腹嚼碎,用溫水送服,每日三次。第二天吃兩個餅,第三天三個餅,依此類推,直到第八天吃八個餅。如果水腫消退就停止服用。如果在八天內水腫消退,也應停止服用。如果牙縫出血,即使水腫消退也會死亡。每日服用三次,餅子大小如雞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