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十四 (13)
卷第十四 (13)
1. 淋
芎藭、獨活、旋覆花、藁本、細辛、蔓荊子(各一兩)、石膏、甘草、荊芥穗(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溫服,不以時。
桃紅散
辛羅、白附子、黃丹(等分二味同炒黃色,丹紫色去丹不用)。 上將白附子為末,茶酒調一錢匕,不以時。
白附子散
治頭痛連齒,時發時止,連年不已,此由風寒留於骨髓,二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宜服此。
麻黃(不去節)、烏頭、天南星(各半兩)、乾薑(一分)、蠍(五個)、白附子(一兩)、硃砂(一分研)、麝香(一分研)。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酒調服訖,去枕臥少時,又灸曲鬢一穴,在耳上將耳掩前,正當尖上,可灸七壯,左痛灸右,右痛灸左。
清神散
乾洗頭藥。 川芎、川烏頭、蒼朮、滑石、栝蔞根、白芷(各半兩)、綠豆(一合)。 上為細末,每用二錢擦於頭上,候少時篦之。
聖餅子
治偏正頭痛。 川烏頭、天南星、乾薑(各一兩)、甘草(以上並生)、川芎(各二兩)、防風(一分)、天麻(半兩)。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和丸,如芡子大,蔭一夕,來日曝乾。每服三兩餅子,先嚼荊芥三兩穗,方嚼藥,茶清送下,不以時。
黃耆膏
治頭面生瘡。 綿黃耆、吳白芷、槐角、防風、當歸(各半兩)、杏仁(二兩)。 上用麻油四兩,木炭火慢慢熬,候藥焦,漉出不用,入黃蠟二兩,熬成稀膏,入垍器中收密封,旋取如面油用之。
細辛丸
治頭痛久不瘥。 烏頭、藁本、川芎、細辛(各半兩)、甘草(一分)。 上為細末,用石膏半斤研細,入坩堝子內,大火煅過,飛去石末,滴石膏水和丸,如彈子大,茶酒任下一丸,不拘時候。
石膏丸
治傷寒偏正頭疼,噁心痰逆。 石膏(四兩)、玄精石(二兩)、硝石(一兩半)、烏頭(一兩)。 上為細末,薑汁煮麵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荊芥湯下,重者不過三服。
香茶散
治痰癖頭痛。 細辛、草烏頭(各一分)、陳茶牙(二分)、麝香(少許候熟入)。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二盞,煎至八分,麝香臨熟入少許,不過三服愈。
硃砂丹
治一切頭痛。 辰砂(水飛極細)、石膏(燒赤地內出火毒,取末)、白附子(各一兩炮)、生腦子(半錢)。 上為細末,粟米飯為丸,梧桐子大,薄荷湯細嚼下五丸,日中曬。硃砂內養一方無石膏。
神聖散
治頭痛不可忍者。 乾蠍(半生半熟去刺)、藿香葉、細辛、麻黃(去根節)。 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一錢,薄荷酒或荊芥茶調下,非時。
茯苓椒目丸
治身面浮腫,凡此病或是虛氣,或是風冷氣,或是水飲氣,或腫入腹,苦滿急害飲食。 葶藶子(七兩)、椒目、茯苓(各三兩)、吳茱萸(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飲下,日三。
芍藥黃耆湯
頭但能仰視,目不能開而眩,唾出若涕,惡風而振寒,此由腎氣不足,動作勞損,風搏於肺。腎氣不足,則膀胱不榮於外,故使強上瞑視。因其勞動而受風在肺,故唾出若涕而惡風,謂之勞風,宜此。
白話文:
[淋]
芎藭、獨活、旋覆花、藁本、細辛、蔓荊子等藥材各一兩,石膏、甘草、荊芥穗各半兩。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三片生薑,煎至七分熟,溫服,不限時間。
桃紅散
辛夷、白附子、黃丹等分,將辛夷與白附子同炒至黃色,黃丹炒至紫色,去除紅色部分不用。將白附子磨成粉末,每次用茶或酒調服一錢,不限時間。
白附子散
治療頭痛連齒,時發時止,持續多年不愈的病症。此病是由於風寒停留在骨髓,尤其以腦部為主,腦部氣逆導致頭痛,牙齒也疼痛,適合服用此藥。
麻黃(不去節)、烏頭、天南星各半兩,乾薑一分,蠍子五個,白附子一兩,硃砂一分研磨,麝香一分研磨。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字,用酒調服,服藥後去除枕頭平躺一會兒,再用艾灸灸扎曲鬢穴(位於耳廓上方,耳尖正前方),左邊疼痛灸右邊,右邊疼痛灸左邊,灸七壯。
清神散
乾洗頭髮的藥方。
川芎、川烏頭、蒼朮、滑石、栝蔞根、白芷各半兩,綠豆一合。磨成細粉,每次取二錢擦在頭上,過一會兒再梳理。
聖餅子
治療偏頭痛或正頭痛。
川烏頭、天南星、乾薑各一兩,甘草、川芎各二兩(以上藥材均為生品),防風一分,天麻半兩。磨成細粉,用湯浸泡蒸熟的餅子揉成丸藥,大小如芡實子,陰乾一夜,次日曬乾。每次服用三兩餅子,先嚼食三兩荊芥穗,然後再嚼食藥丸,用清茶送服,不限時間。
黃耆膏
治療頭面部生瘡。
綿黃耆、吳白芷、槐角、防風、當歸各半兩,杏仁二兩。用麻油四兩,用木炭小火慢慢熬煮,待藥材焦黑後,過濾去除藥渣,加入黃蠟二兩,熬成稀膏,放入容器中密封保存,使用時取用,如同使用面油一樣。
細辛丸
治療長期頭痛不癒。
烏頭、藁本、川芎、細辛各半兩,甘草一分。磨成細粉,用石膏半斤研磨成細粉,放入坩堝中,大火煅燒,飛去石末,用煅燒後的石膏水調和成丸藥,大小如彈珠,用茶或酒送服一丸,不限時間。
石膏丸
治療傷寒引起的偏頭痛或正頭痛,伴有噁心、痰逆。
石膏四兩,玄精石二兩,硝石一兩半,烏頭一兩。磨成細粉,用薑汁煮熟的麵糊做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丸,用荊芥湯送服,病情嚴重者最多服用三次。
香茶散
治療痰癖引起的頭痛。
細辛、草烏頭各一分,陳茶葉二分,麝香少許(待藥煎好快熟時再放入)。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兩杯水煎至八分熟,臨近煎好時放入少許麝香,最多服用三次即可痊癒。
硃砂丹
治療各種頭痛。
辰砂(水飛至極細),石膏(燒至赤紅,取出放涼後研磨成粉末),白附子(各一兩炮製),生薑汁(半錢)。磨成細粉,用粟米飯做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用薄荷湯送服五丸,白天曬太陽。硃砂內服方劑中不含石膏。
神聖散
治療劇烈頭痛,難以忍受者。
乾蠍(半生半熟,去除尾刺),藿香葉、細辛、麻黃(去除根節)。等分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薄荷酒或荊芥茶調服,不限時間。
茯苓椒目丸
治療全身或面部浮腫。此病可能是由於氣虛、風寒、水飲或腫脹入腹,導致腹脹、飢餓難耐,影響飲食。
葶藶子七兩,椒目、茯苓各三兩,吳茱萸二兩。磨成細粉,用煉蜜調和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丸,用米湯送服,每日三次。
芍藥黃耆湯
頭只能仰視,眼睛不能張開且頭暈目眩,唾液像涕一樣流出,怕風並伴有畏寒。此病是因腎氣不足,過度勞動,風邪侵犯肺部所致。腎氣不足,則膀胱氣化功能失調,導致頭昏眼花。由於過度勞動受風邪侵犯肺部,所以唾液像涕一樣流出且怕風,稱為勞風,適合服用此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