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十四 (3)
卷第十四 (3)
1. 淋
蠟丸子
治淋經效。
黃蠟(二兩),燈心(二束),木香,肉豆蔻(各一分),硇砂(半兩)。
上件藥並燈心併入蠟油銚子內,鐵箸攪候煙盡,放冷取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以溫酒調舶上茴香末一錢下。先炒燈心欲煙盡,後入三味藥更炒移時,稍丸服之。
石葦散
通利小便。
石葦,木通,瞿麥(各半兩),桂府滑石(一兩),揀甘草(半兩)。
上五味都為末,每服四錢,水半升,燈心一束同煎至一半,去滓徐徐呷之,立效。如水透快,一晝夜可下數斗,便覺身體輕快,行步如常。但極清瘦,皮骨相連,蓋膜間病氣去盡故也。然牙齦微動紅腫,牙齒間腥臭涎黏出,三兩日出得有次第,以綿塞子裹治牙藥塞之即已。更用青黛棗穰固濟甚佳。蓋水本腎病,須當撓腎,方得病退。早覺無妨,恐不知有此應驗,故先敘述。
石燕子煎
治砂石淋,每發不可忍者。
石燕子(一兩),滑石,石葦,瞿麥穗(等分)。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煎瞿麥燈心湯下十丸,食前日進二三,即以後湯下丸子。
石葦,瞿麥,木通(各四錢),陳皮,白茯苓(各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下前丸子。
長將散
治五淋小便常不利,陰中痛,日十數起,皆勞損虛熱所致,宜服。
石葦,滑石(各五兩),瞿麥,葵子(各一兩),車前子(三兩)。
(重校定此方內瞿麥葵子無分兩,其太平聖惠方內亦載之,名石葦散,納瞿麥葵子各用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熟水調下,不以時。
又方
葵子,白朮,茯苓,當歸(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白芍藥煎
治勞淋小腹疼痛,小便不利。
當歸,芍藥(白者),鹿茸,熟地黃(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阿膠湯下三十丸。
石葦散
治血淋。
石葦,白芍藥,當歸(各二兩),蒲黃(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以時。
茯苓散
治血淋。
五味子,阿膠,茯苓(各半兩),黃耆(一兩)。
(重校定此方無每服數目,其本方內又有瞿麥散一方,治療一同,每服二錢,以米飲調下。)
上為細末,米飲調下,不以時。
固脬丹
治脬寒小便頻數。
益智仁(二兩半),石菖蒲(一兩),白龍骨(三分),川烏頭(一兩)。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四十丸,煎益智鹽湯下。一方加覆盆子二兩。
滑石石葦散
治熱淋小便澀痛。
石葦,榆白皮(各一兩),滑石(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蔥白生薑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菩薩散
治血淋。
菩薩蛻,犀角末(各半兩),獨掃(二十穗)。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空心服。
通秘散
治氣淋。
陳皮,香附子,赤茯苓(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服。
生茶散
治暴患小便不通。
蓬莪朮,茴香,生茶(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鹽二錢,蔥白二寸,煎至六分,和滓空心服。
白話文:
淋
蠟丸子
治療淋病有效。將黃蠟(二兩)、燈芯(二束)、木香、肉豆蔻(各一分)、硇砂(半兩)等藥材與燈芯一起放入蠟油銚子中,用鐵箸攪拌至煙消盡,放涼後取出,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丸,用溫酒送服,並同時服用炒香的茴香末一錢。 製作方法是先炒燈芯至將近冒煙,然後加入其他三味藥材繼續翻炒一段時間,稍涼後製成丸藥服用。
石葦散
通利小便。將石葦、木通、瞿麥(各半兩)、桂枝、滑石(一兩)、甘草(半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半升,加燈芯一束同煎至一半,濾渣後慢慢服用,療效迅速。如果小便通暢,一天一夜可以排出大量小便,身體會感到輕快,行走自如。但由於病邪排出,人會變得非常消瘦,皮膚緊貼骨骼。此時牙齦可能會略微紅腫,牙縫間會有腥臭的黏液排出,持續三五天後會逐漸好轉。可以用棉花裹住牙藥塞入牙縫,或者使用青黛和棗核一起服用,效果更佳。因為小便不利是腎臟疾病引起的,必須滋補腎氣,才能治癒疾病。痊癒後可能不會記得這些症狀,所以事先說明。
石燕子煎
治療砂石淋,尤其針對疼痛難忍的症狀。將石燕子(一兩)、滑石、石葦、瞿麥穗(等分)研磨成細粉,用水煮成麵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用煎好的瞿麥燈芯湯送服十丸,每日飯前服用二至三次,每次服用後再服用藥湯。
另有一方:將石葦、瞿麥、木通(各四錢)、陳皮、白茯苓(各三分)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盞煎至七分,濾渣後服用,並同時服用上述丸藥。
長將散
治療五淋(各種小便不利)和小便不通,陰部疼痛,每日小便十幾次的症狀。此症狀多因勞損虛熱引起,適合服用此方。將石葦、滑石(各五兩)、瞿麥、葵子(各一兩)、車前子(三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熟水調服,不拘時辰。
(另一方:據校訂,原方中瞿麥、葵子的用量未註明,太平聖惠方中也記載了此方,名為石葦散,其中瞿麥、葵子各用二兩。)
另一方
將葵子、白朮、茯苓、當歸(各一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盞煎至六分,濾渣後溫服,飯前服用。
白芍藥煎
治療因勞累引起的淋症,伴有小腹疼痛和小便不利。將當歸、白芍藥、鹿茸、熟地黃(各一兩)研磨成細粉,用煉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用阿膠湯送服三十丸。
石葦散
治療血淋。將石葦、白芍藥、當歸(各二兩)、蒲黃(一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送服,不拘時辰。
茯苓散
治療血淋。將五味子、阿膠、茯苓(各半兩)、黃耆(一兩)研磨成細粉。用米湯送服,不拘時辰。(據校訂,原方未註明每次服用量,原方中另有一方名為瞿麥散,療效相同,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送服。)
固脬丹
治療膀胱寒冷,小便頻數。將益智仁(二兩半)、石菖蒲(一兩)、白龍骨(三分)、川烏頭(一兩)研磨成細粉,用酒煮麵糊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空腹服用四十丸,用煎好的益智仁鹽湯送服。另一方加覆盆子二兩。
滑石石葦散
治療熱淋,症狀為小便澀痛。將石葦、榆白皮(各一兩)、滑石(二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盞,與蔥白、生薑同煎至六分,濾渣後溫服,飯前服用。
菩薩散
治療血淋。將蟬蛻、犀角末(各半兩)、獨掃(二十穗)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送服,空腹服用。
通秘散
治療氣淋。將陳皮、香附子、赤茯苓(等分)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盞同煎至六分,濾渣後飯前服用。
生茶散
治療突然發作的小便不通。將蓬莪朮、茴香、生茶(等分)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盞,鹽二錢,蔥白二寸同煎至六分,連渣空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