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一 (2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27)

1. 婦人

上為細末,每服三兩,水三碗同煎至三四沸用之。

狐牙散

治痔。

大螗螂(一個),白礬(一塊)。

上研同細,以生麻油調塗之。

如聖丸

治痔瘻,不問久新,有蟲無蟲可服。(校定此方杏仁以四兩比附為用)

杏仁(去皮尖並雙仁者,砂盆研濾候滓盡)。

上以銀石器慢火熬,更用大棗二十九枚同煎,棗熟剝去皮核,再熬候稠,入萆薢末二兩,更熬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食前銼散下,日二服。

皂角鵝散

治痔疾。

上以皂角鵝不以多少,焙乾為末。每服一大錢,酒一盞調下,氣下泄為度。

治五痔漏法

三方

上以舊棕皮十葉,當歸一兩,一處燒取燼,研細分作十服。每旦以無灰酒調下一服,盡即安,漏者二十服效。

又方

上以五倍子不拘多少為細末,每服三錢,於小盆器中用百沸湯浸洗,淋洗日三五次。

又方

上以大棗七枚,去核,入膩粉與硇砂少許,填滿濕麵裹之,候乾陰陽火煅令黑,去面取棗碾細末。每服半錢,粥飲調下。

小黃耆丸

治手陽明之支脈,絡於齒縫而下屬大腸。若風客其經,則齒牙疼痛及大便秘滯,或時便血,久久不已則成痔疾,宜服此藥。

熟乾地黃,川芎,枳殼,綿黃耆,防風(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煎皂子仁湯下。

苦楝丸

治腸風下血,不以新久。

防風,乾漆蓋(生),人參,苦楝根皮(各一錢),荊芥穗,海金沙(各半錢),何首烏(一錢)。

上為細末,醋煮麵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七丸,空心煎樗白皮湯下。

槐角煎

治男子婦人下血。

鳳眼草(用仁子此乃樗阪殼),槐角,地榆,枳殼(各一兩),荊芥穗,密陀僧(火煅),槐花(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不以時,婦人淡醋湯下。

沒藥丸

主腸風下血,疼痛不已。

蝟皮,鯉魚鱗(二味燒存性研),桂(去粗皮,有熱者去桂用黃連或黃柏黃芩),雞冠花,沒藥(各一兩),枳殼(半兩)。

上除研藥外為細末,後入研藥令勻,煉蜜和或酒煮麵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

假蘇丸

治痔疾成漏,膿血脫肛疼痛及腸風下鮮血。

假蘇(荊芥也),黃耆,防風,皂子仁,槐角,枳殼(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熟水下。

地錦湯

治腸風下血。

熁菜葉,千針草,酸草子,地錦草(等分陰乾)。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食後溫服。

烏金散

治腸風瀉血,神奇方。

木鱉子(一兩半,去皮及青膜),沒藥,枳殼(各一兩),胡桃(三個)。

上四味以清油燈焰內燒存性細研,空心米飲調下二錢,覺痛即愈,血立止。忌生冷油膩。

小豆丸

治腸風毒。

赤小豆,好硫黃(各一兩),附子(生用半錢)。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醋湯下。

貫眾散

治腸風下血。

貫眾(一兩,火煅存性),五倍子(半兩,火煅存性),白礬(二銖,枯)。

白話文:

[婦人]

狐牙散

治痔瘡。將大螗螂一個、白礬一塊研磨成細末,用生麻油調和後塗抹患處。

如聖丸

治療痔瘡和肛漏,無論病程長短,有無蟲症皆可服用。(方中杏仁用量以四兩為準)將杏仁(去皮尖和雙仁,研磨後過濾取汁)用銀器慢火熬煮,加入二十九枚大棗同煎,棗熟後剝去皮核,繼續熬煮至稠,再加入萆薢末二兩,熬煮成可丸的稠度,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到四十丸,飯前空腹服用,每日兩次。

皂角鵝散

治療痔瘡。將皂角(數量不限)焙乾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大錢(約3克),用一盞酒送服,以排出氣體為度。

治五痔漏法

第一方:將舊棕皮十片、當歸一兩一起燒成灰燼,研磨成細末,分成十份服用。每天早晨用無灰酒送服一份,服用完畢即可痊癒,如有漏症則需服用二十份才能見效。

第二方:將五倍子(數量不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沸水浸泡在小盆中清洗患處,每日清洗三到五次。

第三方:將七枚大棗去核,加入膩粉和少量硇砂,填滿濕麵後包裹起來,烘乾後用陰陽火煅燒至黑色,去面取棗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粥湯送服。

小黃耆丸

治療手陽明經絡的問題,此經絡連接牙齒,向下通向大腸。如果風邪侵犯此經,則會導致牙齒疼痛、大便秘結,或便血,久治不愈則會形成痔瘡,宜服用此藥。將熟地黃、川芎、枳殼、綿黃耆、防風各半兩研磨成細末,用煉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皂角仁湯送服。

苦楝丸

治療腸風下血,無論病程長短。將防風、乾漆蓋(生)、人參、苦楝根皮各一錢,荊芥穗、海金沙各半錢,何首烏一錢研磨成細末,用醋煮麵糊和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丸,空腹用樗白皮湯送服。

槐角煎

治療男女下血。將鳳眼草(即樗樹的果殼)、槐角、地榆、枳殼各一兩,荊芥穗、密陀僧(火煅)、槐花各半兩研磨成細末,用煉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丸,不限時間,婦人用淡醋湯送服。

沒藥丸

主治腸風下血,疼痛不止。將蝟皮、鯉魚鱗(二味燒存性研磨)、桂枝(去粗皮,如有熱症則用黃連、黃柏或黃芩代替)、雞冠花、沒藥各一兩,枳殼半兩,除了研磨過的藥物以外,其餘藥物研磨成細末,再將研磨好的藥物混合均勻,用煉蜜或酒煮麵糊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溫酒送服。

假蘇丸

治療痔瘡導致的肛門漏管、膿血、脫肛疼痛以及腸風下鮮血。將假蘇(即荊芥)、黃耆、防風、皂角仁、槐角、枳殼等量研磨成細末,用煉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四十丸,飯前用熟水送服。

地錦湯

治療腸風下血。將熁菜葉、千針草、酸草子、地錦草等量陰乾後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白開水送服,飯後溫服。

烏金散

治療腸風瀉血,神奇藥方。將木鱉子(一兩半,去皮及青膜)、沒藥、枳殼各一兩,胡桃三個,用清油燈焰燒存性後研磨成細末。空腹用米湯送服二錢,感覺疼痛即會痊癒,出血也會立即停止。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小豆丸

治療腸風毒。將赤小豆、硫磺各一兩,附子(生用)半錢研磨成細末,用水煮麵糊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用醋湯送服。

貫眾散

治療腸風下血。將貫眾(一兩,火煅存性)、五倍子(半兩,火煅存性)、白礬(二銖,枯燥)研磨成細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