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一 (26)
卷第一 (26)
1. 婦人
𦏰殼丸
治痔瘻。
𦏰殼、槐角、枳實(各二兩)、人參、阿膠(各一兩)、黃耆(二兩)。
上除人參阿膠同搗為末,後將四味末鍋內合炒黃黑色,入麝香二錢,並參膠二味同研,粟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橘皮湯下,日二三服。
鷹觜丸
治痔瘻。
鷹觜爪(一副)、榼藤子(一個)、赤龍鱗(一錢)、穿山甲(一錢)、㘻角將軍(一個)。
上件五味,將㘻甲不燒,外四味一處入瓷罐內燒黑煙出,帶黃煙存性冷取出為末,細研㘻角頭足入在藥中。然後用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酒調散子下丸子。
小黃耆丸
治胴腸風熱大便秘滯及五痔結核。
防風(一兩)、黃耆(二兩)、芎藭(半兩)、皂角子仁黃(二分)、枳殼(一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以時米飲下。
保命散
治遠年不瘥痔瘻下血不止,神效。
蝟皮、楮白皮(各一兩)、槐子、黃牛角䚡(各半兩)、黑葧臍子(十個)。
上件同入坩罐子內,用葧臍蓋面,圓瓦子蓋口,鹽泥固濟,用炭火三秤煅白煙出為度。用土蓋之,候冷取出為細末。每藥末一兩,用黑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乳香少許。每服二錢,煎皂皂兒湯,破酒調下,空心食前。
銼散
治痔。
防風、枳殼、黃耆、竹葉、甘草。
上等分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薑二片同煎至八分,下藥。如已安樂,或痔多年有結核,以狐牙散治之。
槐花散
治五痔膿血。
槐花、荊芥(各一分)、千針草(半兩)、伏火硇砂(三錢)。
上同為細末,每服三錢,麝香一錢同研如粉,用好酒一盞煎熱,調藥末下丸子,立效。臨臥日三服,永除根本。
如聖丸
治年深痔疾惡瘡腫癢。
豬懸蹄、穿山甲、蝟皮、紅樣兒(各三兩)。
上藥銼用藏瓶一個,入藥在內,鹽泥固濟,留眼子一個,用炭火燒令通赤煙盡為度。為細末,入沒藥一兩,乳香半兩,麝香一錢同再研勻。用黃蠟三兩熔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甘草末一錢同溫酒調下。
曲米丸
治新久一切痔漏之疾。
神麯、大麥糵(各四兩)、厚朴(八兩)、洪術(二兩或白朮)。
上為細末,以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食後以溫水下三五十丸,常服甚妙。大治下血痔漏,飲食不消,有谷穴者亦治。
牛膽丸
治痔漏。
犍牛兒膽、蝟膽(各一個)、膩粉(五十文)、真麝香(二十文)。
上將蝟膽汁等三味和勻,入牛膽內,系頭四十九日熟。旋取為丸,如大麥粒,用紙捻送瘡內。候追出惡物是效,瘡口漸合。紙面蓋瘡,留一邊出惡物。
雞酒膏
治腸風痔瘻。
沒藥(一錢)、麝香(半錢)、乳香(半分)。
上同研細,同雞子一個尖頭開破,傾出黃並清打勻,調藥都傾在雞子內。以油紙裹數重系定勿令漏,入水煮熟,去殼分作四服,空心溫酒下。
枳殼湯
治腸風痔疾。
皂角黃仁、枳殼、青皮(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朴硝散
治淋渫痔瘡。
五倍子、朴硝(等分)。
白話文:
婦人
𦏰殼丸
治療痔瘡和廔管。
配方:𦏰殼、槐角、枳實(各二兩)、人參、阿膠(各一兩)、黃耆(二兩)。
製法:除了人參和阿膠以外的藥材磨成粉末,然後將這四種粉末一起炒至黃褐色,加入麝香二錢,再與人參、阿膠一起研磨,用粟米飯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用法: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橘皮湯送服,每日服用二到三次。
鷹觜丸
治療痔瘡和廔管。
配方:鷹嘴爪(一副)、榼藤子(一個)、赤龍鱗(一錢)、穿山甲(一錢)、㘻角將軍(一個)。
製法:穿山甲不需燒烤,其餘四味藥材一起放入瓷罐中燒烤至冒黑煙,帶點黃煙後,保持藥性冷卻取出磨成粉末,再將穿山甲的頭和腳研磨成細粉加入藥末中。然後用酒煮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用法:每次服用七丸,用酒調和米粉送服。
小黃耆丸
治療腸道風熱導致的大便秘結以及五種痔瘡結核。
配方:防風(一兩)、黃耆(二兩)、芎藭(半兩)、皂角子仁黃(二分)、枳殼(一分)。
製法: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用法:每次服用三十丸,不限時間,用米湯送服。
保命散
治療多年未癒的痔瘡和廔管,並伴有出血不止的症狀,療效顯著。
配方:蝟皮、楮白皮(各一兩)、槐子、黃牛角䚡(各半兩)、黑葧臍子(十個)。
製法:將所有藥材放入坩罐中,用葧臍蓋在藥材上面,再用圓瓦片蓋住罐口,用鹽泥封固,用炭火煅燒至冒出白色煙霧為止。然後用土蓋住,待冷卻後取出磨成細粉。每次取藥末一兩,再加入炮製過的(去皮去臍)黑附子半兩,以及少許乳香。
用法:每次服用二錢,用煎好的皂角湯,加入少量酒調服,空腹飯前服用。
銼散
治療痔瘡。
配方:防風、枳殼、黃耆、竹葉、甘草(等分)。
製法:將藥材磨成粗粉。
用法:每次服用三錢,用一大碗水,加兩片生薑一起煎至八分滿,然後加入藥粉。如果症狀已緩解,或者痔瘡多年伴有結核,則改用狐牙散治療。
槐花散
治療五種痔瘡引起的膿血症狀。
配方:槐花、荊芥(各一分)、千針草(半兩)、伏火硇砂(三錢)。
製法:將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再將麝香一錢研磨成細粉,用一杯好酒煎熱,調入藥粉服用。
用法:藥效顯著,睡前服用,每日三次,能徹底根除病症。
如聖丸
治療多年痔瘡,以及伴隨的惡瘡、腫脹、瘙癢等症狀。
配方:豬懸蹄、穿山甲、蝟皮、紅樣兒(各三兩)。
製法:將藥材磨碎,放入一個瓷瓶中,用鹽泥封固,只留一個小孔,用炭火燒烤至通紅,煙霧散盡為止。取出磨成細粉,加入沒藥一兩,乳香半兩,麝香一錢,再次研磨均勻。用黃蠟三兩熔化,和藥粉一起做成粟米大小的藥丸。
用法:每次服用五到七丸,用甘草末一錢與溫酒調服。
曲米丸
治療新舊各種痔瘡和廔管疾病。
配方:神麴、大麥芽(各四兩)、厚朴(八兩)、白術(二兩,或用蒼術)。
製法:將藥材磨成細粉,用醋煮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用法:飯後用溫水送服三五十丸,長期服用效果最佳。對於下血、痔瘡、廔管、消化不良,以及有谷穴(肛門廔管)的患者都有療效。
牛膽丸
治療痔瘡和廔管。
配方:犍牛膽、蝟膽(各一個)、膩粉(五十文)、真麝香(二十文)。
製法:將蝟膽汁與膩粉、麝香混合均勻,放入牛膽內,紮緊,放置四十九天使其成熟。然後取出做成大麥粒大小的藥丸,用紙捻送入瘡口內。
用法:藥效顯著,待排出膿液後,瘡口會逐漸癒合。用紙覆蓋瘡口,留一邊排出膿液。
雞酒膏
治療腸風(腸炎)、痔瘡和廔管。
配方:沒藥(一錢)、麝香(半錢)、乳香(半分)。
製法: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一個雞蛋(從尖端戳破,倒出蛋黃和蛋白混合均勻),將藥粉加入雞蛋液中攪拌均勻。用油紙包裹數層,紮緊防止漏液,放入水中煮熟,去殼,分成四份服用。
用法:空腹用溫酒送服。
枳殼湯
治療腸風(腸炎)和痔瘡。
配方:皂角黃仁、枳殼、青皮(各半兩)。
製法:將藥材磨成細粉。
用法: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送服。
朴硝散
治療濕熱引起的痔瘡。
配方:五倍子、朴硝(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