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一 (22)
卷第一 (22)
1. 婦人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不以時。
大附子丸
治血崩,日夜不絕,將欲困篤。
大附子、禹餘糧、白馬蹄、鹿茸(各二兩)、烏賊魚骨、龍骨(各一兩)、當歸(一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沒藥散
治血風氣攻注,遍身疼痛。
沒藥、川芎、木香、川烏頭、天麻、香白芷、官桂、茯神、牡丹皮、赤芍藥、當歸(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用陳茶調下,日進三四服。
內補湯
治血虛氣澀,風邪稽留,榮衛不調,手臂麻重,五痹攣急(一方去枳殼,用當歸)。
熟地黃、杜仲(各八分)、黃耆(六分)、枳殼、茯苓、陳橘皮、人參(各四分)、防風、川芎、白芍藥(各三分)、薯蕷、甘草、山茱萸(各二分)。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三物湯
治妊娠心痛及心中痞,諸逆懸痛。
桂、白朮(各二分)、枳實(半分)。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又方
上以良薑一兩,搗為末,每服二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川芎散
治婦人頭眩痛,久不瘥。
川芎、羌活、防風、細辛、旋覆花、藁本、蔓荊子(各五兩)、石膏、甘草(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後熱服。
喘
論曰:喘急之病,皆由榮衛之氣,循行失度,氣經於臟,而臟不能受,諸氣上並於肺,肺管溢而氣爭,故令喘息。其始得之,或因墜墮恐懼,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而氣不行,氣不行則留於肝,肝氣乘肺,此喘出於肝;或因驚恐,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氣亂於中心,乘於肺,此喘出於心;或因渡水跌僕,腎氣暴傷,而不通行,氣留於腎,腎氣上乘於肺,此喘出於腎;或因飽食過傷,動作用力,穀氣不流行,脾氣逆而乘肺,此喘出於脾。凡諸臟相乘而喘者,宜此團參丸。
團參丸
團參(二兩)、人參(一兩)、大腹皮、橘皮(黃者,各一兩)、麥門冬(二兩)、吳茱萸(半兩)、半夏曲(一兩)、檳榔、芫花、附子、澤瀉、桂、杏仁、枳實、白朮、訶子(各半兩)、桑白皮(二兩)。
上為細末,姜糊和丸,如梧桐子大,米飲下十丸,未知,加至三十丸。
若咳逆倚息,喘急鼻張,其人不得仰臥,咽喉如水雞聲,時發時止,此由驚憂之氣,蓄而不散,肺氣鬱伏,或因過飽勞動,其氣上行,而不能出於肺,又遇寒邪,肺寒則諸氣收聚,氣稍緩則息,有所觸則發,經久不能治,謂之肺脹,宜此玉液散。
玉液散
川芎、茯苓、知母、貝母、杏仁、葶藶、半夏曲、柴胡、麻黃(各一兩)、甘草、羌活、馬兜鈴(各半兩)、石膏(二兩)、訶子(一兩)、黃橘皮、白朮(各一兩半)、桂、人參(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個,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橘皮丸
治風虛支滿,膀胱虛冷,氣上衝肺,氣息奔冷,咽喉氣悶,往來下氣。
白話文:
婦人
大附子丸
治療血崩,日夜不停,病情危急。藥方:大附子、禹餘糧、白馬蹄、鹿茸(各二兩)、烏賊魚骨、龍骨(各一兩)、當歸(一兩半)。將藥磨成細粉,加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溫酒送服。
沒藥散
治療血風引起的全身疼痛。藥方:沒藥、川芎、木香、川烏頭、天麻、香白芷、官桂、茯神、牡丹皮、赤芍藥、當歸(各等份)。將藥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陳茶送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內補湯
治療血虛氣滯、風邪停滯、氣血失調,導致手臂麻木沉重,以及五種痹症引起的肌肉攣縮(有一方去掉枳殼,用當歸代替)。藥方:熟地黃、杜仲(各八分)、黃耆(六分)、枳殼、茯苓、陳橘皮、人參(各四分)、防風、川芎、白芍藥(各三分)、薯蕷、甘草、山茱萸(各二分)。將藥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盞、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煎至六分,過濾藥渣,溫熱服用,飯前服用。
三物湯
治療孕婦心痛、胃脘痞滿、以及各種逆氣上衝的疼痛。藥方:桂枝、白朮(各二分)、枳實(半分)。將藥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六分,過濾藥渣,溫熱服用,不拘時辰。
三物湯另一方
藥方:良薑一兩,搗成細粉,每次服用二到三錢,加水一盞,煎至六分,過濾藥渣,飯前溫熱服用。
川芎散
治療婦女頭暈頭痛,久治不癒。藥方:川芎、羌活、防風、細辛、旋覆花、藁本、蔓荊子(各五兩)、石膏、甘草(各半兩)。將藥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六分,過濾藥渣,飯後熱服。
論喘
喘息的病症,都是由於氣血運行失常,導致臟腑氣機紊亂,各臟腑之氣上衝於肺,肺氣失調而引起喘息。發病之初,可能是由於墜落、驚恐等原因,驚恐則精氣內斂,導致上焦氣機閉塞不通,氣機不通則滯留在肝臟,肝氣犯肺而致喘息;或是因驚恐,導致心神不安,氣機紊亂,影響肺氣而致喘息;或是因落水跌倒等損傷腎氣,腎氣上衝於肺而致喘息;或是因飲食過度或勞累,脾胃氣機失調,脾氣逆犯肺而致喘息。凡是因臟腑氣機失調而引起的喘息,都適合服用團參丸。
團參丸
藥方:團參(二兩)、人參(一兩)、大腹皮、橘皮(黃色的,各一兩)、麥門冬(二兩)、吳茱萸(半兩)、半夏曲(一兩)、檳榔、芫花、附子、澤瀉、桂枝、杏仁、枳實、白朮、訶子(各半兩)、桑白皮(二兩)。將藥磨成細粉,用薑汁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用米湯送服,每次十丸,效果不明顯可加至三十丸。
如果咳嗽、氣喘、呼吸困難,不能仰臥,咽喉有水雞一樣的聲音,時發時止,這是由於憂慮等情緒引起的肺氣鬱結,或因過度飲食勞累,導致氣機上逆,不能宣發於肺,又遇寒邪,肺寒則氣機收斂,稍緩則息,觸動則發,久治不癒,稱為肺脹,適合服用玉液散。
玉液散
藥方:川芎、茯苓、知母、貝母、杏仁、葶藶子、半夏曲、柴胡、麻黃(各一兩)、甘草、羌活、馬兜鈴(各半兩)、石膏(二兩)、訶子(一兩)、黃橘皮、白朮(各一兩半)、桂枝、人參(各一兩)。將藥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盞,生薑三片,大棗一個,煎至七分,過濾藥渣,溫熱服用,不拘時辰。
橘皮丸
治療風虛引起的胸悶,膀胱虛寒,氣逆衝於肺,呼吸急促冰冷,咽喉氣悶,以及氣逆下衝等症狀。 (藥方未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