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一 (7)
卷第一 (7)
1. 婦人
治婦人室女月候不通臍腹㽲痛一切血疾。
紫葳(二兩) 當歸 術(各一兩)。
上為細末空心冷酒調下二錢,如行十里許更用熱酒調一服。
烏藥丸
治妊娠傷寒內熱煩燥胎動不安致喘躁不能臥及有所下。
烏藥(一兩別為細末) 白堊(三兩) 乳香(半兩)。
上同研勻每服二錢糖水調下不以時候。
透泉散
下奶。
豬懸蹄甲 穿山甲 漏蘆(各半兩)。
上將豬懸蹄甲穿山甲炒焦色同漏蘆一處為末,食後以溫酒調下二錢神妙。
木鱉子湯
下奶。
青橘皮 栝蔞根(各一兩) 木鱉(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臨臥溫服。
牡蠣散
治小便白濁丈夫婦人小兒並用。
厚朴(去皮薑製) 牡蠣 白朮(各半兩)。
上為細末空心米飲調二錢,日進二三服。
艾煎丸
治衝任久虛血海冷憊臍腹疼痛月候不勻四肢怠墮百節痠疼飲食進退下臟虛鳴及妊娠不牢赤白帶下面色萎黃口淡無味胸膈滿悶,常服此補血臟解勞倦止疼痛消脹滿厚肌肉。
艾青(五兩) 乾薑(二兩) 附子(一兩)。
上為細末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醋湯下二十丸。
秦艽散
治婦人臟腑不調。
秦艽 阿膠 艾葉。
上等分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糯米百粒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空心。
榆白皮散
治妊娠忽暴下血及胎燥不動搖。
榆白皮(三兩) 當歸(二兩) 熟地黃(四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大黃沒藥煎
治婦人產後惡物不快時發寒熱躁煩悶亂狂語發渴面赤。
沒藥(別研) 大黃(各一兩) 當歸(二兩)。
上為細末,用米醋二升入前藥末調勻於銀器中熳火熬成稠餳相似攤冷刮入瓷合盛不得濕器打著,每服一彈子許童子小便一盞化開同煎至七分入醋半杓子重煎五七沸溫服,未止半日後再進。
茯苓湯
治妊娠小便不通時發寒熱。
赤茯苓 葵子。
上件等分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以時。
地黃散
治婦人血少氣寒面色青白。
地黃 乾薑(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以時。
錫粉丸
治妊娠胎死腹中候其母面色赤舌青者是。
錫粉 水銀(各一錢)。
上同研不見水銀為度,棗肉和丸如豌豆大,每服五十丸瞿麥湯下。
滋陰養血丸
治勞虛血弱肌肉枯燥手足多煩肢節痠疼鬢髮脫落面少顏色腹中拘急痛引腰背去血過多崩傷內竭胸中短氣晝夜不得眠情思不樂怔忪多汗。
熟地黃 當歸(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不以時。
芎藭湯
調益榮衛滋養血氣,治諸疾失血虛羸短氣腹中疼痛面體少色心忪驚悸虛煩汗出時發寒熱倦怠無力妊娠溫和胞絡助氣產後順行余穢滋生新血。
芎 當歸(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酒少許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大豆紫湯
治產後百病及中風痱痙或背強口噤或但煩熱苦渴或頭痛背重或身癢者嘔逆直視,此皆因虛風冷濕及勞傷所為。
白話文:
婦人諸疾方劑:
治婦人月經不通、臍腹疼痛及一切血症:
紫葳二兩,當歸、白朮各一兩。研成細末,空腹用冷酒送服二錢,走約十里路程後,再用熱酒送服一劑。
烏藥丸:
治妊娠期間傷寒、內熱煩躁、胎動不安、呼吸急促、不能平臥以及其他產後症狀。
烏藥一兩(研成細末)、白堊三兩、乳香半兩。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二錢,用糖水送服,不拘時辰。
透泉散:
催乳。
豬蹄甲、穿山甲、漏蘆各半兩。將豬蹄甲、穿山甲炒至焦黃,與漏蘆一起研成細末,飯後用溫酒送服二錢,效果神奇。
木鱉子湯:
催乳。
青橘皮、栝樓根各一兩,木鱉子半兩。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加一盞水煎至六分,去渣,睡前溫服。
牡蠣散:
治療小便白濁,男女老少皆可服用。
厚朴(去皮,薑汁制)、牡蠣、白朮各半兩。研成細末,空腹用米湯送服二錢,每日服用二至三劑。
艾煎丸:
治療衝任經脈久虛、血虛、腹部冷痛、月經不調、四肢無力、關節酸痛、飲食不佳、下腹鳴響、妊娠不穩、白帶或赤帶、面色萎黃、食慾不振、胸悶等症狀,長期服用可補血、消除疲勞、止痛、消腫脹、增強肌肉。
艾葉五兩、乾薑二兩、附子一兩。研成細末,用醋煮麵糊做成丸藥,如梧桐子大小,每次空腹用醋湯送服二十丸。
秦艽散:
治療婦女臟腑功能失調。
秦艽、阿膠、艾葉等分,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加二盞水和一百粒糯米一起煎至一盞,去渣,空腹溫服。
榆白皮散:
治療妊娠期間突然大量出血以及胎兒不動。
榆白皮三兩、當歸二兩、熟地黃四兩。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加一盞水和三片生薑一起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大黃沒藥煎:
治療產後惡露不淨,伴有寒熱、煩躁、神志不清、口渴、面紅等症狀。
沒藥(另研)、大黃各一兩、當歸二兩。研成細末,用二升米醋調勻,在銀器中用文火熬成膏狀,攤涼後刮入瓷器保存,避免受潮。每次服用一彈子(約一湯匙)量,加一盞童子尿煎至七分,再加半杓醋,煎煮五七沸後溫服。若症狀未消,半日後再服一劑。
茯苓湯:
治療妊娠期間小便不通,伴有寒熱。
赤茯苓、葵子等分,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加二盞水煎至一盞,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地黃散:
治療婦女血虛、畏寒、面色青白。
地黃、乾薑各一兩。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溫酒送服,不拘時辰。
錫粉丸:
治療妊娠胎死腹中,孕婦面色紅潤,舌頭青紫者。
錫粉、水銀各一錢。研磨至看不見水銀為止,用棗肉做成丸藥,如豌豆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瞿麥湯送服。
滋陰養血丸:
治療勞累導致血虛、肌肉乾枯、手足心煩、關節酸痛、頭髮脫落、面色萎黃、腹部拘急疼痛、腰背疼痛、出血過多、崩漏、心悸、胸悶氣短、失眠、情緒低落、心神不安、多汗等症狀。
熟地黃、當歸各一兩。研成細末,用煉蜜做成丸藥,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米湯送服,不拘時辰。
芎藭湯:
調節氣血,滋養血液,治療各種疾病引起的失血、體虛、氣短、腹痛、面色蒼白、心悸、驚恐、煩躁、多汗、寒熱、疲乏無力,以及妊娠期間溫補胞絡、助氣血、產後幫助惡露排出、滋生新血等。
川芎、當歸等分。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加一盞半水,少許酒,煎至七分,去渣,飯前溫服。
大豆紫湯:
治療產後各種疾病,以及中風、驚厥、背強直、口噤、煩熱口渴、頭痛、背重、皮膚瘙癢、嘔吐、視物不清等症狀,這些都是由於體虛、風寒濕邪以及勞傷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