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一 (4)
卷第一 (4)
1. 婦人
豬腎湯
廣濟療產後虛羸喘乏或乍熱狀如瘧,名為勞損者。
豬腎(一具去脂四破),香豉,白粳米(各一兩),蔥白(切一升),人參,當歸(各二兩)。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服七合,以意消息,忌犬肉濕面蒜等。
白朮散
和養胎氣。
白朮,人參,旋覆花,熟地黃,當歸,阿膠(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二盞酒三分同於銀器中熬至一盞,去滓七分,空心溫服,一日一服,至六個月覺胎氣榮安即罷服。若覺腰中痛,即是藥養胎氣未勝邪氣,每服加吳茱萸四七粒同煎。
阿膠散
治妊娠勞役過度,喜怒不常,服飲失時,冒觸風冷,遂至胎動不安,腰腹俱痛,胞漏下血,疲極眩暈。
阿膠,人參,白茯苓,桑寄生,白朮(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不以時服。(一方名阿膠糯米白朮湯)
阿膠丸
催產。
真阿膠(四片),蛇蛻皮(一條),熟艾(半兩),敗筆(一管),大麥花(少許炙,如無花以麥櫱上牙子代為末)。
上一處研為末,以軟粳米飯為丸,雞頭大丸,時黏手,以少許面為丸。難產三日至五日服此立下,如產時衣先下,兒未見,足踏衣,生用通靈散子一字醋湯調下。
葵子散
治難產胎不轉動者,宜速服。
冬葵子(一兩),甘草(二兩),榆白(四兩),桂(六兩),滑石(三兩)。
上為粗末,以水一盞煎二三錢,去滓溫服,不以時候。
小品茯苓丸
治妊娠惡濕嘔吐,顛倒垂死,不自勝持。
白茯苓,人參(各一兩),桂,甘草,枳實(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不以時。
烏魚骨散
治漏下不止。
烏魚骨,鹿茸,阿膠(各三兩),當歸(二兩),蒲黃(一兩)。
上為細末,溫酒調二錢,不以時。
滑胎散
治痛極難產。
榆白皮(二兩),瞿麥,木通(各三分),牛膝,天麻子仁(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當歸散
溫補。
附子,桂,當歸(各半兩),白朮(一兩半),甘草(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
阿膠芎藭散
治妊娠傷動腹痛下血。
阿膠,熟乾地黃,當歸,艾葉,芎藭(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非時以溫酒調下。
木香白朮散
安和氣,滋養衝任,進飲食,去百病。
白朮(二兩),茯苓(一兩),人參(半兩),木香(一分),甘草(二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粳米飲調下,不以時。
桃仁散
治血氣不調,臍腹撮痛,及產後小腹痛。
桃仁,當歸,乾薑,白芷,芎(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七分酒三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無時。
丁香當歸丸
治婦人血氣,十生九死,腹中作塊,不問新久皆治。
當歸,母丁香,牡丹皮,紅花(並生),肉桂。
上件等分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不過十服立效。
柏葉鹿茸丸
治衝任氣虛,臍腹疼痛,漏下赤白。
白話文:
[婦人]
豬腎湯: 治療產後虛弱、氣喘乏力或時冷時熱像瘧疾一樣,稱為勞損的症狀。
白朮散: 調養胎氣。
阿膠散: 治療懷孕期間勞累過度、情緒不穩、飲食無規律、受寒感冒,導致胎動不安、腰腹疼痛、胎盤出血、疲倦暈眩。
阿膠丸: 催產。
葵子散: 治療難產,胎兒無法轉動,需立即服用。
小品茯苓丸: 治療懷孕期間噁心嘔吐、嚴重不適,幾乎危及生命。
烏魚骨散: 治療產後出血不止。
滑胎散: 治療劇烈疼痛的難產。
當歸散: 溫補。
阿膠芎藭散: 治療懷孕期間活動過度導致腹部疼痛出血。
木香白朮散: 安定氣血,滋養衝任二脈,促進食慾,治療各種疾病。
桃仁散: 治療氣血失調,肚臍周圍絞痛,以及產後小腹疼痛。
丁香當歸丸: 治療婦女氣血疾病,腹部腫塊,無論病程長短均可治療。
柏葉鹿茸丸: 治療衝任二脈氣虛,臍腹疼痛,陰道出血或白帶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