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一 (3)
卷第一 (3)
1. 婦人
蘇木飲子
治產後血暈迷悶面色青黑或惡物衝心痛不可忍時發寒熱嘔逆不思飲食
蘇木(銼) 當歸 赤芍藥 桂 陳皮(各一兩) 香附子 甘草(各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小便各半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地黃煎丸
治婦人產前後眼見黑花,或即發狂如見鬼狀,胎衣不下,失音不語,心腹脹滿,水穀不化,口乾煩渴,寒熱往來,口內生瘡,咽中腫痛,心忪悸,夜不得睡,產後中風,角弓張,面赤牙關緊急崩中,下血如豚肝狀,身體煩躁,恍惚昏迷,四肢腫滿,及胎不安,唇口指甲青,下血,臍腹滿痛。
生地黃(二斤以布袋取汁留滓) 生薑(二斤以布袋研取汁留滓)
以生薑汁炒地黃滓以地黃汁炒生薑滓至干
蒲黃(四兩) 當歸 延胡索(糯米肉炒赤用朱各一兩) 南番琥珀(三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當歸湯下一丸食前日二服
平安丹
催產
金箔 銀箔(各三片) 硃砂 乳香(各半兩) 麝香(一錢) 臘月兔腦
上為細末,研勻兔腦和丸如豌豆大。仍先擇吉日望月合之。每遇難產之人,以乳香下一粒,則無諸般苦痛,便得分娩。若男左握藥而出,女則右手持丹而下矣。神妙。
內補芎藭湯
治產後虛羸及崩傷過多虛竭腹中絞痛並宜服之
芎藭 乾地黃(各四兩) 白芍藥(五兩) 桂 甘草 乾薑(各三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棗一個,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日三。若有寒,若微下,加附子三兩。及治婦人虛羸,少氣傷絕,腹中拘急疼痛,崩傷虛竭,面目無色,及唾血甚良。
麻子仁丸
治產後大便秘
麻子(一兩半) 杏仁(二分) 枳實 厚朴(各半兩) 大黃(二兩) 白芍藥(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杵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水下未效加至五十丸
承澤丸
治婦人三十六疾不孕絕產
梅核仁 辛夷仁(各一升) 葛上亭長(七枚去足翅微炒) 澤蘭子(五合) 溲疏 藁本(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黑豆大先食服二丸日三不效稍增若腹中無堅積聚者去亭長加通草一兩味甘者和藥先以苦酒溲散乃納蜜也酒服
榆白皮散
治婦人產時驚動太早使胞絡乾燥臨時艱難
榆白皮 瞿麥 葵子根(一斤) 牛膝 大麻仁(各三分) 木通(半兩)
(重校定此方內二味無分兩其太平聖惠方內葵子散治療藥味與上件方相類納榆白皮瞿麥各用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陽起石丸
治婦人血海久積虛冷不能成妊及婦人虛冷等疾
陽起石(二兩酒煮半日研) 乾薑 白朮 牛膝(各三分) 熟乾地黃 吳茱萸(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杵二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空心及晚食前服之
白話文:
[婦人]
蘇木飲子
治療產後血暈、昏迷、胸悶、面色青黑,或惡露衝擊心口疼痛難忍,伴隨寒熱、嘔吐、不想吃東西等症狀。
藥方組成:蘇木、當歸、赤芍藥、桂枝、陳皮(各一兩)、香附子、甘草(各一分)。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二錢,加半碗水煎煮至六分,去渣後溫服,不拘時間。
地黃煎丸
治療婦女產前產後眼花、甚至發狂像看到鬼一樣,胎盤不下、失聲、心腹脹滿、消化不良、口乾舌燥、寒熱交替、口腔潰瘍、咽喉腫痛、心悸、失眠、產後中風、角弓反張、面紅、牙關緊閉、崩漏(出血量多)、下血像豬肝一樣、身體煩躁、神志恍惚、四肢腫脹,以及胎兒不安、嘴唇、指甲青紫、出血、臍腹脹痛等症狀。
藥方組成:生地黃(二斤,用布袋絞汁,留渣)、生薑(二斤,用布袋絞汁,留渣)。用生薑汁炒地黃渣,用地黃汁炒生薑渣,直至乾燥。蒲黃(四兩)、當歸、延胡索(糯米炒赤,朱砂拌炒,各一兩)、南番琥珀(三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成彈子大小的丸藥。用當歸湯送服,每服一丸,飯前服用,每日二次。
平安丹
催生藥方。
藥方組成:金箔、銀箔(各三片)、硃砂、乳香(各半兩)、麝香(一錢)、臘月兔腦。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兔腦調和成豌豆大小的丸藥。需擇吉日望月合藥。遇難產者,用乳香湯送服一粒,即可減輕痛苦,順利分娩。男孩從左側拿藥,女孩從右側拿藥。
內補芎藭湯
治療產後虛弱、出血過多導致虛脫、腹痛等症狀。
藥方組成:芎藭、生地黃(各四兩)、白芍藥(五兩)、桂枝、甘草、乾薑(各三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加一碗水,一個大棗,煎煮至六分,去渣後溫服,不拘時間,每日三次。如有寒症或輕微腹瀉,加附子三兩。也適用於治療婦女虛弱、氣短、崩漏、面色蒼白、吐血等症狀。
麻子仁丸
治療產後便秘。
藥方組成:麻仁(一兩半)、杏仁(二分)、枳實、厚朴(各半兩)、大黃(二兩)、白芍藥(半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反覆研磨至一千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溫水送服,若無效可加至五十丸。
承澤丸
治療婦女各種疾病及不孕不育。
藥方組成:梅核仁、辛夷仁(各一升)、葛上亭長(七枚,去足翅,微炒)、澤蘭子(五合)、溲疏、藁本(各一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成黑豆大小的丸藥。飯前服用二丸,每日三次,無效可酌情增加。若無腹中堅硬腫塊,可去掉葛上亭長,加通草一兩。藥材性味平和者,先用苦酒溶解藥物,再加入蜂蜜。用酒送服。
榆白皮散
治療產婦因過早活動導致胞絡乾燥,臨產困難。
藥方組成:榆白皮、瞿麥、葵子根(一斤)、牛膝、大麻仁(各三分)、木通(半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加半碗水煎煮至六分,去渣後溫服,不拘時間。(註:此方重校後,葵子根、牛膝、大麻仁分量未標明,與太平聖惠方中葵子散類似,榆白皮、瞿麥各用一兩)
陽起石丸
治療婦女血海久積、虛寒、不孕,以及婦女虛寒等疾病。
藥方組成:陽起石(二兩,酒煮半日,研磨)、乾薑、白朮、牛膝(各三分)、熟地黃、吳茱萸(各一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反覆研磨至二百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溫酒送服,空腹或晚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