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2)

1. 婦人

紅藍花散

治經脈不通小便赤色

紅藍花 牡丹皮(各一兩) 當歸(半兩) 木通(一兩) 菰根(半兩) 甘草(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蔥白一寸同煎至六分空心食前去滓放溫下前方凌霄花丸日進二服

內補丸

治婦人衝任氣虛經候不調赤白帶下

五加皮 白朮 牛膝(各二兩) 萆薢(四兩) 川烏頭 丹參 枳殼(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沒藥丸

治產後惡露行而或斷絕,驟作寒熱,臍腹百脈皆痛及兒枕痛,兼嘔逆,狀如錐刺非常。此由冷熱不調,或思慮動作,氣所壅遏,蓄血經絡。(一方加芍藥半兩,桃仁一分,虻蟲五十個,水蛭五十個。)

當歸(一兩) 沒藥 延胡索(各一分) 五靈脂(二兩) 薑黃 桂 蓬莪朮(各半兩)

上為細末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溫醋湯下食前服

代赭丸

廣濟療婦人產後血露不絕崩血不可禁止腹中絞痛氣息急療蓐病三十六疾(馬蹄當用白馬蹄甲牛角䚡用黃牛角胙並燒存性用)

亂髮(灰) 阿膠(各二兩) 代赭 乾薑(各三兩) 馬蹄(一個) 乾地黃(四兩) 牛角䚡(五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空心服二十丸日二至四十丸用醋湯下

膠艾湯

治勞傷血氣衝任虛損,月水過多,淋瀝漏下,連日不斷,臍腹疼痛,及妊娠將攝失宜,胎動不安,腹痛下墜,或勞傷經絡胞阻,漏血腰痛悶亂,或因損動胎上搶心奔沖短氣,及因產乳衝任氣虛,不能約制經血淋瀝不斷,延引日月漸成羸瘦。 阿膠 甘草 芎(各二兩) 艾葉 當歸 芍藥(各三兩) 熟地黃(四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二分酒三分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重校定膠艾湯重出此一方然用熟地黃此前方微不同故兩存之)

人參丸

養陰生血補虛

鹿角膠 熟地黃 白芍藥 當歸 白朮 人參 芎(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滑石散

治難產多時不下垂困

瞿麥 滑石(各一兩) 黑豆黃 牛乳 酥(各二兩) 冬葵子(一合) 蜜(二合)

上為末與酥乳等煎成膏熱酒調一匙不以時

七補丸

治婦人血氣虛弱衝任不和腹中堅結狀若懷妊月候尚來未分喜脈宜服此

白芍藥 川芎(各三分) 白芷 白朮 熟地黃 阿膠(各二分) 當歸(三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大黃丸

主帶下百病除無子服藥十四日下血二十四日下長蟲及青黃汁出三十日病除五十日肥白

大黃 柴胡 朴硝(各一升) 芎藭(五兩)乾薑(炮一升) 蜀椒(二兩) 茯苓(如雞子一枚)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七丸米飲下加至十丸以效為度五日微下

白話文:

[婦人]

紅藍花散: 治療經脈不通,小便發紅。

內補丸: 治療婦女衝任氣虛,月經不調,赤白帶下。

沒藥丸: 治療產後惡露時斷時續,或突然出現寒熱,臍腹及全身經脈疼痛,甚至孩子枕部疼痛,伴隨嘔吐,症狀如同錐刺般劇烈。此乃因冷熱失調,或思慮過度、活動過多,導致氣血阻塞,瘀血阻滯經絡所致。(另一方劑加芍藥、桃仁、虻蟲、水蛭)。

代赭丸: 廣泛治療婦女產後惡露不止、崩漏不止、腹中絞痛、呼吸急促等產後疾病。

膠艾湯: 治療勞傷導致血氣不足,衝任虛損,月經量過多,尿頻尿急,甚至連日不斷,伴隨臍腹疼痛;或妊娠期間胎位不正,胎動不安,腹痛下墜;或因勞損導致經絡阻塞,漏血、腰痛、煩悶;或因產後哺乳,衝任氣虛,經血不能正常排出,日久導致體虛消瘦。

人參丸: 滋陰養血,補益虛損。

滑石散: 治療難產,產程過長,難以分娩。

七補丸: 治療婦女血氣虛弱,衝任失調,腹部脹滿堅硬,狀似懷孕,月經尚未來潮,但脈象並非妊娠脈象者,宜服用此方。

大黃丸: 主治婦女帶下諸病,以及不孕症。服用十四日後出血,二十四日後排出蟲體及青黃色液體,三十日後病癒,五十日後身體恢復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