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十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一 (5)

1. 婦人崩漏

牡丹丸 大暖婦人血海冷敗,傷損壯顏色氣力。 牡丹皮 白薇 肉豆蔻 當歸 熟地黃 禹餘糧 蓯蓉 木香(各二兩) 吳茱萸 細辛 獨活 茯苓 石膏 芎(各一兩) 黃耆 五味子 桂(各三分) 椒(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醋湯下。

土瓜根丸

療月經不通六七年或腫滿氣逆腹脹瘕痛之疾

蠐螬(一升) 熟地黃 牡丹 乾漆 赤芍藥 牛膝 土瓜根 桂(各四兩) 桃仁 黃芩 牡蒙(各三兩) 海藻 茯苓(各五兩) 虻蟲(四百個) 水蛭(三百個) 芒硝(二兩) 人參(六分) 茱萸(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溫酒下七丸

補益阿膠丸

治婦人風虛勞損經血過多臟腑虛乏面色萎黃四肢羸瘦腹內時痛不欲飲食

阿膠 白龍骨 鹿茸 人參 白茯苓 當歸 白朮 厚朴 石斛 黃耆 熟乾地黃(各一兩)白芍藥 乾薑 卷柏 桂 芎藭 蒲黃(各半兩) 艾葉(三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杵三二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晚食前以粥飲下

紫石英丸

治婦人風虛勞冷經候不調四肢不能舉飲食不入

紫石英 熟乾地黃 白石英(各三兩) 續斷 木香 桂 當歸 白朮 白芍藥 乾薑 白薇(各半兩) 牛膝 芎藭 五味子 人參(各三分) 黃耆 附子 椒紅(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杵五七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溫酒下

馬蹄丸

治婦人崩中帶白

(重校定馬蹄丸小蘇根疑是小薊根恐傳寫之誤)

白馬蹄(五兩) 白馬鬐毛 蒲黃 鹿茸 禹餘糧 白芷 續斷 小蘇根(各四兩) 人參 乾地黃 柏子仁 黃耆 茯苓 當歸 烏賊骨(各一十兩) 伏龍肝 蓯蓉 艾葉(各三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米飲下二十丸日再加至四十丸

勝金丸散

治婦人諸疾相須並濟凡漏下過期不產近年此病甚多亦不須深慮有服藥後漏止胎便長進而產者亦只恁迤邐卻便平復此緣未受胎時衝任有風邪停滯於內或從產後或從經候來時便利於懸廁之上風從下入得之但只服此勝金丸散自然作效經驗多矣

白薇(半兩) 人參 藁本 蒲黃 川烏頭 丹參(各三分) 吳茱萸 柏子仁 防風 厚朴 細辛(各二分) 桂心 乾薑(各一兩一分) 當歸 芎藭(各一兩三分) 生乾地黃(八兩) 澤蘭(二兩一分)

上除桂心外同杵以馬尾羅子篩為粗末重炒褐色勿焦候冷再杵為細末入桂心末拌和勻後分為兩處候合成後藥取一半入在此藥中卻將此藥一半入在後藥中

丸子如後 延胡索 五味子 白芷 白朮 石菖蒲(各三分) 茯苓 桔梗 卷柏 川椒(各一兩) 黃耆(一兩) 白蕪荑 甘草 白芍藥(各一兩三分) 石膏(一兩)

白話文:

婦人崩漏:

牡丹丸:治療婦女血海冰冷衰敗,導致面色蒼白、體力虛弱的症狀。藥材包括牡丹皮、白薇、肉豆蔻、當歸、熟地黃、禹餘糧、蓯蓉、木香(各二兩)、吳茱萸、細辛、獨活、茯苓、石膏、川芎(各一兩)、黃耆、五味子、桂枝(各三分)、胡椒(半兩)。將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溫醋湯送服。

土瓜根丸:治療月經不通六七年或伴有腫脹、氣逆、腹脹、腹部腫塊疼痛等症狀。藥材包括蠐螬(一升)、熟地黃、牡丹皮、乾漆、赤芍藥、牛膝、土瓜根、桂枝(各四兩)、桃仁、黃芩、牡蒙(各三兩)、海藻、茯苓(各五兩)、虻蟲(四百個)、水蛭(三百個)、芒硝(二兩)、人參(六分)、吳茱萸(二兩)。將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丸,空腹用溫酒送服。

補益阿膠丸:治療婦女因風虛勞損導致經血過多、臟腑虛弱、面色萎黃、四肢消瘦、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藥材包括阿膠、白龍骨、鹿茸、人參、白茯苓、當歸、白朮、厚朴、石斛、黃耆、熟地黃(各一兩)、白芍藥、乾薑、卷柏、桂枝、川芎、蒲黃(各半兩)、艾葉(三分)。將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蜜和勻,反覆研磨三百至二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四十丸,空腹,晚飯前用粥送服。

紫石英丸:治療婦女因風虛勞冷導致經期不調、四肢無力、食慾不振等症狀。藥材包括紫石英、熟地黃、白石英(各三兩)、續斷、木香、桂枝、當歸、白朮、白芍藥、乾薑、白薇(各半兩)、牛膝、川芎、五味子、人參(各三分)、黃耆、附子、紅花椒(各一兩)。將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蜜和勻,反覆研磨五百至七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溫酒送服。

馬蹄丸:治療婦女崩漏帶下(白帶)的症狀。(注:原文中“小蘇根”疑似為“小薊根”之誤。)藥材包括白馬蹄(五兩)、白馬尾毛、蒲黃、鹿茸、禹餘糧、白芷、續斷、小薊根(各四兩)、人參、熟地黃、柏子仁、黃耆、茯苓、當歸、烏賊骨(各一兩)、伏龍肝、蓯蓉、艾葉(各三兩)。將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空腹用米湯送服,每次二十丸,每日逐漸增加至四十丸。

勝金丸散:治療婦女各種疾病,尤其針對漏下不止、經期延遲、不孕等症狀,此方療效顯著。藥材包括白薇(半兩)、人參、藁本、蒲黃、川烏頭、丹參(各三分)、吳茱萸、柏子仁、防風、厚朴、細辛(各二分)、桂枝、乾薑(各一兩一分)、當歸、川芎(各一兩三分)、生乾地黃(八兩)、澤蘭(二兩一分)。除了桂枝外,其他藥材先研磨成粗末,炒至褐色(勿焦),再研磨成細末,加入桂枝末拌勻,分成兩份,再將其中一份混合到另一份中。

丸子(勝金丸散的丸藥部分):藥材包括延胡索、五味子、白芷、白朮、石菖蒲(各三分)、茯苓、桔梗、卷柏、川椒(各一兩)、黃耆(一兩)、白蕪荑、甘草、白芍藥(各一兩三分)、石膏(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