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十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一 (2)

1. 婦人崩漏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千金翼無烏頭,有龍骨、防葵、茯苓、秦艽各半兩,為三十二味。並治產後半身枯悴。

紫菀煎 治婦人久患血勞血氣,腹內積聚惡物痃癖氣塊,腹內去來,或上衝心,兩肋虛脹,腰膝冷疼,臍下攬刺,脾胃不和,吃食無味,口吐清水,渾身麻痹,手腳拘急,口澀唇乾,身體虛弱,睡臥不安,心神煩躁,面上生瘡,四肢沉重,月水不調,經年累月,無時似有孕,漸加羸瘦,及治一切諸風久不瘥者,悉宜服之。 組成 紫菀、人參(各八分)、熟地黃(六分)、麥門冬、柴胡、蜀椒、烏頭、羌活、甘草(各五分)、厚朴、大黃、茯苓、黃連(各六分)、巴豆、檳榔、車前子、蓯蓉、防葵、吳茱萸、菖蒲、當歸、茯神、乾薑、皂角、桔梗(各四分)、防己、白朮(各五分)、肉豆蔻(二分) 用法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丸,空心米飲下。當宣轉三五行,如不定,以白粥止之。 大聖散 治婦人產前後一切疾患,大能安胎和氣。或子死腹中,攻刺疼痛。產後血暈、血癖、血滯、血崩、血勞,血入四肢,應是血臟患者。並胎衣不下,及傷寒嘔逆,遍身生瘡,經候不調,赤白帶下,乳生惡氣,咳嗽、寒熱、氣撮四肢,室女紅脈不調,並宜服之。如或子臟虛冷,頻頻墜胎,及孕娠後乖違,將攝因成疾,並可服之。若常服,即和顏色,血海安寧,飲食進美,舉止康強。丈夫服之,亦療五勞七傷。 組成 澤蘭(九分)、白朮、人參、白芷、藁本、乾薑、黃耆、五味子、丹參(各三分)、川椒、厚朴、桔梗、防風、白茯苓、柏子仁、細辛(各一兩)、生乾地黃(一兩半)、吳茱萸、卷柏(各四分)、當歸、芍藥、川芎、甘草、白蕪荑(各七分)、石膏(二兩)、肉桂(五分)、白薇(二分)、阿膠(半兩) 用法 上件藥並揀擇令淨,分兩足,焙乾為細末,每日空心熱酒調下一錢,婦人一切疾病,但請服之。

琥珀丸 治婦人血風勞 琥珀、木香、檳榔、川芎、防風、桂、乾薑、附子、京三稜(各五分)、青皮、吳茱萸、白芷、草豆蔻、紅芍藥、天麻、柏葉、吳白朮(各三分)、當歸(一分)、桃仁、鱉甲、敗龜(各六分)、人參、柴胡(各二分)、乾蠍(一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二十丸,荊芥湯下,不以時。 順經丸 補虛損,調順經血;治衝任氣虛,小腹挾寒,月水不調,臍腹瘕痛,腰腿沉重,四肢倦怠,百節痠疼,心忪恍惚,憂惡不樂,面少光澤,飲食無味;除下臟風冷,治帶下三十六疾,崩中漏下五色;子臟久冷無子及數墮胎;兼療產後惡露不下,余血不盡,臍腹疼痛,憎寒發熱,血逆上衝,狂言目瞑;或乘虛中風,口噤不語,身體不遂,頭旋身戰。臨月服之,壯氣養胎,正順生理,潤胎。產後常服,滋養血氣,和調陰陽,密腠理,實腑臟,治虛風,除痼冷。

白話文:

婦人崩漏: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酒送服。《千金翼》方劑中無烏頭,含有龍骨、防葵、茯苓、秦艽各半兩,共計三十二味藥材。此方也適用於產後半身枯萎。

紫菀煎:治療婦女長期患有血虛、血氣不足,腹內有積聚的惡物、瘕痞氣塊,腹部疼痛時作時止,或氣血上衝心胸,兩肋脹滿虛弱,腰膝冷痛,臍下刺痛,脾胃不和,食慾不振,口吐清水,全身麻痺,手腳拘攣,口乾舌燥,身體虛弱,睡眠不安,心神煩躁,面部長瘡,四肢沉重,月經不調,經年累月,時常感覺像懷孕一樣,日漸消瘦,以及治療各種久治不癒的風痺病症,都適用此方。

大聖散:治療婦女產前產後的一切疾病,能有效安胎和氣。例如:胎兒死於腹中,伴隨疼痛;產後血暈、血癖、血瘀、崩漏、血虛;血液流入四肢;各種血症;胎盤不下;以及傷寒嘔吐、全身長瘡、月經不調、赤白帶下、乳房有惡臭氣味;咳嗽、寒熱、四肢抽搐;處女月經不調,都適用此方。如果子宮虛寒,反覆流產,或孕期不慎致病,也可服用。經常服用,可以使面色紅潤,經血正常,食慾良好,身體強壯。男性服用,也能治療五勞七傷。

琥珀丸:治療婦女血虛風痺。

順經丸:補益虛損,調和經血;治療衝任二脈氣虛,小腹寒冷,月經不調,臍腹腫痛,腰腿沉重,四肢倦怠,全身痠痛,心慌意亂,憂鬱不樂,面色無光,食慾不振;消除下焦風寒,治療帶下病症三十六種,以及崩漏下血五種顏色;治療子宮虛寒不孕及反覆流產;兼治產後惡露不下,餘血未盡,臍腹疼痛,畏寒發熱,血逆上衝,精神錯亂,目眩;或因體虛中風,口不能言,肢體麻痺,頭暈身顫。臨產服用,可以壯氣養胎,使胎兒發育正常,潤澤胎兒。產後常服,可以滋養血氣,調和陰陽,使肌膚緻密,臟腑充實,治療虛風,去除寒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