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十 (17)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 (17)

1. 瀉痢(嘔吐附)瘧

常山湯

治瘧

常山、知母、甘草(各三分)、麻黃(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以麋粥一盞取汗為度,去滓。

乾漆丸

若皮寒至骨,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然不凍慄,此由腎氣素盛,恣欲太過,水竭指枯,髓不滿,骨津華不充於外,所以不凍慄者,非陽虛而為陰乘也,名曰骨痹。瘧久久不治,令攣縮,宜此。

鹿茸(四兩)、生乾地黃(各四兩)、乾漆(半兩)、附子(一兩)。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和丸,如梧子大,酒下三十丸,空心服。

七棗湯

治瘧

大烏頭(一個,移七處炮熱銼碎)、生薑、大棗(七個)、蔥白(七寸)。

上以水一小碗,煎至一滿盞,未發前一時辰,去滓熱服,訖吃棗。

太一神丹

治久瘧不瘥。

上好砒霜(半兩)、寒水石(一兩)、龍腦、麝香(各少許)。

上先研砒霜在鐵銚內,用寒水石末團之,以垍碗合定,濕紙封於碗上,燒候煙出,重紙黃色即止。取出,以紙襯於地上出火毒,須臾細研為末,以蒸餅水泡為丸,如梧子大,以硃砂作衣。每服一丸,於發時早晨香上,度過面北下,用井華水吞下一丸。服後忌熱食、魚、面、五果子,數日永瘥。此藥合時須是端午日早合,忌婦人、雞犬、孝子見。如女人患,男兒拈入口中令服,立效。此藥並不吐瀉,患者可只一服必瘥。龍麝候砒霜經火後合研勻,然後與蒸餅和丸。

靈霜丸

治癉瘧,時發大渴,寒熱不定。

砒霜、綠豆(各半兩)、川大黃(一兩)、麝香(一分)。

上為細末,入研藥令勻,煉蜜和丸,如梧子大,夜露一宿。發日平旦以冷水下一丸,臨發前再服一丸,忌熱物。

桃仁恆山丸

治癉瘧,發作不定,但熱不寒,宜服此方。

恆山、桃仁、黃耆(各一兩)、香豉(一合)。

上為細末,水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每至發日空心,煎桃仁湯下十丸,於發時再一服。

霜黃丸

治久瘧不瘥。

砒霜、硫黃、雄黃、雌黃(各半兩)。

上研細,於新銚子內,先布鹽末於中,即下諸藥於鹽上,以垍碗蓋,用六一泥封,勿令泄氣,以一二斤火養半日。候冷,以甘草湯煮半日,出火毒。細研,以飯和丸,如綠豆大。如大人患,以醋湯下三丸,以青帶系三丸於臂上,男左女右,立瘥。小兒服一丸,系一丸。

淡豉烏梅丸

療瘧,不問年月深遠。

恆山(二兩,細銼熬令乾,候微黃色,別杵末)、烏梅(二十個,取肉,別研如泥)、桃仁(四十九個,去尖,杵如泥)、淡豉(一匙,別杵如泥)。

上四味,各搗訖,都入臼中搗一千下,即出之。為丸如干,即煉蜜相和令得所,又搗一千下即成矣。修合時不得令孝子、懷妊婦人、雞犬見。大約藥效驗則如此。若患者,但取發日平明飲下三十丸,如梧子大,食時又二十五丸,至動時又十四丸。或下不吐,重者服一服便瘥,亦不忌口。

鉛丹丸

療瘧,神效。

鉛丹(二兩)、人參(三分)、天雄(十分)。

上三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子大,粥飲下二丸,食前服,萬不失一。

三滿丸

療瘧,百發百中,神效方。

恆山末、白蜜、生雞子白。

上三味,各一雞子殼,於鐺中相和熬,看丸得即止。旦四十丸,晚四十丸,粥飲下。大約雞子白兩個,方得一殼。

白話文:

瀉痢(嘔吐附)瘧

常山湯:治療瘧疾。用常山、知母、甘草各三分,麻黃一兩。將藥材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用兩盞水煎至一盞,溫服,以喝一盞稀粥並使其出汗為度,過濾藥渣。

乾漆丸:治療因腎氣旺盛,縱慾過度,導致體寒入骨,湯火不能取暖,厚衣不能保溫,但卻不發抖的情況(此非陽虛,而是陰盛)。瘧疾久治不愈,導致肢體攣縮者,也可用此方。用鹿茸、生地黃各四兩,乾漆半兩,附子一兩。研成細末,用酒煮麵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酒送服三十丸,空腹服用。

七棗湯:治療瘧疾。用大烏頭一個(切成七塊,每塊炮炙後再切碎)、生薑、大棗七個、蔥白七寸。加一小碗水煎至一滿盞,發病前一小時,過濾藥渣後趁熱服用,吃完棗子。

太一神丹:治療久治不愈的瘧疾。用上等砒霜半兩,寒水石一兩,龍腦、麝香少許。先將砒霜研磨,用寒水石粉末團起來,用瓦碗蓋好,濕紙封住碗口,燒烤至冒煙,紙呈黃色即可停止。取出,用紙墊在地上散去火毒,稍等片刻再研磨成細末,用蒸餅水和成梧子大小的丸藥,再用朱砂包裹。每次發病時清晨服用一丸,面向北方服藥,用井水吞服。服藥後忌食熱食、魚、麵食、水果,數日即可痊癒。此藥必須在端午清晨配製,忌諱婦女、雞犬、孝子看見。如果婦女患病,可由男子代為服用,效果迅速。此藥不致嘔吐瀉肚,患者只需服用一次即可痊癒。龍腦、麝香需在砒霜經火後研磨均勻,再與蒸餅和成丸藥。

靈霜丸:治療瘧疾,發病時口渴,寒熱不定。用砒霜、綠豆各半兩,川大黃一兩,麝香一分。研成細末,混合均勻,用蜂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夜間露置一夜。發病當天清晨用冷水送服一丸,發病前再服一丸,忌食熱物。

桃仁恆山丸:治療瘧疾,發作不定,只有發熱不發冷的症狀。用恆山、桃仁、黃耆各一兩,香豉一合。研成細末,用清水煉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發病當天空腹用桃仁湯送服十丸,發病時再服用一次。

霜黃丸:治療久治不愈的瘧疾。用砒霜、硫磺、雄黃、雌黃各半兩。研磨細碎,放在新的銚子裡,先在銚子底部鋪上鹽末,再將藥材放在鹽上,用瓦碗蓋好,用六一泥封住,防止洩氣,用一二斤火煨烤半日。待其冷卻後,用甘草湯煮半日,去除火毒。研磨細碎,用米飯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成人患者用醋湯送服三丸,並用青布條將三丸藥綁在手臂上(男左女右),即可痊癒。小兒服用一丸,綁一丸。

淡豉烏梅丸:治療瘧疾,無論病程長短。用恆山二兩(切碎熬乾至微黃色,再研磨成粉)、烏梅二十個(取肉研磨成泥)、桃仁四十九個(去尖,研磨成泥)、淡豉一匙(研磨成泥)。將四味藥材分別搗碎後,混合在一起,搗一千下,再加入煉蜜拌勻,再搗一千下即可。配製藥物時,忌諱孝子、孕婦、雞犬看見。藥效大致如此。患者只需在發病當天清晨服用三十丸(梧子大小),飯後服用二十五丸,活動時服用十四丸。即使不嘔吐,病情嚴重者服用一次即可痊癒,也不忌口。

鉛丹丸:治療瘧疾,療效神奇。用鉛丹二兩,人參三分,天雄十分。將三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用稀粥送服二丸,飯前服用,療效可靠。

三滿丸:治療瘧疾,百發百中,療效神奇。用恆山末、白蜜、生雞蛋清各一個雞蛋殼的分量,在鍋中混合熬製成丸藥。每天服用四十丸,早晚各四十丸,用稀粥送服。大約兩個雞蛋清才能得到一個雞蛋殼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