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二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8)

1. 牛膝煎

治臟腑氣血俱虛,風冷攻注四肢疼痛,腰腳無力,虛腳氣。論曰:人有稟賦氣虛,及興居不節,或謂腳氣不可滋補,冬日略不小補,但服疏瀉藥過度,臟虛而兩腳痠削,身體酷冷,少力,膝冷,轉筋攣緊而重者,是其候也。宜風引湯、八味丸、木瓜丸、石南丸、金牙酒及炙絕骨,於冬時服之,即免毒氣入腹及不作也。

白話文:

治療臟腑氣血俱虛,風寒侵犯導致四肢疼痛、腰腿無力、風腳氣。

醫理分析:有些人天生氣虛,或因生活起居不節制,或因誤認為腳氣不能滋補,冬季略微進補,但服用了過量的疏瀉藥物,導致臟腑虛弱,兩腳痠軟消瘦,全身寒冷,乏力,膝蓋冰冷,筋脈攣急,嚴重者還會出現這些症狀。

適合的治療方劑有:風引湯、八味丸、木瓜丸、石南丸、金牙酒和炙絕骨,在冬季服用即可避免毒氣入腹和不發作。

牛膝、羌活、五加皮、杜仲、安息香、乾薑、當歸、桂(各一兩)、補骨脂、石斛、巴戟(各一兩半)、附子(二兩)

上為細末,蜜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下。

白話文:

牛膝、羌活、五加皮、杜仲、安息香、乾薑、當歸、桂花(各 30 公克)、補骨脂、石斛、巴戟(各 45 公克)、附子(60 公克)

將麵糊煮熟後,搓成細小的丸子,大小約如梧桐子般。每次服用三十粒,於空腹時用鹽湯送服。

2. 牛蒡子酒

陶隱居江左之時,世患腳膝寒痹,皮膚不仁,骨中疼痛,行履不得。

白話文:

陶隱居居住在長江下游時,世人常患有足膝的寒性痹症,皮膚失去知覺,骨頭疼痛,行走困難。

牛蒡子、茵芋(各十兩)、白茯苓、杜若、乾薑(各四兩)、枸杞子、石斛、牛膝、側子(各七兩)、川椒(五兩)、大豆(二合)、麻子(一合)

白話文:

牛蒡子、茵陳(各100公克)、白茯苓、杜若、乾薑(各40公克)、枸杞子、石斛、牛膝、地骨皮(各70公克)、花椒(50公克)、大豆(100公克)、亞麻仁(50公克)

上為粗末,以夾絹袋盛,安瓷瓶子中,以好酒二十升浸二七日,空心飲之,量人氣熏二,飲了於夾幕及不見風處坐。

白話文:

將上等珍珠研磨成細末,放入夾絹袋中,放入瓷瓶子中,倒入二十升好酒,浸泡二十七天,然後空腹飲用,根據個人的酒量,喝到臉部微微發紅,然後在夾幕或避風的地方坐下休息。

3. 附子木瓜煎丸

治丈夫婦人風濕客中經絡疼痛,傳入臟腑沖滿,昏塞咽搐,直視,面色青黑,脈道閉伏,不省人事,平時心神不樂,語澀舌緊,腰腿沉重,行履艱難。補元氣,壯筋骨,養脾腎,大療乾溼腳氣,避寒邪,除風涎,行滯氣,活血進食。

白話文:

治療丈夫、婦女的風濕痛症,疼痛傳遍經絡,散佈到臟腑,而後引起意識模糊、昏睡、呼吸困難,上半身僵直,臉色青黑,脈搏隱伏不明顯,病人不省人事。平時心神不開朗,言語含糊不清,舌頭僵緊,腰腿沉重,行走困難。本方能補益元氣,增強筋骨,滋養脾腎,用以治療乾溼腳氣等症,預防寒邪入侵,祛除風涎,暢通滯氣,活血增進食慾。

附子(二個,每個六錢以上) 木瓜(大者四個,去子入艾青鹽蒸) 牛膝(二兩) 白朮(一兩) 薏苡仁(一兩生) 羌活(半兩,不焙) 杜仲(半兩) 續斷 萆薢 防風 五加皮 熟乾地黃(各半兩)

白話文:

附子(約 8 到 12 公克) 木瓜(大顆的 4 個,去籽後加入艾葉和青鹽蒸)牛膝(約 8 公克) 白朮(約 4 公克) 薏苡仁(生的,約 4 公克) 羌活(約 2 公克,不要烘烤過) 杜仲(約 2 公克) 續斷 萆薢 防風 五加皮 熟乾地黃(各約 2 公克)

上為細末,木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空心日午溫酒任下四十丸。

白話文:

將細末研磨成粉末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木瓜丸,每天空腹服用,中午以溫酒送服四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