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二 (8)
卷第二 (8)
1. 牛膝煎
治臟腑氣血俱虛,風冷攻注四肢疼痛,腰腳無力,虛腳氣。論曰:人有稟賦氣虛,及興居不節,或謂腳氣不可滋補,冬日略不小補,但服疏瀉藥過度,臟虛而兩腳痠削,身體酷冷,少力,膝冷,轉筋攣緊而重者,是其候也。宜風引湯、八味丸、木瓜丸、石南丸、金牙酒及炙絕骨,於冬時服之,即免毒氣入腹及不作也。
牛膝、羌活、五加皮、杜仲、安息香、乾薑、當歸、桂(各一兩)、補骨脂、石斛、巴戟(各一兩半)、附子(二兩)
上為細末,蜜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下。
白話文:
牛膝煎
治療臟腑和氣血都虛弱,因風寒入侵而導致四肢疼痛、腰腿無力、虛弱性下肢水腫(虛腳氣)的疾病。 古人認為,有些人先天體質氣虛,或生活起居不規律,有些人認為腳氣不能滋補,冬天也不稍微進補,只服用瀉下藥過度,導致臟腑虛弱,雙腳酸軟無力,身體怕冷,力量不足,膝蓋冰冷,肌肉抽筋攣縮沉重,這些都是疾病的表現。 因此,應該服用風引湯、八味丸、木瓜丸、石南丸、金牙酒以及炙過的續骨草,尤其在冬天服用,可以預防毒邪入侵和疾病發作。
藥方組成:牛膝、羌活、五加皮、杜仲、安息香、乾薑、當歸、桂枝(各一兩)、補骨脂、石斛、巴戟天(各一兩半)、附子(二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蜂蜜和麵粉煮成的糊狀物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鹽水送服。
2. 牛蒡子酒
陶隱居江左之時,世患腳膝寒痹,皮膚不仁,骨中疼痛,行履不得。
牛蒡子、茵芋(各十兩)、白茯苓、杜若、乾薑(各四兩)、枸杞子、石斛、牛膝、側子(各七兩)、川椒(五兩)、大豆(二合)、麻子(一合)
上為粗末,以夾絹袋盛,安瓷瓶子中,以好酒二十升浸二七日,空心飲之,量人氣熏二,飲了於夾幕及不見風處坐。
白話文:
牛蒡子酒
陶弘景在江左地區居住時,當時很多人患有腳膝關節寒冷麻痹、皮膚感覺遲鈍、骨頭疼痛,走路都困難。
將牛蒡子、茵芋各十兩,白茯苓、杜若、乾薑各四兩,枸杞子、石斛、牛膝、側柏葉各七兩,川椒五兩,大豆二合,麻子一合,
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用夾層細布袋裝好,放入瓷瓶中,用二十升好酒浸泡十四天,空腹飲用,每次飲用量依個人體質而定,飲用後需在溫暖避風的地方休息。
3. 附子木瓜煎丸
治丈夫婦人風濕客中經絡疼痛,傳入臟腑沖滿,昏塞咽搐,直視,面色青黑,脈道閉伏,不省人事,平時心神不樂,語澀舌緊,腰腿沉重,行履艱難。補元氣,壯筋骨,養脾腎,大療乾溼腳氣,避寒邪,除風涎,行滯氣,活血進食。
附子(二個,每個六錢以上) 木瓜(大者四個,去子入艾青鹽蒸) 牛膝(二兩) 白朮(一兩) 薏苡仁(一兩生) 羌活(半兩,不焙) 杜仲(半兩) 續斷 萆薢 防風 五加皮 熟乾地黃(各半兩)
上為細末,木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空心日午溫酒任下四十丸。
白話文:
附子木瓜煎丸治療男女風濕侵犯經絡,導致疼痛,並深入臟腑,造成胸腹脹滿、昏迷、抽搐、直視前方、面色青黑、脈象微弱隱伏、神志不清等症狀。患者平時心情鬱悶,說話困難,舌頭僵硬,腰腿沉重,行動困難。此方能補益元氣,強健筋骨,滋養脾腎,有效治療虛寒型腳氣,預防寒邪侵襲,去除風痰,疏通氣滯,活血促進食慾。
藥方組成:附子(兩個,每個六錢以上)、木瓜(大的四個,去籽後加入艾葉、食鹽蒸制)、牛膝(二兩)、白朮(一兩)、薏苡仁(一兩,生用)、羌活(半兩,不炒)、杜仲(半兩)、續斷、萆薢、防風、五加皮、熟地黃(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日空腹和中午用溫酒送服四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