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1)

1. 腳氣

(曹防禦方論著之首篇)

白話文:

夫病之始生也,由風寒暑濕燥火,六氣所傷,內傷於五臟六腑,外傷於皮肉筋骨,故其病有表有裡,有寒有熱,有虛有實,有陰有陽。

昔孫思邈著書敘百病必先中風,敘中風必先腳氣,豈無意哉?蓋以謂風者百病之長,而卑濕蒸郁之氣中人尤重。雖方既舉綱目,而治療之法頗為疏。況自古以來斯疾甚於卑濕處,時感此患人多不辨識。貫之自少為此所苦五六年,遂博覽素問、靈樞、甲乙、巢源、千金、外臺、聖惠小品、金匱、玉函諸家本草及蘇恭方論、古今脈書,凡有是說無不窮治。

白話文:

過去孫思邈寫書提到所有疾病都必須先治中風,而中風則首先要先治腳氣;難道沒有特別用意嗎?這是因為中醫認為風是百病之首,而卑濕蒸鬱之氣最容易侵襲人體,即使已經列出根本的治療方法,但治療的方法卻相對較疏鬆。況且自古以來這種疾病在潮濕的地方特別嚴重,因此很多時候人們得這種疾病時並不知道。貫之從小就受此病所苦超過五年,因此廣泛地閱讀《素問》、《靈樞》、《甲乙》、《巢源》、《千金》、《外臺》、《聖惠小品》、《金匱》、《玉函》等諸家醫書,以及蘇恭的方劑論述、古今脈書,凡是這方面的論述全都窮究探討。

而臟腑之論、針艾之法、脈證之辨、食飲之宜、四時之要、道引之術,以至淋㳿、蒸熨、備急要方或經驗者悉錄而集之,名曰腳氣治法總要,分為一十九門,通為一卷。非敢自謂有補於將來,亦欲傳於好事者,庶幾臨病有所考焉。

白話文:

關於臟腑的理論、針灸療法、脈象和證候的辨別、飲食的方法、四個季節的養生重點、導 引之術,就連灌腸、蒸汽熨燙、應急的要方或經驗之談均全部記錄並加以彙集,書名定為《腳氣 治法 總要》,分為十九個章節,共一卷。我並不敢自認為對後世有補益,但希望將它傳授給有興趣的 人,以便在生病時可以參考。

2. 天門冬丸

治風毒四肢頑痹,手足浮腫,腳弱,醫所不治,此悉主之

白話文:

用於治療因風毒引起的四肢頑固麻痺,手腳浮腫,腳無力,其他醫療方法無法治療的疾病。

天門冬(切二斗半,杵絞取汁) 生地黃(如上) 枸杞子(切三斗,淨洗,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一斗三升) 獐骨(一具,碎之,以水一石煮取五斗) 酥(三升,煉) 白蜜(三升,煉)

白話文:

天門冬:取二斗半,搗碎後絞取其汁液。

生地黃:用法同上。

枸杞子:取三鬥,洗淨後,以二石五斗的水煮至一斗三升。

獐骨:取一具,搗碎後,以一石水煮至五斗。

酥:取三升,煉製。

白蜜:取三升,煉製。

以上六味,並大斗銅器中,微火,先煎地黃、門冬汁,減半,仍合煎取二大斗,下後藥煎取一斗,內銅器重釜煎,今隱掌,可丸,梧桐子大,二十丸,日二服,加至五十丸,慎生冷、醋滑、雞、豬、魚、蒜、油、麵等,擇四時。

白話文:

上述六種藥材,全部放入大銅器中,用小火,先煎煮地黃、門冬汁,減少一半,然後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取二大碗藥汁,再加入其他藥材煎煮,取一大碗藥汁,放在銅器的大鍋中煎煮,現在隱藏手掌,可以丸製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一次吃二十丸,每天吃兩次,逐漸增加到五十丸,要謹慎避免食用生冷、醋滑、雞肉、豬肉、魚肉、蒜頭、油、麵條等食物,並根據四季變化適當調整飲食。

3. 王相日合之散如下

白茯苓、柏子仁、白朮、葳蕤、菖蒲、遠志、澤瀉、薯蕷、人參、石斛、牛膝、杜仲、細辛、獨活、枳實、芎藭、黃耆、蓯蓉、續斷、狗脊、萆薢、白芷、巴戟、五加皮、覆盆子、陳橘皮、胡麻仁、大豆黃卷、茯神、石南、桂(各三兩)、甘草(六兩)、蜀椒、薏苡仁(一升)、阿胶(十兩)、大棗(一百個)、鹿角膠(五兩)、蔓荊子(三兩)。

白話文:

白茯苓、柏子仁、白朮、葳蕤、菖蒲、遠志、澤瀉、薯蕷、人參、石斛、牛膝、杜仲、細辛、獨活、枳實、芎藭、黃耆、蓯蓉、續斷、狗脊、萆薢、白芷、巴戟、五加皮、覆盆子、陳橘皮、胡麻仁、大豆黃卷、茯神、石南、桂(各三兩),甘草(六兩),蜀椒,薏苡仁(一升),阿膠(十兩),大棗(一百個),鹿角膠(五兩),蔓荊子(三兩)。

上三十八味內煎中添牛髓鹿髓各三升大佳。小便澀去柏子仁加秦艽二兩乾地黃六兩。陰痿失精去葳蕤加五味子二兩。頭風去柏子仁加菊花防風各二兩。小便利陰氣弱去細辛防風加茱萸二兩。小便冷去防風各二兩加乾薑二兩。無他疾依方合之。女人先患熱者得服患冷者不得服。

白話文:

上面的三十八味藥物在煎煮的時候,可以加入牛髓和鹿髓,各三升,效果更好。如果小便澀,就去除柏子仁,加入秦艽二兩和乾地黃六兩。如果陰痿失精,就去除葳蕤,加入五味子二兩。如果頭風,就去除柏子仁,加入菊花和防風,各二兩。如果小便利,陰氣弱,就去除細辛和防風,加入茱萸二兩。如果小便冷,就去除防風,各二兩,加入乾薑二兩。如果沒有其他疾病,就可以按照這個方子服用。女人如果先患有熱症,就可以服用這個方子,如果患有冷症就不能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