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九 (12)
卷第九 (12)
1. 溫脾湯
治久積冷熱赤白痢
大黃、桂(各三兩)、附子、乾薑、人參(各二兩)
上為粗末,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溫脾湯,是用來治療長期積累的虛寒或寒熱錯雜,以及出現紅、白痢疾的狀況。
藥材包含:大黃、桂枝(各十二克),附子、乾薑、人參(各八克)。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約九克),用一碗水煎煮至七分,濾去藥渣後溫服,不拘泥於服用時間。
2. 丁香神麯散
治大腸宿食久下白膿,臟腑刺痛,大便稀滑,或青或黑,遇冷便劇,飲食進退,肌體瘦弱
神麯(九兩半) 肉豆蔻 丁香(各四兩) 良薑(五兩) 乾薑(六兩)
上為細末,米飲調服二錢。一方草豆蔻、丁香各四兩,良薑五兩,曲七兩半,加乾薑六兩。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丁香神麯散,是用来治療因為腸道積存舊的食物殘渣,導致長期腹瀉排出白色膿液,腸胃像針刺一樣疼痛,大便稀稀的、滑滑的,顏色可能呈現青色或黑色,遇到寒冷症狀會加劇,食慾時好時壞,身體消瘦虛弱的狀況。
藥材組成:
神麯(九兩半)、肉豆蔻(四兩)、丁香(四兩)、良薑(五兩)、乾薑(六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米湯調和服用,每次服用二錢。
另一個配方:草豆蔻(四兩)、丁香(四兩)、良薑(五兩)、神麯(七兩半),再加上乾薑(六兩)。
3. 訶梨勒散
治脾胃虛弱,臟腑滑利,腹脅脹滿,臍腹疼痛,水穀不消,腹內虛鳴,胸滿氣逆,嘔吐噁心,後重裡急,心胸脹痛,困倦少力,不美飲食,日久不瘥,漸向羸瘦。
訶子皮(四十兩) 官桂(五斤去皮秤) 附子(十兩) 肉豆蔻(四十分,用白麵裹燒熟用)
上為末,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煎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主要治療脾胃虛弱,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容易滑泄,引起腹部和脅肋部脹滿,肚臍周圍或腹部疼痛,消化不良,肚子裡咕嚕作響,胸悶氣逆,想吐噁心,裡急後重(想大便卻又拉不出來),心胸脹痛,身體疲倦無力,食慾不振,長期生病無法痊癒,身體逐漸消瘦的狀況。
藥方組成:
- 訶子皮(四十兩)
- 官桂(五斤,去掉外皮後秤重)
- 附子(十兩)
- 肉豆蔻(四十分,用白麵包裹後燒熟使用)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三片薑,煎煮至剩七分,去除藥渣,在空腹、吃飯前溫熱服用。
4. 伏火四神丹
治陽虛陰盛一切痼冷臟腑滑瀉
辰砂 雄黃 雌黃 硫黃(各二兩)
上四物捶碎,用楮皮大紙一張,有體骨者,兩面濃研好松煙墨塗三兩遍,令黑光色,曝乾,號曰崑崙紙,用裹前藥。於淨室中掘地坑子一枚,深四寸許,闊狹上下四面皆比藥角寬二寸以來,用新瓦細末(新瓦不幹,兩者相摩取細末),置坈子中約二寸許,安藥角在內,又蓋瓦末二寸許,比地面微高如龜背狀,用炭七八斤在爐面上煅之,徐徐添炭,約用百斤,不令減火候,藥聲作,漸次減炭,直候藥聲斷,先芒歸體方始住火,取去余炭,用新黃土一大檐罨,兩伏時取出藥角,剝去紙,用㮨刷子,盆中淨水洗刷,令淨霜霧三夜,早晚不令見日,杵研為極細末,糯米糊丸如小雞頭大,風乾,每服一二粒或三粒,溫酒或酒下,忌羊肉、葵菜並茶一曰。(坑子動八寸下用瓦末二寸,四側齊空二寸,並填末,上蓋瓦末。
)
白話文:
伏火四神丹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因為陽氣虛弱、陰氣過盛所導致的各種頑固的虛寒性腹瀉,包括內臟功能失調引起的滑泄不止。
藥材組成:
辰砂(二兩) 雄黃(二兩) 雌黃(二兩) 硫黃(二兩)
製作方法:
- 將以上四種藥材搗碎。
- 準備一張構樹皮製成的大紙(楮皮大紙),有一定厚度及骨架的,在紙的兩面用濃稠的松煙墨均勻塗抹三兩遍,使其呈現黑色光澤,然後曬乾,這張紙就叫做「崑崙紙」。
- 用「崑崙紙」將搗碎的藥材包好。
- 在乾淨的房間裡挖一個地坑,深度約四寸(約13公分),寬度和長度要比藥包的四角各寬出二寸(約6.5公分)。
- 將新瓦磨成細末(新瓦沒有乾透時,互相摩擦取粉),在坑底鋪上約二寸(約6.5公分)厚的瓦末。
- 將包好的藥包放入坑內,再用瓦末覆蓋藥包約二寸(約6.5公分)厚,使其高出地面,形狀如龜背。
- 在爐子上用七八斤的炭火開始煅燒,慢慢添加木炭,總共約使用一百斤,要保持火候均勻,不要讓火勢減弱。
- 當聽到藥材發出聲響時,逐漸減少木炭的用量。
- 直到藥材不再發出聲響,並且藥材的顏色退去,回歸到原本的顏色時,才停止煅燒。
- 將剩餘的炭火清除乾淨。
- 用一大竹筐的新黃土覆蓋在藥包上面,靜置約兩個時辰。
- 取出藥包,剝掉紙,用㮨刷子在清水盆中仔細洗刷乾淨。
- 將洗淨的藥材放置於霜霧之中三夜,早晚都不要讓陽光照射到。
- 將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
- 用糯米糊將藥末製成如小雞頭大小的藥丸,陰乾。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一到三粒,用溫酒或酒送服。
服用禁忌:
服用此藥期間,忌食羊肉、葵菜和茶,為期一天。
(坑的處理:坑子深度約八寸,底部墊二寸瓦末,四側與藥包間隔二寸的空間,也用瓦末填滿,最上層覆蓋瓦末。)
5. 正氣丹
治陰寒內盛,元臟不足,陽氣暴脫,下焦傷竭,手足厥逆,戰粟,背寒,腰膝冷重,臍腹疼痛,大便滑泄,小便頻數,行步息短,色澤枯悴,嘔逆,喘急,咳逆,自汗,霍亂,轉筋,寒疝,及傷寒陰盛,脈微欲絕。溫固精氣,大益脾胃。
硫黃、附子、乾薑、桂(各四兩)。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熱米飲下。
白話文:
這個藥方「正氣丹」是用來治療體內陰寒過盛、元氣不足,導致陽氣突然散失的狀況。這種情況會引起下焦損傷衰竭,手腳冰冷,全身發抖,背部寒冷,腰部和膝蓋感到冷痛沉重,肚臍腹部疼痛,大便稀溏,小便頻繁,走路時會氣喘吁吁,面色枯槁,想吐,呼吸急促,咳嗽,容易流汗,發生霍亂、抽筋、寒疝,以及傷寒時出現陰氣過盛、脈搏微弱快要消失的危急情況。這個藥方具有溫補精氣,大大增進脾胃功能的效果。
藥方組成是:硫黃、附子、乾薑、桂枝,各四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水煮過的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三十顆,在飯前用熱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