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九 (5)
卷第九 (5)
1. 枇杷葉散
適適陰陽和養脾胃兼治食飲易傷腹脅痞滿口乾多渴常欲飲冷四肢倦怠大便不利
白話文:
陰陽不調,常飲食不節制,導致脾胃受傷,出現腹脹、口乾、口渴、想喝冷飲、四肢疲倦、大便不暢等症狀。
人參 枇杷葉(去毛以棗汁炙令黃) 白朮 陳皮 前胡 藿香葉 白茯苓(各半兩) 桔梗 甘草(各一分) 白豆蔻 半夏曲(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薑三片、棗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白話文:
-
人參
-
枇杷葉(去除絨毛,用棗汁炙烤至金黃色)
-
白朮
-
陳皮
-
前胡
-
藿香葉
-
白茯苓(各半兩)
-
桔梗
-
甘草(各一分)
-
白荳蔻
-
半夏曲(各半兩)
每劑服用二錢重的藥粉,加入一杯水,放入三片生薑和一顆紅棗,一起煎煮至六分之一的量,濾去渣滓,在飯前溫熱服用。
2. 宣壅丸
治大便秘滯有三:一者三焦五臟不和,熱氣小偏入腸胃;二者風客三焦,氣弱傳道不利;三者腎虛水少,胴腸乾澀,皆令大便秘滯,並宜服。
白話文:
治療大便祕結有三種方法:
第一種:三焦五臟不協調,熱氣偏入腸胃;
第二種:風邪侵犯三焦,氣虛,傳導不利;
第三種:腎虛水少,腸道乾燥,這三種原因都會導致大便祕結,都適合服用此藥。
麻子仁 郁李仁(去皮各二兩,並研為膏) 陳橘皮 羌活 川芎 木香(各一兩) 檳榔(二個)
上同為細末,與麻子仁郁李仁膏同研,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熟水下,不以時。
白話文:
-
麻子仁:2 兩,研磨成膏
-
郁李仁:2 兩,去皮後研磨成膏
-
陳橘皮:1 兩
-
羌活:1 兩
-
川芎:1 兩
-
木香:1 兩
-
檳榔:2 個
與麻子仁、郁李仁膏一起研成細末,加入煉過的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溫開水送服,不拘時段。
3. 四順飲子
治大便不通,面目身熱,口舌生瘡,上焦冒悶,時欲得冷。此三陽氣壅熱並大腸,其脈洪大。
白話文:
治療大便不通,面部和身體發熱,口舌生瘡,上焦部位悶熱,時常想要得到涼爽的環境。這是三陽經的氣血壅滯熱盛,並且影響到大腸,脈象洪大。
大黃 赤芍藥 甘草 當歸(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利為度。
白話文:
大黃: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作用。
赤芍藥:具有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的作用。
甘草: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作用。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
以上四種中藥材均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各種疾病,如炎症、瘡瘍、痢疾等。其中,大黃和大芍藥具有較強的瀉熱通便作用,可用於治療便祕、痔瘡等疾病。甘草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虛弱、疲勞等疾病。當歸具有補血活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血虛、月經不調等疾病。
用量粗糙,每次五錢,水一盞半,煎到剩一盞,溫服,有通利大便的效果。
4. 麻仁丸
治氣虛秘滯
麻仁(去皮研三兩) 枳實(去穰麩炒四兩) 杏仁 芍藥 大黃(各四兩) 製厚朴(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不以時。
白話文:
麻仁(去皮磨粉三兩) 枳實(去瓤,炒過,四兩) 杏仁、芍藥、大黃(各四兩) 製厚朴(二兩)
將蜂蜜熬製濃稠,再將藥材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約三十丸,以溫開水送服,不受特定時間規範。
5. 神功丸
疏解秘滯及風氣下流腰膝疼痛
白話文:
疏通氣血凝滯,排除風邪下降,治療腰膝疼痛。
麻仁(五兩) 大黃(三兩) 訶子(二兩) 人參(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不以時不知加之,以疏為度。
白話文:
麻仁(250 克) 大黃(150 克) 訶子(100 克) 人參(25 克)
將蜜熬煉細密,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熱的水送服。不必按時服用,隨著個人情況適當增加用量,以排便通暢為準。
6. 小當歸丸
治虛人秘澀,潤養腸胃
當歸(三分) 桂(二分) 威靈仙茸(一兩)
白話文:
當歸(三分量) 桂皮(二分量) 威靈仙根(一兩重)
此方用於治療虛弱體質所導致的大便乾澀,具有滋潤腸胃、養護腸路的功效。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生薑湯下,不以時。
白話文:
研磨成粉末,用煮好的麵糊做成丸狀,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丸,空腹時用薑湯送服,不限時間。
7. 紫蘇丸
治有虛熱秘滯
紫蘇子、黃橘皮(各二兩)、知母(一兩)
白話文:
紫蘇子:二兩
黃橘皮:二兩
知母:一兩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浸過一指許,於重湯上煮熬成膏,可丸,即丸如梧子,蜜湯下二十丸。
白話文:
把藥材磨成細末,用生薑自然流出的汁液浸泡到一指深的程度,在沸騰的熱水上煮熬成膏狀。待膏狀物冷卻後,可以製成藥丸,藥丸的大小如梧桐子的種子。服用時,用蜂蜜水送服二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