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一 (1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17)

1. 冷勞

夫冷勞之人,氣血枯竭,表裡俱虛,陰陽不和,精氣散失,則內生寒冷也。皆由臟腑久虛,積冷之氣,遂令宿食不消,心腹積聚,臍腹疼痛,面色萎黃,口舌生瘡,大腸泄痢,手足無力,骨節痠疼,久而不痊,轉加羸瘦,故曰冷勞也。

白話文:

那些患有冷勞症的人,氣血枯竭,表裡虛弱,陰陽不調和,精氣散失,那麼就會在體內產生寒冷。這些都是由臟腑長期虛弱,積累的寒氣所致,從而導致宿食不消,心腹積聚,臍腹疼痛,面色萎黃,口舌生瘡,大腸泄瀉,手腳無力,骨節痠痛,久治不愈,轉而更加虛弱消瘦,所以稱之為冷勞症。

2. 五噎諸氣

(婦人多有此疾)

此病不在外,不在內,不屬冷,不屬熱,不是實,不是虛,所以藥難取效。此病緣憂思恚怒,動氣傷神,氣積於內,氣動則諸證悉見,氣靜疾候稍平。捫之而不得疾之所在,目視之而不知色之所因,耳聽之而不知音之所發,故針灸服藥皆不獲效。此乃神意間病也。頃京師一士人家有此疾證,勸令靜觀內外,將一切用心力事委之他人,服藥方得見效。

白話文:

這種疾病既不在體外,也不在體內,不屬於虛寒,也不屬於濕熱,不是實證,也不是虛證,所以用藥難以奏效。這種疾病是由於憂思恚怒的情緒,引起氣血運行不暢,損傷了精神,氣積聚在體內,氣血運行則各種症狀都出現,氣血靜止時,疾病的症狀就暫時平息。用手摸卻摸不到疾病的所在,用眼睛看卻不知道病色的來源,用耳朵聽卻不知道病音的發出,所以針灸服藥都收不到效果。這其實是精神思想上的疾病。最近京城一戶人家患有這種疾病,勸他安靜地觀察內外,把一切用心力的事都委託他人去做,服藥之後才見效。

若不如此,恐卒不能安。但依此戒,兼之灼艾膏盲與四花穴及服此三藥,可以必瘥。孫真人云:婦人嗜欲多於丈夫,感病倍於男子,加以慈戀愛憎嫉妒憂恚染著堅牢,情不自抑,所以為病根深,療之為難瘥。

白話文:

如果不這樣做,恐怕突然不能安愈。但是遵循這個戒律,加上用灼艾膏灸盲與四花穴,並服用這三種藥物,就可以一定能痊癒。孫真人說:婦女嗜慾多於丈夫,感受疾病的程度也加倍於男子,再加上慈愛、憐愛、憎恨、嫉妒、憂慮、恚怒的痛苦染著堅牢,感情無法控制,所以病情根深,治療起來難以痊癒。

3. 手足沉重狀若風者

此證其源起於脾胃虛,營衛不足。胃為水穀之海,脾氣磨而消之,水穀之精化為營衛以養四肢。若起居失節,飲食不時,則致脾胃之氣不足。既營衛之氣潤養不周,風邪虛而干之。蓋脾胃主四肢,其脈連舌本而絡於唇口,故四肢與唇口俱痹,語言蹇澀也。治法宜多用脾胃藥,少服去風藥,則可取安矣。

若久久不治,則變為痿疾。經所謂「治痿獨取陽明」是也。陽明者,胃之經也。

白話文:

這種疾病的根源在於脾胃虛弱,營衛不足。胃是水穀之海,脾氣幫助消化,水穀的精華化為營衛濡養四肢。如果起居失節,飲食不規律,就會導致脾胃之氣不足。由於營衛之氣濡養不周,風邪虛弱而乘虛而入。脾胃主四肢,其脈絡通到舌根,並與脣口相連,所以四肢和脣口都會麻木,說話蹇澀。治療方法應該多用脾胃方面的藥物,少用袪風藥,這樣就可以治癒疾病。

如果長期不治療,就會變成萎縮殘廢的疾病。經文上說:「治療萎縮殘廢,專門取用陽明經。」陽明經,就是胃的經絡。

4. 臂細無力不任重

此乃肝腎氣風邪客滯於營衛之間,使氣血不能周養四肢,故有此證候。肝主項背與臂膊,腎主腰胯與腳膝。其二臟若偏虛則隨其所主而生病焉。今此證乃肝氣偏虛,宜專補肝兼補腎。宜內補丹並服黃耆丸。

白話文:

這是由於肝腎的氣和風邪客滯在營衛之間,導致氣血無法周流於四肢而引起。肝主項背和臂膊,腎主腰胯和腳膝。如果這兩個臟器偏虛,那麼就會隨著它所主掌的部位而生病。現在這個病症是肝氣偏虛,應該重點補肝,兼補腎。需要內服丹藥,同時服用黃耆丸。

5. 凍死

人路逢悽風苦雨、繁霜大雪,衣服沾濡,冷氣入臟,致令陰氣閉於內,陽氣絕於外,營衛結澀,不復通,故致噤絕而死。若早得救療,血溫氣通,則生。又云:凍死一日猶可治,過此則不可也。

白話文:

當人在路上遇到寒風苦雨、冰霜大雪時,身體的衣服被沾濕,身體也因此受寒,導致體內的陰氣閉塞、陽氣消散,使體內的營氣和衛氣凝結阻塞,無法正常運行,最終導致人體失去生命。

如果能及時得到救治,使人的血液溫暖、氣血通暢,那還有生還的希望。

過去也曾說過:如果凍死才一天,還有希望救治,超過一天就無法救治了。

6. 溺死

人為水所沒,水從孔竅入灌注腑臟,其氣壅閉,故死。若早拯救得出,即泄瀝其水,令氣血得通,便得活也。又云半日及一日猶可活。氣若已絕,心上胹亦可活。

白話文:

如果人被水淹沒,水會從毛孔進入並灌入五臟六腑,其氣血壅閉,因此死亡。如果能早期救出,立即將水排泄出來,使氣血暢通,就會活過來。也有人說,半日或一日內仍有可能救活。如果人的氣息已經斷絕,心臟部位的胹(胸部)也還可以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