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八 (27)
卷第八 (27)
1. 葫蘆巴散
治腎經膀胱虛攻刺疼痛
白話文:
腎氣虛弱,導致膀胱出問題,引起刺痛的疼痛。
葫蘆巴、茴香、破故紙、川楝子、巴戟(各一兩)、青橘皮、桂(各三分)、良薑、乾薑(各半兩)、斑蝥(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鹽煎,不以時。
白話文:
-
葫蘆巴:50公克
-
茴香:50公克
-
破故紙:50公克
-
川楝子:50公克
-
巴戟:50公克
-
青橘皮:15公克
-
桂:15公克
-
良薑:25公克
-
乾薑:25公克
-
斑蝥:5公克
細末,每服二錢,加入鹽巴煎煮,按需要服用,不受時間限制。
2. 藺花散
治元陽氣弱,腎經不能制水,循運失時
白話文:
身體的陽氣虛弱,腎臟不能控制水分代謝,導致身體機能失調,運作不順暢。
馬藺花、川楝子、海柑子核(柑皮肉不中食,只核可用)、荔枝核、附子(炮切片,羊腎一對細切同焙,不用腎)、沉香(各半兩)、木香、薰陸香、甘草(各一分)、麝香(一分)
白話文:
-
馬藺花
-
川楝子
-
海柑子核(柑皮肉不能吃,只有核可以食用)
-
荔枝核
-
附子(炮製切片,與一對羊腎切碎同焙,不用羊腎)
-
沉香(各半兩)
-
木香
-
燻陸香
-
甘草(各一分)
-
麝香(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炒生薑、鹽、茴香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
白話文:
上為粗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一杯水,加入炒過的生薑、鹽、茴香一起煎至七分熟,去除渣滓,空腹溫服。
3. 香積散
治小腸氣發作疼痛不可忍及膀胱偏墜結硬不散
白話文:
治小腸氣發作疼痛不可忍
小腸氣乃因小腸氣結,阻礙氣機運行所致。其症狀主要表現為腹脹、絞痛,疼痛劇烈難忍。治療此症,可用溫熱藥物通利氣機,疏通堵塞,以緩解疼痛。
治膀胱偏墜結硬不散
膀胱偏墜結硬不散是指膀胱氣化不利,導致小便不利,膀胱氣結而下墜,形成結塊。其症狀主要表現為小便困難、尿痛、膀胱脹痛。治療此症,可用利水通淋藥物,利尿消腫,軟化結塊,促進排尿。
荊三稜、土茴香、川楝子、巴戟天、當歸(各一兩)、黑附子、益智仁、南木香(各半兩)、枳實(二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半,空心溫酒調下。既效即次服舶上茴香丸。
白話文:
將荊三稜、土茴香、川楝子、巴戟天、當歸各一兩,黑附子、益智仁、南木香各半兩,枳實二分,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半,空腹溫酒調服。若見效,下次服用舶上茴香丸。
4. 川椒丸
治七疝:忽心腹氣逆不得息,痛引背膂,或臍下堅痛,遇冷即極。若小腹虛滿,引膀胱裡急。
白話文:
忽然心腹間氣息運行不順,無法呼吸,疼痛蔓延至背部和脊椎兩側,或臍下劇烈疼痛,遇到寒冷更是難以忍受。如果小腹虛脹,會牽扯到膀胱,出現急尿。
川椒(一兩,去目併合口者炒) 桔梗 細辛(各半兩) 厚朴(一兩) 赤芍藥 乾薑 附子 川烏頭(各半兩) 檳榔(一兩)
白話文:
川椒(一兩,剪去辣椒蒂並閉合口端後炒製):具有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
桔梗:具有宣肺止咳、祛痰平喘、利咽散結的功效。
細辛:具有發汗解表、溫肺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
厚朴:具有溫中下氣、降逆和胃、消食化積、燥濕利水、利氣止痛的功效。
赤芍藥:具有涼血散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乾薑:具有溫中散寒、溫肺化痰、止嘔降逆、回陽通脈的功效。
附子:具有回陽救逆、溫腎壯陽、散寒除濕、止痛的功效。
川烏頭:具有溫中散寒、祛風濕、通絡止痛的功效。
檳榔:具有殺蟲止癢、消積行滯、燥濕解毒的功效。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二百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
白話文:
上藥研磨成細末,與蜂蜜混合後搗三百下以上,作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在餐前用生薑加上橘皮熬煮的湯藥水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