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七 (2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 (26)

1. 粳米湯

附子(半兩) 半夏(二兩半) 甘草(一兩) 粳米(二兩半)

白話文:

附子(6公克) 半夏(30公克) 甘草(12公克) 粳米(30公克)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棗一枚,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空心食前服。

中脘穴在心歧上骨下至臍上取中心是穴,可灸五十壯。

白話文:

將藥材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兩盞和一顆棗子一起煎煮到剩下一盞,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在空腹時或飯前服用。

中脘穴位於胸骨下方至肚臍上方的中心位置,可以進行艾灸治療,灸五十壯。

2. 地骨皮散

治肺壅痰嗽

地骨皮、百部(各二兩)、芍藥、赤茯苓(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竹葉一把,煎一盞,去滓,食後溫服。

白話文:

地骨皮、百部(各90公克),芍藥、赤茯苓(各45公克)

3. 已嗽丸

治嗽久不已者

款冬花、百部、紫菀、皂角

白話文:

  • 款冬花:

也稱之為天冬,其性微寒,味甘,具有養陰潤肺、清熱生津、止咳平喘的作用。適用於陰虛肺燥、乾咳少痰、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 百部: 其性微寒,味苦,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適用於痰多、咳嗽、氣喘等症狀。

  • 紫菀: 其性微寒,味辛,具有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適用於風寒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

  • 皁角: 其性溫,味苦,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的作用。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身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上件等分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臨臥煎棗湯下。

白話文:

將上等藥材分別研磨成細粉,加入蜂蜜調和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丸,在睡覺前以煎好的棗湯送服。

4. 金露散

平補氣

人參、白朮(各三分)、五味子(三分)、甘草(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以時,白湯點服。

白話文:

人參、白朮各取三分,五味子取三分,甘草取一分。

5. 小杏仁煎

治枯瘦發咳逆上氣,喉中有病,心下煩不得咽者宜此

杏仁(二兩) 紫菀 款冬花 茯苓(各半兩)

白話文:

杏仁(120克) 紫菀 款冬花 茯苓(各30克)

上研杏仁為膏,將諸藥末研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食後米飲下。

白話文:

將杏仁研磨成膏,將其他藥材研磨成均勻的粉末,加入蜂蜜煉製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到七粒,飯後服用,用米湯送服。

6. 四順散

治 嗽

麻黃、杏仁、乾薑(各半兩)、甘草(二錢半)

上為細末,入鹽煎去滓服。不以時,藥末一大錢,水一盞,煎至六分,稍熱服。

白話文:

  • 麻黃:半兩

  • 杏仁:半兩

  • 乾薑:半兩

  • 甘草:二錢半

7. 益肺散

調益肺胃,收斂營衛

糯米(炒黃) 阿膠 黃耆(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鹿膠湯調下,不以時。

白話文:

糯米(炒至發黃) 阿膠 黃耆(各五錢)

8. 紫菀丸

治肺胃勞傷痰涎咳嗽

紫菀(一兩) 半夏曲 阿膠(各半兩)

上為細末,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臨臥米飲下。

白話文:

紫菀(6克) 半夏曲 阿膠(各3克)

9. 蠟煎丸

治壅嗽一名蠟煎散,更不須丸

白話文:

治療壅塞咳嗽有一個方劑叫做蠟煎散,不需要製成丸劑。

防風 桑白皮 甘草(各等分,米泔浸一日)

上為細末,以蠟一塊子同煎,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

白話文:

防風、桑白皮、甘草(各等量,浸泡於淘米水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