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一 (1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13)

1. 病生於和氣不須深治

凡人三部脈大小沉浮遲疾同等,不越至數勻和者,雖病有寒熱不解,此為陰陽和平之脈,縱病必愈。此乃感小邪之氣,故不可深治大攻,吐瀉發汗,若藥勢過多,反致危損,切切禁之。脈如應四時氣候平勻者,雖有小邪寒熱,此乃無妄之疾,勿藥有喜,不可拘以日數次第強為攻發,必別緻大患,深思深思。見方士誤醫致夭枉者甚多,故立此篇,宜在細意而辯之。

白話文:

人的三部脈搏,無論大小、沉浮、快慢都一樣,沒有超出正常範圍,脈象平和勻稱,即使有寒熱等症狀未解,這表示陰陽平和,即使生病,病情也會自然痊癒。這是因為感染了輕微的邪氣,所以不應大力治療,例如吐瀉、發汗等,如果藥力過猛,反而會造成傷害,務必謹慎避免。如果脈象隨著四季氣候變化而平穩,即使有些輕微的寒熱症狀,這也是一種無關緊要的小病,不用服藥也會自然好轉,不可拘泥於治療天數,強行攻治發汗,否則反而會導致嚴重後果,務必深思熟慮。見到許多庸醫誤診致人死亡的案例,因此寫下這篇文章,希望大家細心辨別。

2. 本病中別生滯礙

夫治病之要切在精詳虛實、冷熱、寒溫、陰陽,計踵脈息時候,並在前文細述。然慮有於本病中別生滯礙,即時變動,兼本病同起,須備急難,先從危急證候去其邪由,然後調治本病,即得萬全。若也七情妄起,五臟暴傷,不慎寒熱誤中,邪由百疾斯攻,伎方有失,便生他病。

如其以寒療熱,以熱攻寒,則為順治。設或藥病偏勝,毒邪轉深,更在醫攻別作更新之意,亦不廢於繩墨,則治療必獲十全。今述應用經驗奇偶方,並治風勞氣冷,備難救急,調治疾邪淺深,具列如下。

白話文:

治療疾病的關鍵在於精準判斷虛實、寒熱、陰陽,仔細觀察脈象、呼吸和時間,這些在前文已詳細說明。但是,考慮到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新的阻礙,病情隨時變化,或者本病與其他疾病同時發生,必須預先準備應對緊急情況。因此,要先從危急的症狀著手,去除致病的邪氣,然後再治療原來的疾病,才能確保萬無一失。如果因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妄動,導致五臟受損,或者不小心寒熱失調,邪氣就會趁虛而入,導致各種疾病;如果治療方法失當,還會產生新的疾病。

例如,用寒涼之法治療熱證,用溫熱之法治療寒證,就是正確的治療方法。但是,如果藥物或疾病的某一方面過於強烈,毒邪加深,醫生就需要改變治療策略,但仍需遵循醫學規範,這樣才能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接下來,將介紹一些治療經驗中奇特有效的方劑,以及治療風寒、氣虛、陰冷等疾病,以備不時之需,並說明如何治療不同程度的疾病,詳列如下。

3. 五膈

古方論膈氣乃有五種:謂憂膈、恚膈、氣膈、寒膈、熱膈也。夫胸中氣結煩悶,飲食不下,羸瘦無力,此名憂膈;心下實滿,食不消化,噫輒醋心,大小便不利,此名恚膈;胸脅逆滿,咽喉閉塞,噫聞食臭,此名氣膈;心腹滿脹,咳逆腸鳴,食不生肌,此名寒膈;五心中熱,口舌生瘡,骨煩體重,唇乾口噪,背痛胸痹,此名熱膈。

白話文:

五膈

古方認為膈氣分為五種:憂鬱導致的膈氣、憤怒導致的膈氣、氣機阻滯導致的膈氣、寒邪導致的膈氣、以及熱邪導致的膈氣。

胸中氣機鬱結,煩悶不舒,吃不下東西,消瘦乏力,這叫做憂鬱導致的膈氣;心窩部飽滿,吃進的食物無法消化,打嗝時感覺胸口酸痛,大小便不暢,這叫做憤怒導致的膈氣;胸脅部脹滿,咽喉阻塞,打嗝時聞到食物腐臭味,這叫做氣機阻滯導致的膈氣;心腹脹滿,咳嗽逆氣,腸鳴,吃進的食物無法滋養身體,這叫做寒邪導致的膈氣;五心煩熱,口舌生瘡,骨頭痠痛,身體沉重,嘴唇乾裂,口乾舌燥,背痛胸悶,這叫做熱邪導致的膈氣。

4. 五噎

夫噎病亦有五種:謂氣噎、憂噎、食噎、勞噎、思噎。噎者,乃噎塞不通,心胸不利,飲食不下也。治法各隨其證候而治之。

白話文:

五噎

噎病分為五種:氣噎、憂噎、食噎、勞噎、思噎。所謂噎,就是咽喉阻塞不通,胸中感到不適,吃不下東西。治療方法要根據不同的症狀而定。

5. 痰飲

古之論痰飲有五種: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有留飲。又有痰痹、有痰冷、有痰熱、有痰厥、有痰實候。夫痰飲之候,其人素盛今瘦,胸脅脹滿,水穀不消,結在腹脅,水入腸胃漉漉有聲,身重多唾、短氣、好眠,甚則上氣嘔逆,其形如腫,以其飲水留滯而成痰也。下後水留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

飲水過多,溢行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謂之溢飲。其人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留飲者,其人背寒,手足冷,噫氣酸息,腹滿吞酸是也。痰癖之候,飲食停聚在於脅肋,痃癖而痛,時有水聲。痰冷之候,痰水結聚停在胸膈,令人吞酸,氣逆,色變青,不能飲食。

痰熱之候,身體虛熱,逆害飲食。蓋由陰陽痞膈,飲食不散,熱氣與痰水相搏而成也。痰厥之候,由痰水結聚,陰氣逆衝於頭目,令人頭痛、胸滿、短氣、嘔吐白沫。痰實之候,心腹痞滿,氣息不利,頭痛、目眩,常欲嘔逆,或發寒熱。大抵諸候皆由氣脈閉塞,津液不通所致也。

白話文:

痰飲古人認為有五種: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留飲。此外還有痰痹、痰冷、痰熱、痰厥、痰實等症候。

痰飲的症狀是:原本體格健壯的人如今消瘦,胸脅脹滿,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消化,停滯在腹部脅肋處,水進入腸胃咕嚕作響,身體沉重,唾液多,呼吸短促,嗜睡,嚴重者會上氣嘔逆,形體腫脹,這是因為飲水停滯導致痰飲。

懸飲是指水停留在脅肋下,咳嗽或吐痰時會牽扯疼痛。

飲水過多,水液溢於四肢,應該出汗卻不出汗,稱為溢飲。

支飲患者咳嗽、氣逆、呼吸困難,無法平躺,形體腫脹。

留飲的患者背部寒冷,手腳冰冷,打嗝時帶有酸味,腹部脹滿,吞咽食物時感到酸。

痰痹的症狀是飲食停滯在脅肋部位,感到脹痛,有時會有水聲。

痰冷的症狀是痰水停滯在胸膈,導致吞咽食物時感到酸,氣逆,面色青白,無法正常飲食。

痰熱的症狀是身體發熱,影響飲食。這是因為陰陽阻塞,導致飲食停滯,熱氣與痰水相搏而形成的。

痰厥的症狀是痰水阻塞,陰氣逆衝頭目,導致頭痛、胸悶、呼吸短促、嘔吐白沫。

痰實的症狀是心腹部脹滿,呼吸不暢,頭痛、頭暈,經常想嘔吐,有時會發寒發熱。

總而言之,這些症狀都是因為氣脈阻塞,津液運行不通暢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