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 (1)

1. 人參丸

治鼻血

人參 生蒲黃(各半兩) 甘草(生一分) 麥門冬(二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酸棗大,每服一丸,溫水化下,含化亦佳。忌熱面、炙爆等物。

白話文:

人參丸

治鼻出血。

將人參、生蒲黃(各半兩)、炙甘草(一分)、麥門冬(二分)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成如酸棗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丸,溫水送服,含化也行。忌食熱面、油炸等辛辣燥熱的食物。

2. 犀角地榆湯

治雜血兼治蠱及著藥等下血而有熱者

干藍、犀角、地榆(各八分)、蜜(二合)

上四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去滓下蜜煎取五合,分三服。此藥治熱毒蠱妙。

白話文:

犀角地榆湯

治療各種出血,以及因中蠱或服用藥物導致出血伴有發熱的症狀。

藥方:干藍、犀角、地榆各八分,蜂蜜二合。

用法:將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細末,加水五升煎煮至一升半,過濾去渣,加入蜂蜜,繼續煎煮至五合,分三次服用。此方對治療熱毒、蠱毒引起的出血效果極佳。

3. 艾葉丸

治血

艾葉、赤小豆、當歸、阿膠(各四分)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白話文:

艾葉丸

治療血症。

將艾葉、赤小豆、當歸、阿膠各等份(四分)磨成細粉,用水煮成麵糊狀,捏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4. 柏葉湯

治吐血至一斗,脈細小,氣奔急。此由陽暴逆,其血橫流無所居,不循經絡而行,故其出亦暴,譬如泥水之來,宜此藥。若脈洪大,喜渴,心中煩,宜地黃煎(在後方)。

柏葉、乾薑、阿膠

上件等分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白話文:

柏葉湯

治療吐血達一斗之多,脈搏細小而急促。這是因為陽氣暴逆,血液橫衝直撞沒有歸宿,不循行經絡而亂竄,所以出血也十分猛烈,就像泥水奔涌一樣,應該用此方治療。如果脈搏洪大有力,口渴,心中煩躁不安,則應服用地黃煎(後面會有處方)。

藥物組成:柏葉、乾薑、阿膠,三藥等分,研成粗末。

用法用量:每次服用五錢(約15克),用水二盞(約300毫升)煎成一盞(約150毫升),去渣後溫服。

5. 人參湯

吐血服湯轉加悶亂,煩躁紛紛,欲嘔顛倒,不安者,此由逆氣停留,血在胸上,其脈沉伏,急須吐之。

瓜蒂(三分) 杜衡 人參(各一兩)

上為細末,溫漿水調方寸匕,須臾更吐清黃汁,或血一二升無害。

白話文:

人參湯

吐血後服用藥湯,病情卻加重,出現胸悶、煩躁不安、想吐、頭暈目眩等症狀,這是因為逆氣滯留,血液停滯於胸部,脈象沉弱,必須儘快催吐。

藥方:瓜蒂三分、杜衡一兩、人參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溫開水調和,服用一湯匙,不久就能吐出清黃色的液體,或吐出一些血(一到二升)也沒有關係。